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楷《布袋和尚图》里的布袋和尚是谁

 天下小粮仓 2014-05-05

梁楷《布袋和尚图》里的布袋和尚是谁

         梁楷,南宋人,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 今杭州 ) 。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画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 
 在梁楷的人物画中,唐宋那种严谨写实的人物画高峰已经过去,从此图中,人物的大首部分还是唐宋之余波,细致工整,但下部的衣着却奔放写意,粗旷浪漫,有文人画的意味了。

        一个和尚的像对于观者的影响是什么样的,按照古人的:“成教化,助人伦”的主张,以僧人之像带给观者是对佛法的亲近,对禅悟的揭示,当然一句谒子同样可能使人开悟,一幅佛画,一幅有关佛的书法有同样的的功能,因人而起开悟之作用。

        布袋和尚是后来的弥勒佛,“布袋”其实是俗世的包袱,一种执着和迷朦。所以有“放下”一说: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人一生来就抓住什么,背着什么,儿时的抓周,一开始就是抓,抓住笔似乎是文曲星下凡,抓住铜钱或袁大头似乎是大商贾,抓住印章似乎是官运如何的好,所有一切背在身上,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形的布袋,不到零落不放下。

        其实本来就不应该抓住,一切皆空吧。佛门的神秀写下四句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却未若不识字的的六祖惠能的四句偈高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个人过分的执着,背得太多,一旦大限来时,方知一切已晚,所求者其实是一场空梦。

        所以山寺里的暮鼓晨钟在时时的唤醒尘世迷路的人,获得无上智慧与解脱。和尚的笑里同样充满智慧的光芒,笑看世上人,这里的笑是慈悲,当然你观此上人,开口便笑,亦有知足常乐,乐观欣然的启示。人世本来就有不平,有思绪上的想不通,有执迷不悟,有四相缠身,有爱欲好恶,有一切不小心染上的尘埃或包袱,放下又是那么地不容易,于是争斗时时发生,安宁只在片刻。

        在现代文明的情形下,此等的纷纷纭纭更加的强烈,一切文明病展现出来,而且有些人仍然不忘记版图的开拓,引来民族的相残,有些人为一个小岛日夜不宁,放下不得。而核冬天的恐惧并没有让强势的人却步,杀人的武器仍然在不断的开发建造,仿佛不知“沉水入火”的悲凉境界在临近。

        人类因为有太多的放不下,故在所谓的前进中其实是倒退中,相反的退步中却是进步中,或者是回到本来的生存道路中,却少有真正的醒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