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城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刘余1 2014-05-05
麻城市中南部土壤、气候、交通等条件都十分有利于发展蔬菜生产。20世纪90年代末,我市蔬菜生产迅猛发展,成为我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200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8万亩,其中商品蔬菜的播种面积达3多万亩,除满足本市之需要外,还大批外销武汉、黄石、鄂州、黄州、孝感、大悟、红安、罗田、新洲、河南新县、光山、安徽金寨等周边20多个城市。
    1、大棚蔬菜:20世纪80年代初,龙池桥办事处小东门村率先利用兰竹架设大棚种菜。1986年实行蔬菜产销体体制改革后,大棚蔬菜有了较快发展。1990年全市蔬菜大棚发展到1000亩左右,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百里大棚经济带的决定后,蔬菜大棚快速发展,全市商品蔬菜总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大棚蔬菜面积达到4.7万亩。大棚以种茄果类蔬菜(辣椒、茄子、番茄)、黄瓜、豇豆为主,少量种植丝瓜、苦瓜、瓠瓜(也叫瓠子)、西瓜、四季豆等。1998年以前大棚主要进行春早熟(也称春提前)栽培,1998年以后主要采用“春提前+秋延后”栽培,少数采用“春特早熟+夏遮阳栽培模式。
    2、露地蔬菜:分自给自足蔬菜和商品蔬菜,1990年—2004年自给自足的蔬菜面积稳定在7万亩左右;商品蔬菜露地栽培以城区三个办事处及宋埠、中一、歧亭、白果、阎河为主,主要种植甘兰、大白菜、萝卜、乌塌菜、芹菜、莴笋、大蒜、山药、土豆等,1993年-1999年多与棉花、小麦等间作套种。
    3、野生蔬菜:麻城野生蔬菜很多,常见的经常食用的20多种,如:荠菜(俗称地菜)、马齿苋、厥菜、百花菜、蕺菜(俗称鱼腥草)、枸杞等等,年可采集鲜野菜上千吨。以厥菜、百花菜、荠菜、马齿苋最多,全市各地都有,也都有食用之习惯。厥菜主要分布在龟山、三河,百花菜主要分布福田河。厥菜和百花菜均可鲜食,但我市以干制品食用为主。             
    4、蔬菜发展规划。我市蔬菜板块核心区为106国道歧亭至城区段,全长45公里,辖6个乡镇办事处,32个重点村,宜菜面积20万亩,规划5年建成蔬菜基地20万亩,其中大棚10万亩。2003—2005年主要搞好核心区建设,逐步向周边扩展,积极稳妥地推进。
    5、技术宣传和培训。在宣传上,我市蔬菜技术人员经常深入蔬菜专业村、组进行无公害宣传,还通过各有关乡镇广播电视进行了宣传,大大提高了菜农无公害生产意识。举办无公害蔬菜技术培训,传授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2004年举办无公害蔬菜技术培训12次,培训3000多人次。编写了《麻城市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手册》,印发给农民8000多份。在技术指导和新技术推广方面,采取“洋”、“土”结合的办法,既请来了具有丰富的大棚种植经验的土专家,又充分发挥蔬菜科班出身技术人员的作用。2003年,出高薪聘请5名专家向农民传授基本的大棚种植技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搞试验,办示范,宣传推广先进技术和新优品种,大大提高了我市大棚蔬菜种植水平。
    6、流通和加工情况。加快市内销售市场建设,全市已有各类蔬菜市场153个,年销售蔬菜15万吨。特别是建设了大别山蔬菜批发市场,提高了“市场”功能,该市场年吞吐量已提高到10万吨左右。做好蔬菜加工、销售方面的招商引资工作,已有5位从事蔬菜销售的个体私营老板来麻城投资“落户”,从事蔬菜贩运经营,为麻城蔬菜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蔬菜加工方面,先后有7位老板来我市洽谈投资事项,已有两位老板与我市初步达成投资协议。积极举办促销活动。近几年,每到蔬菜销售旺季,都要举办一次蔬菜促销活动。          
    7、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我市种植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很好,农民种大棚蔬菜的积极性很高,没有种过大棚的农户希望能够种上大棚,而正在种大棚蔬菜的农户则希望能够扩大种植面积。但是大棚菜需要投资较大,资金不足。二是准备建立万亩野转家特菜基地,在技术和投资方面还有待加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