分享

周森锋:昔日的明星范 现今的实干派

 数字人生6688 2014-05-04

  大公网评论员李永博

  今年已经是34岁的周森锋从政的第十个年头。作为少见的"80后"官场明星,周森锋在这十年间究竟做了什么?

  现任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的周森锋踏入政坛伊始就招来无数的目光。04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的周森锋远赴湖北,出任襄樊市(现称襄阳市)建委副主任,以副处级干部的高起点开始自己的从政生涯。两年之后,周森锋任宜城市市长,"最年轻市长"的光环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2011年,经交流提拔任职,31岁的周森锋出任神农架林区区长,成为一名副厅级干部,两年后履新林区党委书记。在中国的厅局级干部中,周森锋是实实在在的"娃娃军",现任最年轻的副厅级官员张辉仅仅比周森锋小一个月。

  "纳贤"新政的受益者

  年纪轻,学历高,调动多,成长快,周森锋难以不成为民间茶前饭后的谈资。根据媒体的深入调查和当地官员的证实,周森锋并非如传闻所言有着不为人知的"背景",升迁调任的程序也没有违反相关条例。即便如此,周森锋现象仍然是一个孤例,缘于他在政治生涯的重大节点先后赶上了襄樊市和湖北省的两大"干部年轻化"新政。

  襄阳自古以来都有礼贤下士的传统,三国时期"三顾茅庐"的佳话源出此地。2002年的一次"官场地震"之后,升级为"省级副中心"的襄樊市面临急需发展又紧缺年轻人才的困境。2004年,襄樊市祭出吸纳人才"一号工程",与清华大学签约引进专业对口学生挂职党政机关。周森锋正是作为人才合作协议的首批学生来到襄樊。

  无独有偶,2011年,面对长期被诟病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湖北省启动重点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以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集中选拔一批70后80后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县、乡党政班子正职或重点岗位培养锻炼。时任宜城市市长的周森锋被遴选为重点培养对象,破格提拔为神农架林区代区长。先后两次享受新政待遇的周森锋可谓是近年来湖北省干部年轻化工程的最大受益者。

  宜城主政: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制度与人事是观察政治现象的两大维度。相比于其他同龄人,周森锋有着不可比拟的外部环境优势。然而,2004年同批挂职襄樊党政机关的三名清华学生中,只有周森锋选择了留下。2011年湖北省第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周森锋从全省推荐的205名年轻干部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80名培养对象。显然,周森锋在内部竞争中同样体现出了自身优势,仅仅用"幸运"来概括周森锋平步青云的仕途并不恰当。

  2009年,周森锋全票当选襄樊市下属县域的宜城市市长,由职能部门转向地方主政。正当这位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踌躇满志之时,他却面临了大多数市长都不曾遇到过的困难。坊间舆论对于所谓"最年轻市长"争议不断,周森锋仅仅在他当选的第二天就被推向了风口浪尖。"背景门"、"抄袭门"、"打伞门"、"香烟门",一连串的质疑接踵而至。肩负社会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周森锋回避了所有的采访,把全部的精力转向工作。

  对于宜城的战略规划,周森锋给与了很高的期望。他提出把宜城打造成"襄阳副中心城市",并得到了市委领导的肯定。要实现这一目标,周森锋把重心落在四个字上:"工业强市"。工业强市最主要依靠招商引资。周森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项目建设年","策划大项目,争取大投资,引进大企业,实施大工程","对招商引资有功之臣实行重奖,在全市上下形成抓招商、比招商的浓厚氛围"。

  周森锋治下的宜城刮起了全民招商引资的热潮。2009年和2010年宜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61%和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和65%;两年签订招商项目186个,总投资达到302.8亿。在项目建设的带动下,2009年和2010年宜城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和17%,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在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序中,宜城由2007年的第44位上升到第23位,前进了21位,两年内获得"全国十佳全民创业示范市"、"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林区谋划:生态旅游曲线发展

  宜城模式的成功让周市长晋升为周区长,却又给周森锋带来了新的挑战。位于鄂西边陲的神农架是中国唯一一个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行政级别上属副地级。宜城市的常住人口是神农架林区的7.5倍,2010年宜城的地区生产总值几乎是神农架林区的10倍。除却经济基础薄弱以外,作为全国的生态腹地,执政神农架更大的棘手之处在于如何去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难以简单地复制宜城模式,周森锋很快转变思路。担任林区区长以后,周森锋多次在会议上强调"保护第一"的大方针,从森林防火、生态建设和改善环境三个方面构建生态和谐林区。基于林区城镇化的落后状况,周森锋几年来主持启动十几个专项规划,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建设同步展开。周森锋不满于此,对于神农架他还有更大的谋篇布局。他把突破口锁定在了旅游业。

  周森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自己的宏图大略,要把神农架建成"辐射中国三大经济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012年,神农架启动了国家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工作,加速推进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几年间,周森锋奔赴多地邀请企业入园,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编制完成多项景区发展规划,甚至还专门跑到武汉请专家为旅游文化项目支招。2013年的十一黄金周,走进神农架景区的游客惊讶地发现迎接自己的竟是林区区委书记本人。这几年神农架林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迅猛,2012年林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数同比增长36.4%,区内旅游经济收入同比增长40.7%。

  周森锋两地从政的出色成绩单让他渐渐摆脱了困扰许久的质疑声。勤勉实干、低调近人的周森锋深受当地政商两界的好评。当地官员接受采访时透露一些客商专程慕"周森锋"之名而来,有人更是把周森锋看作是神农架的新名片。

  从政十年,昔日耀眼的重重光环退却之余,周森锋已俨然成为一名实干派官员。就未来而言,周森锋定然是官场的"明日之星"。相比于一些"80后"团干部,多年地方领导经验无疑能为周森锋的仕途增添一枚最重要的筹码。【查看人物简历

  • 【开篇】 中国政坛青年军策划人语
  • 【特稿】青年入仕 "678"三梯队构筑中国政治基石
  • 【60后】张国清:西南重镇来了“兵工少帅”
  • 【60后】王晓:“东干西进”的儒生官员
  • 【60后】陈刚:技术型官员的京筑双城记
  • 【60后】孙伟:从首长“大秘”到省府“操盘手”
  • 【60后】杨岳:用精密思维谋划福州新蓝图
  • 【60后】万庆良:经多重历练掌高地省会
  • 【70后】时光辉:70后官员的典型与非典型
  • 【70后】刘剑:从援疆到治疆 首都70后之长成
  • 【70后】陈新:浙江最年轻的的市委书记
  • 【80后】周森锋:昔日的明星范,现今的实干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