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的诗

 johnney908 2014-05-04
    尤怡(1650一1749),字在京,后字在泾,号拙吾,晚号饲鹤山人,又作饲鹤散人。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江苏省长洲(今苏州市)人。
    尤怡学医于苏州名医马元仪,据说叶天士也曾从马元仪学。那个年代的江南真是个名医汇集的地方。尤在泾的书是徐灵胎写的序言,谈到“尤君与予有同好,属为叙。”呵呵,他们大家互相认识,互相探讨,医学水平自然水涨船高。马元仪为李士材、沈朗仲弟子,时负盛名,从游者众。晚年得尤怡喜甚,谓其夫人曰∶“吾今日得一人,胜得千万人矣。”
    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几乎是公认的金匮最佳注本。写的简洁明了,从中也能体会到尤在泾的风格。他的《静香楼医案》很值得一读。其实用药如下棋写诗,一个人的性情气质也都反映在医案中。有的人空灵飘逸,有的人沉实稳健。看尤的医案就能体会到,他学养深厚,思路清晰,论病直入主题,处方简洁精当,先发几个医案吧,颇有读杜诗之感O(∩_∩)O~
   1.中气虚寒,得冷则泻,而又火升齿衄。古人所谓胸中聚集之残火,腹内积久之沉寒也。此当温补中气,俾土厚则火自敛。
   四君子汤加益智仁  干姜
   2.四肢禀气于脾胃,脾胃虚衰,无气以禀,则为振颤。土虚木必摇,故头运也。
   归芍六君子汤加黄芪  天麻

   3.风热上甚,头痛不已。如鸟巢高巅,宜射而去之。
   制军  犀角  川芎  细茶

    尤怡少年贫苦,除夕曾卖字于佛寺。后医名渐盛,晚年移居花溪。书载尤怡“性沉静,淡于名利。晚年治病颇烦,稍暇,即读书、灌花、饲鹤、观鱼,以适其幽闲恬淡之意。”往来皆一时名流,如方东华、沈方舟、洪东岸。顾秀野、沈归愚、陈树滋、徐龙友、周迂村、李客山等,相与唱和。沈德潜说他“诗亦不求人知,而重其诗者,谓得唐贤三昧,远近无异词。”

绝笔诗
椰瓢松尘有前缘,交好于今三十年。
曲水传觞宜有后,旗亭画壁猥居前。
病来希逸春无分,老至渊明酒已捐。
此后音尘都隔断,新诗那得到重泉。

山居杂兴
晨起草木湿,林霏散清曙。
始知东峰云,夜作涧上雨。
光风叶上泛,新泉草下注。
群鸟林际鸣,游鱼水面聚。
万物各有分,劳生转多慕。
幸中成虚名,多为来者误。
君看区中缘,扰扰曷有数。

秋晚登楼
澹云含雨过城头,独自凭阑豁远眸。
万木秋声来大壑,乱山寒色上危楼。
登临不为依人感,摇落应添揽镜愁。
闻道菊花堪泛酒,共谁来此一消忧。

杂感
春至阳气动,轻雷殷方鼓。
晴川泛朝光,草树沐新雨。
农人负耒出,操作及童竖。
有生宁不劳,俯仰各有取。
曰余本拙懒,逝将事农圃。
所急在治生,岂伊慕高古。
贫贱惜筋力,忧伤亦何补。

明月流素影,照我室中帷。
清光缺夏满,佳人难再期。
宝镜不复开,玉琴生网丝。
翩翩双黄鸟,巢我庭树枝。
雄衔原上草,雌啄泽间泥。
辛苦被流沴,一旦伤其雌。
身死亦何言,悲此巢中儿。

驽马策蹇足,驰望昆仓丘。
自非千里姿,焉得追骅骝。
斥鷃翔数仞,黄鹄四海游。
岂不愿高举,羽翼非所俦。
慎尔失故步,踬蹶乃贻羞。
天分固有定,躁进非良谋。

宝剑
宝剑芙蓉锷,韬光匣里横。
星辰秋忽动,风雨夜还惊。
边郡今多事,故人方远征。
徘徊欲相赠,不独为平生。

润州城头晚眺
高城一面拥横流,客思遥将晚色愁。
千嶂云霞方落日,大江涛浪欲惊秋。
岂无铁锁防飞渡,亦有牙旗镇上游。
六代纷纷竟何有,断帆渔火在瓜洲。

江上闻笛
沧江秋霁暮烟消,玉笛频催客思遥。
回首姑苏愁不见,海门明月上寒潮。

记得
曲尘微漾薄寒天,脉脉情怀似去年。
记得兰桡送君去,东风新柳板桥边。

秋雁篇
金河八月清霜度,鸿雁嗷嗷引征路。
初从塞北辞黄云,旋向江南认红树。
红树黄云万里程,秋风岁岁事南征。
风起沙头见清影,月明天畔闻孤声。
此去汀洲宿何所,苍梧云深夜来雨。
休言田野多稻粱,须识江湖有网罟。
珠帘翠幕谁家楼,美人初卷珊瑚钩。
一片乍横江上影,数声犹带塞门秋。
忽忆征人碛中见,书成不寄情空乱。
知君遥心愁共飞,思君远目迷方断。
目断心飞人不归,年年空自寄相思。
傥念空闺人独夜,梦回无语雁来时。

馆娃宫
峰顶曾闻置别宫,艳歌娇舞欲无穷。
美人一去碧云冷,行客独来山殿空。
香径落花春度曲,古廊依树夜鸣风。
登临漫为勾吴感,旧馆荒台处处同。

白秋海棠
谁将清泪洒幽墀,散作瑶华别有姿。
最是玉人肠断后,淡妆无语背人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