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门庆的大老婆吴月娘信奉神佛,因此《金瓶梅》里尼姑的身影很多。今天要说的是那个姓“薛”的姑子。
薛姑子在先前的博文中提到过两次,一次是她“出租”禅房供人偷情,另一次是为赚钱出售“女性保健品”。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薛姑子的出家原因和发财之道。
薛姑子出生在一个小户人家,自幼聪明伶俐,并且长得也有几分姿色。十六七岁找了一个会“蒸饼”手艺的男人嫁了。
薛姑子家住广成寺附近,结婚以后,就跟着丈夫在寺前以卖蒸饼为生。不料生意浅薄,这薛姑子就有些不尴不尬。她因见寺里多有和尚们出来卖蒸饼,她便与他们调嘴弄舌,眉来眼去,说长道短。弄得和尚们个个儿心猿意马,如痴如醉,腰间那话硬邦邦的。和尚们因见薛姑子姿色不错,也乐得与其耍嘴。于是久而久之,彼此便勾搭上了。
薛姑子每趁丈夫出去,她便悄悄去寺中找和尚们耍子,早晚已经“征服”了五六个。
同样,她的“付出”也换来了和尚们丰厚回报,常常有人把寺院里供奉的火烧、馒头、栗子等拿出了送给她,也有人把施主施舍的银子拿出来,给她买花戴,更有人把寺院中的布送于薛姑子,让她做裹脚。这一切她那专心做生意的丈夫都没有察觉。
后来薛姑子丈夫由于过度操劳赚钱,累的大病一场死了。薛姑子没有悲伤,反而高兴。
丈夫死了不久,她便在与和尚们的商议之下,在广成寺附近的地藏庵里出了家。她这一出家,更方便了与邻居和尚们鬼混了。
可是广成寺的香火也不怎好,时间一长,哪有那么多银子来“供奉”薛姑子,于是广成寺方丈找来薛姑子,对她说:
“我有个赚钱的法儿,你要不要?”
薛姑子道:
“什么法儿?”
方丈道:
“如今有不少富家妻女信神敬佛,你若能多习些佛经,去为她们说经,必然有不少回报。”
薛姑子一听,倒不失为一个赚钱的法儿。可是她不识字,亦看不懂佛经,于是对方丈道:
“不如你们多讲些,说与我听也好。”
从此,这些和尚们每与薛姑子玩耍,就说些佛经故事给她听。时间长了,薛姑子心中塞满了佛经故事。
是“金子”总会发光,满腹“经典”的薛姑子渐渐成了界内的名人。开始找她讲经说法的大户人家的娘们儿也越来越多,薛姑子因此“财源滚滚来”。
薛姑子赚钱的方式不只是为别人讲经说法,有时候她还顺便卖些上面提到了“女性保健品”,说是吃了可以“返老还童”。同时她还向有心出轨的富贵娘们引进和尚,她做牵线人,亦可得些钱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