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

 青春藤 2014-05-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
    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的工业文明而言的。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几乎封闭的状态,对外交流也是输出大于输入。如果没有东方文化的剧烈碰撞,仍然处于一种相对隔绝独立的状态,那么中华文明还会按照自己固有的内在逻辑长久发展下去。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突破了人类千百年来的地域限制,中国已经不可能再孤立于国际社会。西方侵略东方,同时也为东方提供了自我更新的契机。

对于每一个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此完美的中华文明,为什么到了为什么会在近现代大大落后于西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哪些重大缺陷?窃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是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这些缺陷是某种类似基因的欠缺,使我们的祖先未曾经过也未曾见过的东西。这些缺陷可以简单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没有形成科学观念;(二)没有把客观自然世界作为研究思考的中心;(三)重农轻商对社会生产的阻碍;(四)伦理秩序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一、没有形成科学观念

人类的精神生活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常识、科学和哲学。常识就是由我们的感观所获取的那些普通平常,但又持久经常起作用的知识。常识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经验性。科学是人类应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方法获取关于世界的规律性认识。科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规律性。哲学是以人类的精神活动为思维对象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思想的思想或者反思活动。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他的批判性。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我们的有着较为发达的常识和哲学,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概念和体系。在任何一种比较成熟的科学概念体系中,我们都会发现,它往往是从一些最为精练的初始概念或者假设出发,然后以严密的逻辑手段或试验手段推演归纳出一系列的定理、定律、公理、方程,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为人类认识、理解、描述、预测客观世界提供逻辑根据。这种科学体系的典型代表就是欧式几何和牛顿力学。但可惜的是翻遍中国历史,我们没有产生过任何一个类似的科学体系。按道理在数学领域,我们最有希望建立这样的体系,但我们的数学著作往往注重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与应用。比如勾股定理,我们实际是举出了它的一个“勾三股四弦五”的特例,并没有把他用抽象的语言或者数学公式表达出来。我们的工匠精于测量制造,但我们始终没有形成几何学。

可以说这一缺陷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致命的,当西方人应用科学创造了一个新世界的时候,我们只是创造了更多的诗词歌赋、训诂考据。我们也没有产生一位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家。如果说有我首选张衡,可惜他死后墓碑上写的是官职,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做官的,可能他连墓碑都有。

没有产生科学观念,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我们的祖先往往习惯于直觉思维,而并不注重逻辑推理和论证。我们的先贤们的著作往往都是一些至理名言、比喻例证,但不够明确,缺乏逻辑上的有力支撑,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我们要知道河对岸是不是着火了,我们应该先搭桥或者游泳过去,然后再具体观察下结论。这个搭桥或者游泳的过程

就是逻辑思维的过程。我们的祖先却习惯于隔岸观火,一步到位,忽略逻辑过程。其次我们的数理逻辑也不发达,没有数学的支持,科学思考就缺少了工具。我们汉语的复杂性也阻碍了科学概念的形成。其实中国哲学里面很多概念是相当模糊的,需要你自己来领悟,而且也没有量化,缺乏操作性。

二、没有把自然世界作为研究思考的中心内容

我们的祖先实在太注重于人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几乎从来没有把客观的自然世界作为自己研究思考中心。当然中国的天文学还算是比较发达的,因为这与具体的农业生产有着很大关系。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作用不在于增加具体的关于世界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

在我们的思想家那里,天地自然和人是一体的,是天人合一,物我相齐的。人和客观自然世界本来是统一的整体,没有必要单独拿出来具体研究,实际上就是取消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区别。比如“轻的物体下落的快还是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这样的问题在希腊哲学家那里是个问题,但在中国哲学家这里就不是个问题。中国的古圣先贤们,他们进行思考的最终目的往往还是落实在人本身,落实在社会政治生活上去。无论哪一派思想,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讲到政治说道德,具体的自然规律反倒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实际上我们也没有看到中国有哪一派思想是单纯以自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我们的思想家不习惯于将客观的世界进行具体的划分,以探求某一领域内的具体的客观规律,而是习惯于寻找世间万物的共同规律,寻找“大道”,实际上就是混淆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具体的山川河流如何运动,天地四时如何更替,我们的祖先往往并不通过具体的科学实践活动进行考察,而是习惯于用一些哲学的似是而非的概念来笼统地进行解释。

三、重农轻商对社会生产的阻碍

早熟的农业文明,让我们的祖先形成了“重农轻商”的观念。“商”为四民之末。商人往往被认为是狡猾的见利忘义的,商人虽然有钱却没有社会地位,往往被人歧视。在我们的祖先眼里,农业是安身立命之本,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

但问题在于,商业社会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简单的说卖的越多,赚钱也就越多,所以为了畅销其货,他们必须鼓励制造货物的工艺创新和发明,以便生产出更多的更新的产品。所以新技术往往在这些国家很快就能得到利用,并且会人为地主动的去进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造,因为有利可图,在道德上没有什么束缚,所以生产得到鼓励,技术得到推广。

对于以海洋贸易立国的古希腊,以及近现代的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这些国家,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见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所以习惯于变化,不怕新奇。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这个以商业维持繁荣的国家,也不是偶然的。

相反的对于古代中国这样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当然还要交纳地租赋税。这种生产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模式,彼此间很少有货币或者经济往来。而且这种小农生产还被赋予了更多的道德色彩,被认为是符合自然本性的。所以这种生产方式很容易满足,不需要变化,也无从变化。这就不难理解中国曾经有很多发明创造,但不是得到鼓励,而是受到压制。

四、家庭伦理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人生而是不自由的。在一个注重家庭伦理道德的社会里面,社会组织是独裁的、等级制的。在这样的社会中父亲的权威天然高于儿子,君主天然高于臣子,丈夫天高于妻子。一个人生下来,已经在道德上被赋予了某种角色。这种伦理制度虽然促进了社会的谐有序,但从根本上也扼杀了个人的自由与个性。个人不能怀疑权威,怀疑就要受到谴责。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发明创造往往被集体的名义所抹杀。

由家庭伦理所推演出的政治哲学也不可能产生现代的民主思想。虽然我们中国历来有“民为贵”的民本思想,但那还是一种人道情怀,对于下层劳动者的一种理解和尊重心态,但和由人民来决定的民主思想是两回事。

以上四点有些说得多,有些说得比较简单,这是因为有些想法还不够成熟,还有发挥的余地。就我个人的理解,这些缺陷中第一,第二条是最为重要也最为要命的,也注定了中国文化乃至中国这个国家在近现代的命运。没有科学,我们就只能停留在中世纪;

没有自由民主,国家将一直处于人治而非法制的状态。我们必须改造我们的哲学,改造我们的思想,通过工业化来进入现代社会。如果说传统的儒释道三教提供了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哲学工具和宗教关怀的话,那么以科学和工业化为特征的西方文明,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获得新生的第四种力量。我相信吸取了科学精神的中华文明一定会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