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中国旅游业转型与升级研究综述

 昵称1134381 2014-05-04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论文网 http://www./2/view-347759.htm
  内容摘要:2008年初,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众多文献资料的梳理,从整体框架、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和旅游企业四个方面对我国旅游业转型与升级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中国旅游业 转型 升级研究综述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于2008年初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为今后数年旅游业的发展确定了基本的目标和方向,也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对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研究范围比较宽泛,按其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差异主要可归结为四个方面:转型与升级整体框架研究、市场转型与升级研究、产品转型与升级研究和企业转型与升级研究。
  
  对旅游业转型与升级整体框架的研究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速度明显加快,对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内容、要求、主体、路径、动力、整体思路、发展战略与对策等的框架性研究也随之展开。马波(1999)最早从总体发展模式、市场供求关系、产业增长方式、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组织结构五个方面对我国旅游业转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王大悟(2004)认为我国在进入小康社会之际,我国旅游业出现了旅游目的、旅游目的地、景区开发、旅游服务等方面的转型。张辉(2005)指出旅游产业转型既有发育期所具有的模式特征,同时也带有演进期的变化特点,并进一步提出中国旅游产业将出现旅游方式、旅游产业组织、旅游经营空间、管理模式、旅游产品等方面的转型。
  此后,马波(2007)指出我国主要的旅游城市或地区已开始进入目的地发展和区域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而这种向高阶段的跃升就是旅游业的转型过程。同年,马波认为在转型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功能、形态、结构、动力都面临深刻的变革,并对转型发展中旅游效应的统筹调控,国际化发展,市场化和公私伙伴关系的建设,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优化,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融合以及人力开发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王衍用、宋子千(2008)从资源、景区、产品、要素、市场、形象、营销、规划、产业发展、宏观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十大观念变革助推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些研究为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
  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开始对旅游业转型的产业政策、动力机制、路径和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其中,唐留雄(2006)就转型期产业政策如何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产业政策选择、导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麻学锋(2009)指出在旅游业转型过程中把握好政府作用和自发作用的关系并使之有机结合是关键所在,并从理论层面廓清了旅游业转型的动力机制。
  在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对策方面,成果较多。吴南(2006)认为创新是处于转型时期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变革的灵魂,并分别对产业增长方式、就业渠道、产业运行方式、产业组织结构、产业运行机制、企业经营方式、产品形式、营销主体和手段八个方面的创新进行了探讨。王永和、俞铁军(2007)认为我国旅游业存在业态、产品结构、市场组织结构和国民经济地位转型等问题,并对转型期存在的瓶颈及对策进行了相关研究。刘小军(2008)指出要从协调发展、产品创新、体制改革和文旅结合四个方面推进转型升级。钱文芳,钱文科(2008)以海南旅游业为例,分析了转型增效的背景、意义以及促进海南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增效的若干措施。
  李太光、张文建(2008)认为在转型升级期旅游业需要进行业态创新,并从市场、技术、生产经营方式、组织、供应流通渠道、制度六个方面对旅游业态创新机制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同年,李太光、张文建又指出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寻求多维突破和创新发展,并分别从主体、产业、空间、功能、技术和运营维度对旅游业转型升级战略进行了探讨。2009年,李太光、张文建全面分析了上海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背景、机遇、目标、内涵、特征和新要求,并从主体、产业、空间、功能和技术维度上指出上海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但上述成果多为探索性和规范性研究,案例和实证研究少,所提对策路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研究有待深入。
  旅游业转型升级需要产业部门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因此旅游产业链的研究对于中国旅游业的纵深发展显得越来越迫切。王起静(2005)通过分析旅游产业链的内涵和特点,对转型时期我国旅游产业链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李万立(2005)从产业链的监控和预测、板块旅游、民航改革、旅游企业集团的角度对转型期旅游产业链建设进行了相应研究。2007年,李万立又以旅行社业为例,对转型时期旅游供应链优化进行了相应研究。李秀金(2007)分析了文化创意和旅游业转型的关系,指出旅游业是文化创意的重要载体,文化创意为丰富旅游内涵和旅游业发展转型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尽管旅游产业链条作为一个术语经常被人们使用,但是关于拉长产业链条的具体研究,迫切需要深入探讨。
  此外,刘少和(2008)通过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对国内外有关旅游转型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进一步提出了有关旅游转型的概念、动力、主体、方向、焦点与本质及其区域性,总结了我国旅游转型发展的一般路径模式。曾博伟(2009)对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背景、基本表现和基本要求进行了总体概括,并重点从旅游行政管理层面对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主要途径和主要方式进行了战略性思考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对旅游市场转型与升级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的关系层面。杜江(2004)认为旅游市场需要从“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向“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鼓励出境旅游,继续发展入境旅游”转变。厉新建(2005)指出在转型发展时期,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重要性已经发生了变化,应当在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现行的出境旅游指导方针与政策的改革。张广瑞(2009)提出了 “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全面提升国民旅游,着力改善产品质量”的转型升级的观点,并结合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指出入境旅游应下大力气开发区域旅游市场,同时国家应当出台支持旅游促销的政策。出境旅游则应用“以市场换市场”的战略取得双赢;应借扩大内需之势,培养国内旅游的消费热点;同时,张广瑞指出就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而言,有两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一是要对现有的出境旅游人次统计方式进行“除沫与正名”,另一个是要在出境政策方面处理好“关闸与铺路”的关系。此研究既为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旅游市场转型升级实践指明了方向,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对旅游产品转型与升级的研究
  
