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2 21:16:03
来自: cradle
艳鬼的评论 ![]() ![]() ![]() ![]() ![]()
《艳鬼》的成功在于,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编了一个特别曲折复杂的故事,于是就特别出彩了。
我一直想,《艳鬼》其实是很适合改编成舞台剧的,空灵的布景,恍惚的灯光,阴森的气氛,悠远的配乐。 时空虽然跨度数百年,但关键场景转换不多;人物看似众多,但其实真正出场的不过七、八人。 设想一下,第一幕的主要场景是破败阴森的晋王府,第二幕转世的小柔住的破屋,第三幕还是晋王府,最后一幕是冥府。 整个故事经过几个出场人物的嘴巴说出来,就像一块块的拼图,这里一块、那里一块,就把一段纠缠三百年的前世今生说尽了。 就写作手法来说,这部小说的布局架构之老道在耽美小说中是不常见的。 一段段前尘往事的铺陈,全部通过回忆和讲故事的手法进行。其中很多事情是先看到今世之果,再追述往事之因,当中还为了层层渲染人物情感,把一段故事拆分成很多段,甚至有的故事前面说出来是个看似平庸段子一笔带过,及至最后却成了抖搂出来的大包袱。 从桑陌出场给一众小鬼讲那个莫名其妙的前世传奇——天帝化身兔子被楚国灵帝所救——开始,整个小说就是大故事套小故事,大悬念套小悬念,大线索绕小线索,每个细枝末节全都有今后开枝散叶,推进情节的功能。 就是这样纷繁复杂的情节,就是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故事,却出人意料的只围绕了那样鲜明的主题——爱不得、恨不得、求不得、舍不得。 最曲折纷扰的是袁梓曦的故事,先写桑陌抢人皮制人偶,再把前世四子夺嫡的往事概述,看似完全不搭调的两件事,莫名地又写人偶吃了定魂丹后,被桑陌带走,下一刻忽然就是五雷轰顶,最后才藉由桑陌只口把这段负情背弃、至死不肯相认的悲剧叙述完整。 在袁梓曦的故事里,出场的人物始终只有桑陌和空华,但菩萨一样的袁梓曦和他那般凄惨的结局,从意气风发到背信弃义、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五雷轰顶下场的则明二皇子,却刻画的如此清晰鲜明。 对于梓曦,他的苦是“舍不得”,他明知二皇子为自保舍弃了他,但他却舍不得背叛这个最爱的人,及至几十轮回什么都已忘记,唯听到这个名字,还是会莫名的流泪,心中之苦烙印之深可见一斑。 二皇子的苦却是“恨不得”,他舍了最爱,本以为万事大吉,却终于发现把不能舍的舍弃,就是剜心之痛,于是怀着一肚子的恨,却又不知道该恨谁,于是彻底崩溃。 真正把我看哭的是两段。 其一是“靳母等子”的那段。这段不仅写尽母子亲情,也是把桑陌的守诺、善良和内心孤独写得最为深刻。 他本无意害她,却因为与则昀赌气说了句气话,结果害得靳氏母子至死不能相见,一门忠烈家破人亡。这次,真的是无心之过,桑陌记得自己所有的罪孽,他为博取那人的欢心,为了那个人的天下作尽坏事,他有愧忠良但却不会后悔,是自己选的路,是错的,所以用三百年的时光在前世今生受尽各种苦楚以偿罪孽。 但唯有这一次,他是真的后悔,所以才许下遥遥无期的重诺,才一年有一年向靳母尽孝。而这个老妇人居然是懂他的,活着的时候便知道他其实不是大恶之人,就劝他回头,可未及回头,他已害的她子亡家散。 桑陌遇到过那么多人,用三百年的时间还前世欠下的债。可是,他只是孤独倔强得独自承担前尘中可怕罪孽的记忆。 