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非洲建材正逢其时

 sanmin 2014-05-04

投资非洲建材正逢其时-河北晶牛集团

(2009-04-28 17:07:10)
标签:

非洲

投资

经济

成功

杂谈

分类: 主业
“非洲建材市场有相当大的潜力,如今世界成熟地区的建材市场日益饱和,非洲资源丰富,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已越来越受到各国建材企业的重视。”中国建材集团副总经理马建国很看好非洲建材市场的明天。

  今年9月,参加完中国建材集团在阿联酋迪拜成功举办的大型推介会后,马建国一行6人前往非洲,详细了解了苏丹和坦桑尼亚两国的经济环境和建材市场的发展状况。中非合作论坛期间,他还与安哥拉建设部长探讨了中国建材企业在那里发展的前景。

  炎热干旱、贫穷落后。一提到非洲,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那里恶劣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但如今,“非洲热”已成为全球趋势,非洲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乐土。据统计,截至2005年,中国对非洲投资已达60多亿美元,设立企业800多家,这其中也包括众多的建材企业。

  投资非洲进行时11月3日,河北唐山曙光集团的董事长张春来赶到北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的马达加斯加总统要接见他。

  两个月不到,张春来已经在中马两国之间飞了两个来回。现在,他正憧憬着第三次——明年4月,中国曙光马达加斯加龙牌水泥厂正式投产剪彩。

  唐山曙光集团主要经营范围涉及水泥制造运输、物资贸易、报刊发行和旅游开发等领域。今年8月,张春来接受中非民间商会的邀请,随团出访东非四国:肯尼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马达加斯加,他要考察集团准备在马达加斯加建设的一座水泥厂的情况。走到坦桑尼亚,张春来结合当地的水泥价格算了一笔账。坦国市场上水泥批发价每吨达160美元,如果将国内水泥的半成品熟料运来加工后销售,即便是各个环节成本都估算,每吨水泥也有40美元的利润,差不多是国内市场的10倍。坦国的情况使他对即将到达的马国市场也产生了信心。

  张春来透露,目前该项目首期施工人员和资金都已到位,并注册成立了中国曙光马达加斯加龙牌水泥有限公司。根据施工计划,首期年产30万吨的粉磨站将于明年4月正式投产,17个月后,一条日产2500吨的水泥生产线将投产。全部投资将达到8000万元人民币。

  至于水泥销售的利润,张春来认为应该不是问题。两次非洲之行,这里的庞大市场需求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现在已经开始构思一个以马达加斯加为支点,在非洲其他各国延伸的水泥生产基地布局。

  今年10月,埃塞俄比亚工程与城市发展部国务部长率团访问成都,与四川星河建材有限公司签署了1亿美元项目合同:星河建材将向埃塞俄比亚分期投资建设以各种工业废料为原料的环保砖生产基地。

  据了解,这种环保砖利用各种工业废渣为原材料,生产这种砖不用建窑,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强度比传统砖要高,使用寿命也比传统砖多30年。

  四川星河建材有限公司国际部雷先生介绍,公司与非洲的这种合作已进行了3年多,先后在埃及、尼日利亚、南非、喀麦隆等国成立环保砖生产厂。与一些企业直接在当地投资建厂不同的是,星河建材是将自己的专利技术使用权转让给非洲各国的企业及个人,并负责技术人员的培训。

  “中国建材产品进入非洲市场并不晚,我国与非洲很多国家都是传统友好国家,帮助他们建设了不少项目,建材产品自然也同时进入了当地。北新集团的石膏板、整体房屋在非洲许多项目中使用。”中国建材集团副总经理马建国说。

  我国建材行业内的大型企业近年在非洲屡有作为。

  北新巴新有限公司是北新集团1992年设立的第一家海外公司,在南太平洋地区从事建材及电子产品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此外,北新集团还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有关部门联系投资建设两个建材生产工厂,并寻找机会投资进行巴新矿产资源的开发。北新巴新公司已成为该地区最具知名度、效益最好的中资企业。

  河北晶牛集团董事会副主席薛国民介绍,集团在津巴布韦卡多马市工业区建设的中国晶牛卡多马玻璃厂即将投产。晶牛卡多马玻璃厂总投资2000万美元,年产30万重量箱,将结束津巴布韦所用玻璃全部依靠进口的历史,满足当地及周边国家建筑玻璃的需求。

 

四川星河建材有限公司国际部雷先生说:“建材行业属高能耗产业,非洲大陆不少国家能源缺乏,而我们的产品使用秸秆作原料,这种原材料多数国家都有,生产出的环保隔墙板安装便捷,非常符合他们的市场需求。”他认为我国建材企业进入非洲首先要针对这个市场选好适销对路的产品。

  “津巴布韦所用玻璃全部依靠进口,周边国家除南非以外没有玻璃厂,这一地区购买玻璃非常困难,因此晶牛集团选择在那里建厂。”河北晶牛集团董事会副主席薛国民说。在当地,玻璃产品的利润比国内要高出许多。

  “北新集团每年和非洲的贸易额达到一二百万元。”李江说,“在非洲的传统建材及新型建材产品市场价格要比国内高很多。”但他也同时表示,销往非洲的产品价格中运费占到了一半。

  如果能在非洲选择好合作伙伴,利用自己的技术开辟生产基地,利用当地的资源甚至比国内更具优势的政策,生产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打入当地及其他国际市场,产品成本低且减少了运费,可以获得最好的效益,岂不更美?国内建材企业因此纷纷前往投资建厂

商务部发布的一组喀麦隆、加蓬、刚果(布)等中部非洲国家,马达加斯加等南部非洲国家与中国同类建材产品的价格比较,更能说明为什么国内众多建材企业要去非洲。水泥:(425号)120~150美元/吨(中国:30美元/吨);白水泥:300~330美元/吨(中国:60~90美元/吨);玻璃(5mm):18美元/平方米(中国:2.5美元/平方米);瓷砖:15美元/平方米(中国:3美元/平方米);钢材线材:700~790美元/吨(中国:250美元/吨);钢材管材:800~900美元/吨(中国:300美元/吨);钢材型材:800~900美元/吨(中国:300美元/吨)。

  高利润是否意味着高风险?

