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4-05-04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瓷器器型(十二)

(4)【笔挂】挂笔的一种器具。古为横长式。现座底以稍重的木、石、金属等制作,中有一柱杆,上端用与底座相同质地的材料制作而成,重量要轻,多为圆形、半圆形、菱形、多边形等状,上布有均匀对称的小钩,以利于挂笔用,故此称笔挂。瓷笔挂很少。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青花双龙笔挂】

   (5)【笔掭】(tiàn)即笔觇,(chān)又称笔砚。用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常制成片状树叶形。为下笔行文描画之前用以掭墨吮毫之具,以避免一笔之间发生墨色浓淡不均的现象。
    伺候笔的文玩很多,诸如笔筒、笔海、笔格、笔洗、笔挂、笔屏、笔船、笔插、笔帘、笔盒,以及笔觇与笔掭。这些玩意,各司其职,又都成为文房中既实用又能摩挲的东西,故被视为文房珍玩。有人将笔觇与笔掭列为两种文具,其实它们是同一种器具,有着同样的功能,都是文人书写绘画时,用来掭试毛笔的用具。另外,这种文玩还可称“笔舐”。
    笔觇,俗称笔掭,是觇笔之器。古人运笔除了可在砚上掭笔外,更备有掭笔之物,谓之笔觇。有瓷制、玉制、琉璃制、水晶制等,这种笔觇近代已不常用,因此许多人对这一名词已觉生疏。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清乾隆黄釉描金秋叶形笔掭】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1.4cm,长12.5cm,宽16.5cm。
    笔掭叶形,通体施黄釉,釉面莹亮,釉色黄中泛红,叶缘红色愈深。器面的叶脉描画清晰并以描金装饰,器底亦雕出叶背脉络,全器宛如叠置的大小两片秋风中飘落的红叶。
    此器取秋叶的自然形态,以合于笔掭之用。濡笔之际,当令人有岁月如流、时不待我之感念。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宋御用汝瓷笔掭】口径13、足径13、高3.8厘米。整体作花瓣状,敞口、平沿、斜壁、浅盘、平底、下为空足;造型讲究,工艺精细,花瓣组合,构思巧妙,既是一件工艺精湛的文房实用品,又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为目前所见传世汝窑御用器中之孤品;全施满釉,支钉烧制,底有五个粒状支钉痕,釉层细润,开片密布,釉色粉青。根据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标本及传世汝瓷御用品的釉色来看,色调极其丰富,主要计有天青、粉青、天蓝、月白、豆青、葱翠青等,而汝瓷釉色又有“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之称。这件完整的粉青釉之笔掭釉色纯正,品相极佳,为汝窑之传世珍品,实属稀有难得。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3.【清代青花鱼乡笔掭】瓷器可两用,即可掭笔,亦可涮笔。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4.【清粉彩花卉海棠形笔掭】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5.【明仿官窑釉叶形笔掭】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6.【清雍正仿哥窑豆角形笔掭】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7.【日本官窑画五彩鱼八角笔掭】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8.【清同治哥窑方形笔掭】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9.【北宋磁州窑笔掭】此件笔掭子母口,外壁直,内作浅腹斜壁,玉璧底。器表施白釉,外壁用剔花工艺剔刻出精美的花卉图案,内壁光洁,具有磁州窑产品的典型风格。此器不仅可作笔掭,亦可兼作墨池,一物两用,是书写大字时的最佳文具。造型古朴端庄,文雅与富贵气兼具,剔花线条力道十足但不流于粗陋,依然见其文人典雅风韵,是不可多得的北宋时期的精品。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0.【南宋官窑笔掭】高3.5厘米,直径12.5厘米,此件藏品经西安权威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是南宋真品,整个呈酥油光色,金丝铁线明显,釉质肥硕呈粉青色,铁线开片间有结晶状析出物,足呈铁黑色有铁锈斑,用水浸泡5到6天水呈茶水色一样,说明是铁足析出的分子物,气泡呈聚沫攒珠状,实为难得一见之珍品。
    花瓣形,浅腹,直壁,中空,底部有圆孔,灰胎,月白色,满釉,通体金丝铁线,细腻莹润小巧,制作规整,是宋代官窑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南宋官窑笔掭底部,有一圆孔,内部中空。足露胎。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1.【清乾隆粉青粉彩叶式笔掭】别致的叶式造型,暗刻叶脉,叶边上卷成浅壁。器心绘花果纹及彩蝶,茎蔓曲折,寓意“瓜瓞连绵”。“瓞指小瓜,与“蝶”同音,“瓜瓞连绵”象征子孙万代。 
    这只笔掭用七支钉烧造,做工精细,彩绘淡雅清秀,底部叶柄处书青花“乾隆年制”“一炷香”篆体款。此类器物多供陈设赏玩。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2.【天青釉荷叶螃蟹小笔掭】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底有五芝麻钉。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3.【眠云笔掭】云纹虚无缥缈,如在仙境。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4.【粉彩太极形笔掭】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5.【民国粉彩花卉纹蝶形笔掭】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6.【民国紫砂加彩釉笔掭】此笔掭格多,可多用。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7.【豆青葫芦笔掭】藏于浙江博物馆。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8.【德化窑荷叶荷花笔掭】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9.【清光绪 景德镇窑浅降彩花鸟纹高足笔掭】此笔掭高足,用色清秀淡雅,足侧画兰花竹子,主图攫取春天一角,画一鸟儿倚于花卉枝头,似吟咏歌唱,喻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制作精巧,画意雅致,可玩可赏,最见晚清文人瓷画意趣。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0.【民国青花团鹤纹笔舔】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1.【清乾隆 哥釉荷叶形三足笔掭】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2.【文房笔掭八件】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3.【青釉瓜果笔掭】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4.【淡蓝釉海螺笔掭】器形规整生动,胎质坚实细白,釉色莹润。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5.【清外珊瑚红釉内绿釉荷叶形笔掭】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6.【乾隆粉青釉矾红描金葫芦式笔掭】长10.5厘米。成交价为11.875万美元。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7.【民国风景画船形笔掭】风景画通灵意境再现了古人对桃源山水的追求。很有文房气息。品相完美。长约5厘米,高约2厘米。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8.【窑变窑笔掭】