该懂他的则昀已转世什么都不记得的空华,怜惜他,却不懂他;南风只是一个平庸凡人,根本不解前世今生、因果报应;缭乱是懂他的,可也只是借着前世想要控制他、防御他达到自己的目的;华妃只是活在自己世界的悲剧女子。 所有人,他在这一世遇到的所有游荡世间的游魂野鬼,唯有这位靳老妇人是真正记得往昔点滴,真正懂他内心苦楚的人,前世她包容了他的罪孽,今昔她一如既往的宽容,这个女子拥有真正慈悲心、慈母心。 她用一颗慈悲心对待桑陌,以一颗慈母心等候不归的爱子。任天地沧桑,她只用心记得儿子的样子,连空华的法术也不可能骗倒一个真正的母亲。 一定要说,这也是一段“舍不得”的苦,为了相聚,母亲和儿子都执着等待了三百年,但唯有这一段,我不觉得是苦,因为这份执着之苦源于亲情挚爱,这是无法舍弃的,真得舍弃才会是剜心剔骨,舍不得就是舍不得,便一心一意抱在怀里,才会内心强大、爱恨分明。 最痛的一段当然桑陌和空华最后摊牌的一段,一切谜底揭晓,真正是“求不得、舍不得、恨不得、爱不得”。 很多人不喜欢则昀,其实,真正经历过爱情坎坷的人会知道,则昀之苦真是凡人皆有。 我们总是忽略身边最亲的人,爱和关怀得来太过容易,我们不会对陌生人发怒,不会苛求自己的偶像,但会对自己的至亲恶语相向、苛责求全。 则昀视兄长为偶像,从仰慕到爱恋,越得不到越渴求拥有,所以在他看来,求不得永远是最好的。 身边的桑陌,是竹马之谊、战线同盟,是最亲最近之人,他深知桑陌对自己有情,于是他不在乎,他最信这个人,因为有情,所以这个人无论怎样被对待,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也绝不会舍弃自己。 他一直觉得是桑陌舍不得,其实自己早在岁月流逝间放不下。他只看到眼前所求,却忘了不能舍弃的东西也需要好好珍惜。他明知自己毁了桑陌,却权衡不出“求不得”和“舍不下”到底哪个更重要。 当他终于决定舍弃“求不得”之苦,一心一意对待“舍不下”时,桑陌却决定放弃了。 太晚了,我们总是在失去之后发现,最好的时机总是被错过的,我们有一万遍对自己至亲爱人示爱的机会,却总是等到爱人离去后才发现,内心是如何难以割舍这份早已融入骨血的深情。 桑陌是最苦之人,用前世体会求不得、舍不得,用三百年为鬼体会恨不得、爱不得。 因为有心,所以愧疚,前世罪孽,施加于人、便尽返其身,他受尽苦楚只为偿还欠下的一笔笔血债。他以死来舍弃对则昀的“求不得”,却在奈何桥边苦苦等待重逢,终究还是“舍不得”。 可是轮回的则昀已经化身空华,不记得前世,更不记得爱恨,于是桑陌也不再踏入轮回,一世所求,终究如梦,所有本是则昀犯下的罪,都由他自己承担,他替那个罪人偿还罪孽因果,完成一个又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 空华的出现,让他本可以有机会恨得彻底,却到最后还是发现,无论这个人怎样使尽计谋算计、利用他,他最多是以智谋抗衡,终究还是“恨不得”。 在感情上,桑陌自认输得彻底,前世以死做赌,今世灰飞烟灭全压,博得无非是前世则昀、今世空华的悔恨,可到死他都只看到这个男人冷酷恨绝的一面,因为他本就是“爱不得”的人,所以,宁可灰飞烟灭,他已不在乎输赢。 结果,他终究赢了,压上全注才赌出那个男人的真心。 是太迟了,于是只能以更大的赌注来追索,赔上所有,只为最后博一次“爱不得”。只要人还在就好,既然知道都是“舍不得”,那么这一次,就以时间为注再求一场爱恨。 不入轮回,便无所谓因果,不能相忘,那便永世纠缠,永世相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