  有报道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投资前景可能使一些实业家发出一身冷汗。这个地区经常被看作一个公司的“墓地”,一个小的、非常困难的市场。在这个地区,战争、饥荒、艾滋病和天灾总是如影随形。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在国与国之间运输商品要有极大的耐心。如在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之间的池荣杜边界检查站,排成长队的卡车不知等到哪一天才能“清关”。这种状况,使非洲的市场小而破碎。

  最近,世界银行的一个年度研究报告,再次确认非洲是从事商业活动最困难的地区。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对一些问题,如官僚主义和税收问题进行了调查。南非、毛里求斯、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名列世界上最好的50个国家之中,但35个最不利于商业活动的国家中有27个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在塞拉利昂,如果公司要支付所有的税收,他们花掉的钱几乎是他们的总利润的3倍。在刚果(布),注册一个企业要用155天,其费用几乎是当地人平均年收入120美元的5倍。在安哥拉,执行一个合同涉及47个程序。

四川星河建材有限公司国际部雷先生坦言:“相对国内来说,非洲的政治环境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与他们做生意,还要充分重视银行的信誉。”北新集团进出口部总经理李江介绍:“非洲当地的工人技术熟练程度比较低,培训难度大。”河北唐山曙光集团的董事长张春来说:“困难有,风险也有,但我认为事在人为。”先贸易后项目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开风险,争取市场?

  中国建材集团副总经理马建国介绍:“集团公司实施的国际化市场战略中,非洲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市场。今年集团公司在阿联酋迪拜成功举办了大型推介会,也希望通过阿联酋辐射整个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市场。明年上半年集团公司准备在非洲召开推介会,全面展示集团的产品、技术、装备。”马建国说:“中国建材集团针对非洲市场将会继续进行建材贸易进出口和帮助非洲当地投资者建设水泥、玻璃、卫生陶瓷、新型建材等工厂,以贸易和工程项目建设开路,逐步寻找非洲政治稳定、发展潜力大的国家,投资建水泥、玻璃、玻纤等企业。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在集团公司已经成立调研小组,深入了解非洲各国的市场情况。”除了在非洲当地建厂生产建材产品,国内不少企业多年来在非洲大陆上参与了多项建材工程项目建设。

  今年初,中材国际控股子公司中材建设与拉法基CHILANGA水泥公司签署了拉法基赞比亚CHILANGA新建日产2000吨水泥生产线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该项目位于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市南部大约20公里的CHILANGA水泥厂附近,合同金额为7425万美元。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与埃塞俄比亚MesseboCementFactory签订的日产2000吨油改煤项目今年正式启动。该项目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马卡里市,工厂现有一条由史密斯公司设计的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原设计中燃料为重油,为节约生产成本,决定通过改造,使用煤替代重油做燃料。工程范围包括原煤破碎及输送、原煤储存、煤粉制备及输送、燃烧系统改造。合肥院承担整个工程的设计、设备供货、监理等服务。

  今年,中国有色集团所属的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与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签订了苏丹柏柏尔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建筑工程承包合同,迈出了强强合作、携手攻克非洲最大水泥生产线工程建设堡垒的坚实步伐。柏柏尔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由苏丹柏柏尔水泥公司新建,位于苏丹北部尼罗州,建成后的该条水泥生产线是非洲大陆最大的水泥生产线。此工程是国际EPC工程,由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总承包该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等,项目合同总值约1.6亿美元;十五冶承担整条水泥生产线的土建、安装任务,合同值约2000万美元。

  非洲市场存在风险,一些投资者选择了离开,但也有许多投资者在非洲取得了成功,并获得了良好的回报。河北晶牛集团在津巴布韦投资的玻璃企业所选择的进军路线或许能为有意在非洲投资的建材企业所借鉴。

  晶牛集团为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考察组,耗资上百万元对世界5大洲进行认真细致的实地考察,发现南部非洲玻璃市场前景广阔,于是提出了“西扩南进”走出去发展战略。

  河北晶牛集团董事会副主席薛国民介绍,2002年,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成立了晶牛装饰玻璃有限公司,使晶牛玻璃在当地俏销,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及美誉度,为晶牛集团在卡多马建厂奠定了牢固的市场基础。2003年,国家商务部批准晶牛集团在卡多马投资建设格法玻璃生产线。这个项目在投产后,将满足当地及周边国家建筑玻璃需求,同时可解决卡多马市大批人员就业问题。

  在非洲取得成功的投资者说,非洲并不比其他的发展中市场困难,但要非常了解当地的情况。非洲是一个尚待开发的资源丰富、充满商机的大市场。据统计,非洲每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000亿美元,中国仅占2%.估计今后每年将以3%的速度递增,可见非洲市场潜力之巨大。有预测认为,如果非洲有关国家的政府保持目前的改革进程,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GDP增长率将达到9%.非洲的经济面临起飞。已经来到这里的建材企业会更加坚定扎根的信心,有意来这里从事商业活动的建材企业,会发现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投资。非洲的希望在明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