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天原创]北隅小巷幽之三:浴火中的平乐坊、平定里

 昵称17146579 2014-05-04
  从这屋再往前行,柏油路弯向左面。路所通往的地方,建筑物大都已经拆掉了。只有靠近振华路那边还有几间破屋残存,少门缺窗空荡荡那样立在那里。当然路也没有修进去。
杜生的房屋斜对面开始有房屋残余,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平定里八巷。巷较宽很浅。巷口的屋拆得只剩残垣,巷尾还有人居住。八巷旁边是七巷。七巷很窄,最里面间屋好象还有人在居住。

七巷巷口有一间青砖屋,相传为几个自梳女所建,即姑婆屋。这屋三开间,有趟栊,也有阳台、山花等西方元素,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我在2013126和杜先生探讨这屋是否和振华路同时期建造的。杜先生说:“比振华路的历史还要早,是几个从新加坡回来的自梳女建的。”

顺着平定里的旧路往前行,两边的皆处于等拆的破败状态。左面有一间屋看其窗楣应是民 国建筑。过了这间屋为嘉华美容美发用品专门店。这店的门面开在旁边的巷中,而那条巷的对面直到振华路的建筑均已拆除,被围墙围起来。离这巷口几步路,右面为平定里三巷,巷里建筑完好,传出阵阵缝纫机声,那是制旗的小作坊在生产。

巷尾有一门门楣甚为古朴,应为清代产物。进了这门,里面分成左右和前面三户。正中那户门不见了,门口只用木板拦着,里面空空如也。右面大门紧锁,为出租屋。左面是一个八角门,为平定里39号。我见门开着的,里面有一个中年人在看书,于是试探着进去问他同不同意我们参观。

那中年人不致可否,却道:“你们来迟了,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我心中一突,仔细观看,只见里面是一个小天井,左面是一条窄巷作为厨房。天井中有一砖砌的花坛,花坛背后的墙中本有一个镶着通花的花窗。现在通花都不见了。花坛的腰部本也镶着通花,但现在只剩下一个了。花坛旁有一个古井,井台为红粉石所制,内圆外方。正屋的门是隔扇门,门上的花心空空如也。

只听得那中年人继续说:“如果你们做年前过来就好,现在通花和门上的雕花都被人偷走了。无了,什么都无了。”原来他所说的无了是指通花和门上的雕花。可见他对这间老屋充满无比的感情。这些盗贼真的可恶,真的猖獗,我心中咒骂着,也感到无比的可惜。
我在屋中看见神牌写着张氏列祖。于是问中年人道:“这里是张氏的祖业吧。”中年人道:“我是买起别人的,以前从平定里巷口到这一带都是一个人的。后来分开一部分一部分卖掉。转过好次手了。我都不知道是第几手了。这里原来好象可园那样有鱼池假山的,后来我填没加建了点小房。”他指了指古井旁边的新建小房。后来听松柏街的卢沛明先生说林蒲封是住平定里的,林蒲封乃雍正八年进士,不知是不是他故居。
我怀着对无比的婉惜和对贼人的无比痛恨走出八角门,心中也后悔自己怎不早点行走这里。抬头一望,中门那间房屋有一个花窗,作书卷形,边框的灰塑都刻着精美的花纹,忙拍下来。右面那间屋大门紧锁就不理它了。

出了园门,发现右面还有巷道,于是走了进去。这巷道很窄,地上满是落叶,虽是初春,已有蚊虫乱飞。左面有间两进的老屋,应是那刚才右面未能进去的屋。左面是迁走待拆的空屋。过了左面的老屋,巷道向左一拐。当走在前面的安哥刚拐进去时突大喊一声,原来这里是旨亭街3巷,还有人居住,刚好有位阿姨站在那里。
出了平定里3巷几步,有间桃兴做旗印衫店还开着门,但好象不是做制旗。这条巷原来大多数是做制旗印衫的。再过一间铺便又有一条小巷。从巷口望进去,巷的后面部分右面还有一间老屋,于是走进去观看。

巷左面第一间房屋也是青砖老屋,我们刚走进去时屋里有一恶犬狂吠,吓了一大跳。这间老屋后面已经拆平了,泥土堆得老高,不知谁用青砖砌了三级阶段。上到去,只见上面搞得很平整,有居民种了几畦青菜。右面有一间两进的三间两廊老屋,现在十分破烂。但从塑有精美花卉的船型屋脊来看,这屋原来也是大户人家来的。

这小巷没有门牌号,不知是不是一巷。出了这小巷再行不远便出到振华路了。在巷口,工人医院的广告牌还悬挂在那里,还为那消失的医院默默作见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