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香椿矮化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0-06-13 02:48 来源:丽水农技110
香椿属楝科,为多年生落叶乔木,其顶端嫩芽、嫩叶脆嫩多汁,香气浓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以鲜食、炒食、凉拌、油炸、腌制等多种食用方法,是名贵的木本蔬菜;根、皮、叶、果还可入药,对防治感冒、肠炎、肺炎、慢性痢疾、膀胱炎、尿道炎等均有疗效,因此,它是一种集食用与药用于一身的上等植物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不断增大,销售价格居高不下。莲都区黄村乡于2002年开始引入试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05年已扩大到150多亩,其品种优势、种植效益明显。香椿从而成为该乡一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品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将采用香椿的矮化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宜选用“红柚椿”、“红芽绿香椿”和“红香一号”等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发芽早,耐低温,芽梢和嫩叶棕红色,叶脆嫩多汁,味甘甜,香味浓。
2、整地施肥
2.1整地施肥。土壤翻耕前,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作基肥;翻耕后精细整地,作好l米宽畦待播。畦面略呈拱形。
2.2定植。香椿定植期在落叶后至萌芽前,秋植、春植均可,以秋植为佳。定植密度40×100厘米,亩栽1660株左右;定植苗宜深栽,使根系舒展,填土分层压实,植后浇定植水1―2次。
3、矮化整形
为了夺取高产和便于采收,苗木定植后应进行矮化整形,即在苗高15―20厘米处短截,促发下部2―3个侧枝,作为一级侧枝。在一级侧枝长30厘米以上时,再剪去顶梢,保留5.10厘米桩,促发二级侧枝。矮化处理具体方法有摘心、短截等。摘心、短截后可增加芽量,提高产量1.5―2倍。
4、田间管理
4.1水分管理。定植后浇一次透水,以后结合施肥,每15天用1%复合肥液浇一次,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直至成活,梅雨季节注意开沟排水,高温干旱季节适时灌水。
4.2施肥。4―5月和7月冬施一次肥,每次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8月后再施一次氮肥,氮肥水施,并适当控制浇水量;9月份施一次磷肥,每亩用量为过磷酸钙50―60公斤,以促进植株木质化,增加抗寒力。第二年春季第一次采收前3―5天,每亩施尿素20-25公斤。6―7月经大量采收后,追肥2―3次,亩施复合肥20―25公斤。生长季节多次喷施叶面肥,落叶后结合深翻,施腐熟有机肥作基肥。
4.3中耕除草。浇水施肥后杂草容易发生,应及时中耕除草,推行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4.4土壤管理。6月下旬一7月上旬旱季来临前,可利用作物秸杆或割杂草进行土壤覆盖,落叶后结合深翻,把覆盖物与腐熟有机肥混合埋入深层土中。
4.5间作。香椿园可隔行间作矮秆作物,尤其是秋冬季,香椿落叶后,可间作白菜、菠菜或套种紫云英等绿肥,夏季进行压青,以改良土壤和促进树体生长。
5、病虫害防治
5.1农业防治。香椿抗病性较强,病虫害少,防治时应以农业防治为主。雨季注意开沟排水,旱季及时浇水抗旱,增施有机肥,增强树体生长势,提高树体抗病虫的能力。
5.2化学防治。为害香椿的病虫害主要有叶锈病、根腐病和斑衣蜡蝉。叶锈病可用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5%粉锈宁600倍液防治;根腐病可用45%琥铜或敌磺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灌根或全株喷洒防治;斑衣蜡蝉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马拉硫磷1000倍液防治。
6、采收
6.1促进提早采收的措施。2月下旬,在树体根部进行覆盖地膜,增加地温,可提早发芽5―7天。
6.2适时采收。春季香椿发芽10―15厘米时即可采收,一年可采收4―5次。
菜用香椿的矮化栽培
发布时间:2010-05-29 07:58 来源:安徽农网