  (6)【笔船】笔船 ,  盛放毛笔的文房用具。以木、牙、玉质、瓷材料制作。多作长方形,口沿外撇,圈足,内设笔搁。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青花蝠纹笔船】长方形,四角叶形,船边饰回纹。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明万历五彩赶珠龙纹笔船】长方形。全长三分之一处,有隔断,上面有三处凹陷可置笔。足边饰回纹。

(7)【笔海】插笔的器具。直径19厘米以下的叫笔筒,达到20厘米的称笔海。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清光绪“金钱装满篓”笔海】器篓形。饰币纹“嘉庆通宝”。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清雍正仿官窑釉三足笔海】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3.【景德镇窑青花笔海】口内折,器身上面一道弦纹,下面两道弦纹,卧足。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4.【清雕瓷锦地开光山水笔海】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5.【诗圣杜甫堆雕笔海】直径21.19厘米。
    堆雕:亦称“凸雕”、“凸花”。是采用各种方法,如堆、贴、刻等,使陶瓷表面产生凸起的纹样。一般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也有两者相结合的。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6.【清康熙紫砂彩绘山水笔海】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7.【清哥窑笔海】开片,精美。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8.【康熙民窑青花开光笔海】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9.【巾帼英雄堆雕笔海】塑《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0.【紫砂六方笔海】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1.【粉彩五老四少笔海】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2.【北宋钧窑鼓丁笔海】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3.【洪宪款粉彩笔海】撇口,斜壁,圈足。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4.【窑变釉霁红笔海】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5.【清康熙郎窑红釉笔海】
     郎窑:清代康熙后期景德镇官窑。康熙四十四年到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瓷器,故名。釉色以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绿最佳,宝石红有“郎窑红”之称。法国人称“牛血红”。在红釉中最杰出。洒蓝和霁蓝瓷,再上一道极薄釉子,然后加绘金花金彩,华丽静穆,匠心独运。
    郎窑的最大成就是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成功,把早在200多年前明代中期就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烧造技术又恢复起来。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6.【八棱釉里红三鱼笔海】

  (8)【笔屏】在文房具中,置笔用具有其渐进演变的历程,在历史上首先出现的是笔格(搁),其次是笔屏,最后出现的才是笔筒。
   笔屏 由笔架与插屏两部分所构成 。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磁州窑笔插台屏】屏前有三个圆孔,可插笔。