  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一直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与内陆大中城市的人均GDP开始突破3000美元大关,旅游界就开始流行“中国旅游应当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有关人士明确指出“观光是旅游发展的最低层次,休闲是旅游发展的最高境界”,这些观点也体现在各级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决策上,对此,学术界出现颇多争议。杨军(2006)指出在目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团队式观光游仍是我国旅游市场的核心和主流,只有那些适合发展度假旅游的地区才可以通过实施“转型”战略,其它地区则应因地制宜实施 “升级”战略。刘思敏(2007)认为我国需要走出“从观光旅游向度假转型”的误区。徐菊凤(2007)认为西方传统主流旅游方式以度假旅游为主,中国则以观光旅游为主,随着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多元化与休闲化将是旅游发展的大方向。张广瑞等(2008)认为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是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两种产品,它们之间既没有层次的区别,也没有必然的替换性,完全可以平行发展,旅游产品转型应该以市场需求和当地条件为依据。

  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有关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研究更加细化而深入。王剑,彭建(2008),严宽荣等(2008)认为温泉旅游适应我国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升级的需求,并对温泉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对策研究。马丽卿等(2008)剖析了长三角地区转型时期旅游产业的新形态,并提出了构建海洋特色旅游产品链的设想。赵迎昕(2008)从产品开发的角度对黑龙江牡丹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分析。刘少和,李秀斌(2009)提出了旅游产品将向多元化、休闲化转型以及创新化、体验化转型,并对广东休闲度假产品体系建设的条件、模式、价值和政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成果将对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细分性研究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对旅游企业转型与升级的研究
  
  曾博伟(2009)指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是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复合型的旅游需求为出发点的,因此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自然是转型升级的主体”。这说明如何推动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不多。
  其中,张跃西(2004)认为发展旅游联合体是转型期中国旅游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对联合体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及其发展战略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厉新建等(2005)指出我国旅行社转型的重点在于对人力资本的激励,而转型进程中旅行社管理的重点在于行业范围的再界定,同时指出在转型期应该在利益结构中科学看待景区两权分离。马波(2007)指出在旅游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应当在鼓励集团化发展的同时,还需通过多种手段关注和支持旅游中小企业。孙飒(2008)运用竞争优势理论的相关原理,对转型背景下旅行社行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探讨。由上可见,对旅游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行社方面,且多为探索性研究,有关饭店、景区和旅游交通企业的研究亟待加强和深入。
  此外,刘志江(2003)从分析旅游教育的应用性特点入手,围绕旅游院校布局、旅游教育教学的各环节论述了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马波(2007)指出随着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推动,会由原来的以院校为主转变为以企业为主,旅游教育的结构优化也必然从提升办学层次的“追高”转向多种办学层次的均衡求实发展。王永和、俞铁军(2007),盛正发(2008)等也都从转型角度对旅游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其他学者在相关的研究成果中也谈到了转型期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教育、旅游培训等与旅游业的适应性问题,但都并未真正在转型升级背景下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也将成为今后学界、业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对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作如下总结:
  第一,相关研究是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实践展开的,但成果主要集中在2004年以后,研究起步较晚。但近三年成果大量增加且研究逐步深入,这表明学界对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注,又从侧面反映了学界对业界的支持与贡献并不令人满意。
  第二,成果以全局性研究为主,大都从全国角度展开对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研究,而较少考虑到地区之间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的差异。
  第三,政府和战略层面的总体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居多,企业和策略层面的细分性研究、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凤毛麟角,研究不够深入,对策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随着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逐步演进,旅游业面临的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有关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案例和实证研究,旅游教育培训转型升级,区域旅游转型升级,旅游企业转型升级以及金融危机对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与对策等将成为今后几年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参考文献:
  1.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J].旅游学刊,2007(12)
  2.刘少和.旅游转型研究综述及我国旅游转型发展的探讨[J].旅游论坛,2008(3)
  3.张广瑞,刘德谦,宋瑞.200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2/view-347759.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