摘要:选种育苗食用香椿宜选用“红油椿”、“红芽绿香椿”和“红香一号”等品种。这些品种发芽早,耐低温,芽柄和嫩叶棕红色,叶脆嫩多汁,味甘甜,
选种育苗食用香椿宜选用“红油椿”、“红芽绿香椿”和“红香一号”等品种。这些品种发芽早,耐低温,芽柄和嫩叶棕红色,叶脆嫩多汁,味甘甜,香味浓。3月份整地作畦,畦宽1.5米,将种子用30-35℃温水浸泡一昼夜后,置于25℃左右温度条件下催芽后播种,撒播,亩用种量1.5公斤左右。播后覆土,浇足水,并覆盖地膜或稻草,保湿保温。出苗后揭去覆盖物。3-4月苗2-3片叶时间苗,株间距15厘米左右,间出苗另种一畦。5-6月松土、施肥、除草,7-8月施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结合松土、除草。
及时定植香椿园宜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砂质、排灌方便的地块。深翻整地后,亩施腐熟有机肥5-7吨作基肥。香椿栽植期为落叶至萌芽前,秋植、春植均可。一般穴栽,定植密度40厘米×50厘米,亩栽3000株左右。定植时要深栽,根系舒展,填土压实,浇足水1-2次。
矮化整形定植的苗木若未经矮化整形,应进行平茬,即在苗干15-20厘米处剪去顶端,促发下部2-3个侧枝,作为一级侧枝。一级侧枝长到30厘米以上时,剪去顶梢,保留5-10厘米的枝桩,促发二级侧枝。
矮化处理有摘心、短截和平茬等方法。6-7月份,将一年生枝条摘心或短截,留干15-25厘米,20天左右可抽发2-5个侧枝,秋季长成10-15厘米的充实短枝,翌年可收椿头芽。对生长过旺的植株或枝条,可再摘心一次。摘心、短截后可增加芽量,提高产量1.5-2倍。
田间管理定植后浇一次透水,以后每半个月浇一次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浇水或雨后及时中耕除草,以防积水。4-5月和7月各追一次肥,每次亩施尿素10-15公斤;8月后再施一次氮肥并控制浇水;9月施一次过磷酸钙,每亩施50-60公斤,以促进植株木质化,增加抗寒力。每年2月下旬,要在成龄树根部覆盖地膜,促其早萌芽。第一次采收前3-5天,每亩施尿素20-25公斤,新梢长到30厘米时,根外追肥喷施0.2-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交替使用。6-7月,经大量采摘后,应追肥2-3次,每亩施复合肥20-25公斤。落叶后结合深翻,施腐熟有机肥做基肥。
香椿抗病性较强,病虫害少,主要有叶锈病、根腐病和斑衣蜡蝉等,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有针对性的药剂防治。
菜用香椿的矮密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0-05-30 14:40 来源:安徽农网
摘要: 菜用香椿采用矮化密植栽培,不仅便于采摘和集约管理,而且可进行大棚 温室周年生产,第二年亩产量可达280公斤,第三年可达450公斤,
菜用香椿采用矮化密植栽培,不仅便于采摘和集约管理,而且可进行大棚
温室周年生产,第二年亩产量可达280公斤,第三年可达450公斤,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摘心。第一年,当新生副梢茎部有3对20厘米长的羽状复叶时,摘去上部嫩梢,促进叶腋间萌发二级副梢;4-7月需摘心2-3次,每次摘心后新萌发的芽留2个形成副梢。第二年,4月上中旬椿芽采摘后,亩施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土杂肥2000公斤,施后将肥料翻人土层中,浇水并覆盖地膜,6月中旬揭去地膜,待新梢长出后,每枝保留2-3个新梢,其余及时抹去。以后每年都要摘心,以控制旺长和促发侧枝,最终使植株在2-3米高为宜。2.剪枝。当幼树长至40-50厘米高时留25-30厘米短截促生侧枝,选留2-3个侧枝;侧枝长30厘米时留10厘米短截,促生二级侧枝;经2-3年后,可培养成高100-150厘米,具四级侧枝的矮化多头树形,既提高产量,又便于采摘和集约管理。以后每年采收结束后适当剪短枝条,控制树高,疏去衰老枝和弱枝。几年后,树冠扩大互相遮阴,可逐年疏去部分植株,另外,在第二年的5-6月对一级副梢采取环割措施,每10厘米长割一道,共割2-3道,也能起到控高和促发侧枝的作用。3.化控。第一年,可喷植株生长抑制剂控制旺长,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隔10天喷1次300毫克/公斤的PPm抑制剂,连续喷2-3次。第二年6月上旬,亩用1克缩节胺加水75公斤,叶面喷雾控制新梢生长,10天后喷第二次,8月上旬喷第三次。4.密植。可采取六角形丛状栽植,亩栽植600丛;也可起垄进行垄行栽培,垄宽1.5米,长依地块而定,栽植3行,株距50厘米,亩栽植1万株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