 (9)【臂搁】臂搁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因此,臂搁也称腕枕。
    臂搁的称谓是从古代的藏书之所———“秘阁”转化而来。在古代,“秘阁”指的是内府的一个图书档案机构,汉代以后都由秘书监掌管。“秘阁”一名后来又成为尚书省的别称,尚书省在汉魏时是皇帝的秘书机关。大概在纸张发明以前皇家所藏的图书秘笈大都只是一些刻写有文字的竹木片,而这种藏在秘阁中的竹木片后来也被代称为“秘阁”。故明代时用来枕臂的臂搁也沿用了“秘阁”一名。
    臂搁的出现与古人的书写用具和书写方式有密切关系。过去,人们用的是毛笔,书写格式自右向左,稍不留意衣袖就会沾到字迹。于是,聪明的明代文人们发明了臂搁。据闻,古代大考———科举考试时,为防舞弊,都是由相关人员誊写考生试卷,十几份试卷抄写下来手臂累得不行,而有了臂搁的帮助就轻松多了。因此,臂搁也称腕枕。另外,文人墨客们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挥毫泼墨时,将臂搁枕于臂下,一来可防止臂上汗水洇纸,二来由于竹子性凉,有祛暑功效,可得一时清爽,因而也有人管竹臂搁叫“竹夫人”。当然,长短与镇纸相近的臂搁,也可充当镇纸,压在上面,防止纸轻易被风掀起。 
    臂搁不是文房中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不一定每位文人都备有臂搁,笔墨纸砚是书房必备用具,而臂搁可有可无,只有那些有情趣的、有经济能力的人才会使用、收藏它,臂搁在文房用品中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所以说臂搁是书房里的奢侈品。
    臂搁的材质很多,有竹子、黄杨木、紫檀、紫砂、红木、象牙等材料,其中以竹雕的最为常见。竹臂搁一般都是用一节竹子剖开制成,长度一般不会超过一尺,宽度大约为七八厘米。 
    以瓷烧制的臂搁,出现于清康熙之后。
    象牙臂搁是到了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才开始流行起来,而且大多是皇宫御用品。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清康熙墨彩竹节式臂搁】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长17.2cm,宽6.9cm。
   臂搁长方形,上下等宽,通体施白釉,正面上下两道竹节纹之间以墨彩绘竹叶图,画旁题有“琅玕枝竿疏”五言诗句。画面上端竹节外凸饰鼓钉一周。
臂搁又名“秘搁”,竹质居多,但瓷质臂搁更具特色。此器为文具中的稀有作品,竹节形状模拟逼真,墨彩浓重,画笔疏简,文人气质极浓,为清康熙朝墨彩瓷器的代表之作。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清乾隆珐琅彩蝶恋花诗文图笔搁】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3.【雕瓷臂搁】王炳荣作品。王炳荣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景德镇瓷雕名家。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4.【清乾隆粉青釉瓷臂搁】清乾隆粉青釉瓷臂搁长16.5公分,乾隆款,从质地、造型等方面看应为乾隆时物。臂搁造型取竹之一段,下  清乾隆粉青釉瓷臂搁图
部模拟竹之根部,中下右侧生出一细竹枝,上生竹叶数片,臂搁上方隶书题“翠筠不染湘娥泪”,有二印,上一印白文"翰"字,下朱文“墨”字。臂搁粉青色泽优雅,竹之造型即自然又有艺术加工,奇思妙想,堪称文房精雅之物。该瓷臂搁曾著录于《中华文物集粹--清玩雅集收藏展》图录。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5.【清道光瓷胎金彩定海神针臂搁】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6.【清黄釉雕瓷臂搁】臂搁施黄釉,仿竹形刻梅花,诗句:“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更刚,曾与篙篱同终,随松柏到冰霜”。“文石山房”印章。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7.【彩绘瓷人物臂搁】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8.【清康熙龙纹青花臂搁】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9.【木纹釉古琴式臂搁】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0.【景德镇窑粉彩臂搁】《桃园夜宴图》。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1.【景德镇窑粉彩臂搁】《万春山樵书》。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2.【清粉彩花鸟纹臂搁】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3.【清紫砂竹节臂搁】

  (10)【笔插】笔插是用来放置笔的文房用具之一,它与笔筒有所区别,只可单笔置入,使笔保持直立,避免笔墨相互接触。传世的清代康熙年间五彩描金花卉笔插在市场上一露面,便引起了众多藏家的关注。此器应为17世纪至18世纪时英国贵族在中国专门订制,并配以欧洲金属配件而成。原为英国贵族收藏。康熙五彩凡加金彩的,均为精细重品。传世笔插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有见,但康熙时的制品很少。瓷器中以方体为贵,方形笔插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私家收藏及国际拍卖场均无出现,此件堪称海内外孤品。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1.【康熙五彩描金花卉笔插】器作扁方体,器体五面开出八个开光,以五彩和描金绘牡丹、菊花等花卉,地纹满绘回纹、锦地、鱼子纹。器台面中部嵌置琉璃墨水丞。四角挖出四孔,用来插放毛笔。水丞和器底镶配巴洛克式铜花叶盖和底座。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2.【宜兴青瓷莫愁女笔插】文革经典瓷器。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3.【虎形笔插】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4.【鸳鸯笔插】

                       中国陶瓷之二十八

      5.【昭君出塞笔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