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柿园老人”(修订版)

 龙汀 2014-05-05

柿园老人”(修订版)

(2010-05-20 09:54:52)

    “柿园老人”(修订版)

    “葭芦掩映,榆柳萧疏”的苏州水乡古镇锦溪,出过一位近代的围棋国手陆曙轮。

    陆曙轮先生居住在锦溪幽静的“德求堂”里。因后园中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柿子树,故自号“柿园老人”,是一位隐居在小镇上的高人逸士。著名书法家翁闿运这样赞叹陆曙轮:“诗、书、画三绝,居茅茨,有隐士风。”

“琴棋书画”相通,陆曙轮先生擅书,工画,善弈,长于诗词古文。

    一幅《秋山萧寺图》,笔墨不多,却高雅脱俗。淡而实腴,外虚内盈,得元人神韵,极尽自然之妙,氤氲造化之气,大有“隐约楼台人不到,隔溪唯听数声钟”的诗情画意。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和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李可染等书画大家的作品一起入选“全国美展”,并在《美术生活》杂志中刊出。六十年代初,当时已是声名赫赫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在锦溪会晤了比他年长七岁的陆曙轮。当他看到陆先生的山水画时,十分惊讶小镇上竟有如此精妙的笔墨,不由得啧啧称赞,认为这已是第一流的水平,可与当世任何名家相媲美。事后,李可染教授才知道,这位陆曙轮就是二十多年和自己一起入选过“1937年第二届全国美展”的陆纪。

    陆先生的书法也是一绝,隶书宽博浑厚,行草则随意天真。晚年潜心北碑,逆涩用笔,而自成一家。

    陆先生的围棋天赋极高,观而知,知而弈,可以说是无师自通。幼年时,他家居苏州西美巷,所以常去附近的“怡园”看人家下围棋。他九岁弈棋,当时就有“神童”之称。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了(唐)姚思廉《陈书﹒陆琼传》中“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也……琼时年八岁,于客前复局。由是京师号曰‘神童’。”的故事。苏州历史上的两位“围棋神童”陆伯玉与陆曙轮,虽相距1500余年,但都是三国时东吴名将亦是围棋高手陆逊之后人。陆逊曾被封为“娄候”(昆山旧名娄县),真是“玉出昆岗”了。

    早在三十年代,陆曙轮先生的棋艺就声震苏沪,名满江南。1942年,他曾与从日本归来的吴清源先生及日本围棋名手濑越宪作和桥本宇太郎受子对局,互有胜负。后来日本棋院还授予他“初段”的称号。现在的初段棋手多不胜数,而当时获得段位的中国知名棋手却寥若晨星,连赫赫有名的“南刘北顾”在内,也不过十六人矣。1946年他与友人在南京莫愁湖“胜棋楼”中对弈,当时已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陆先生因此有感而赋诗:“一局沧桑老弈秋,推枰人散胜棋楼。古来何限兴亡事,可奈湖名总莫愁。”

    解放初期,苏州曾数次联系昆山有关方面,想要将陆先生调往苏州,参加筹建“苏州棋院”和“苏州画院”的工作,但被昆山“亦要用此人”而婉言谢绝,后来终于作罢。苏州棋院的建立也由此推迟了三十年。陆先生曾多次获得苏州市(地区)的围棋冠、亚军,后来因年老体衰,就渐渐淡出棋坛了。

    在七十年代,我曾有幸与古稀之年的陆先生结为忘年棋友。

    “棋虽小道,品德最尊。”陆先生不但棋艺高超,棋品也是令人十分敬重。他并不因我棋艺低下而不屑一顾,既不盛气凌人,也不敷衍了事。一坐到棋枰前,他总是正襟危坐精神矍铄。在对局中,我完全忘记了他是一位耄耋老人,因为我处处感到他的智慧、潇洒和勃勃生机。有时他用手指在棋桌上轻轻敲一下,我知道那是批评我冒失轻率,主次不分;有时他连连点头。那或许是称赞我行棋本分,有少许“味道”;有时他微微摇头,那或许是认为我的行棋有些思绪混乱……其实我当时只知“曲四”、“聚五”、“梅花六”,可以说尚未登堂入室。由于经常与陆先生受子对局,我的棋艺才有几许长进——就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学武之人只要能得到大高手的稍稍点拨,就能终生受用一样——棋艺平平的我后来竟也取得了业余围棋段位。

    陆先生“讷于言而敏于行”,谦谦有君子风,因此在对局时几乎从不说话。我想,大概因为那时候的言谈每每口是心非的居多,而“手谈”倒是真挚自然的感情交流。他常常叹息道:“围棋自古称为‘手谈’,倘若对局时再要用语言来补充,甚至喋喋不休,那就大煞风景了。”

    “文革”中,陆先生虽身处逆境,但他独弈自怡,画菊自况。在一幅《菊花图》上,陆先生题诗:“烂漫东篱五色霞,赏心何必属陶家?年来惯向霜晨见,战胜西风是此花。”孤傲不屈的品性,乐观豁达的襟抱跃然纸上。

    为纪念陆先生百岁诞辰,2007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了《陆曙轮书画集》。笔墨精妙,风格清新,有一种自然、简淡、典雅的文人画意境。遗憾的是陆先生却没有留下任何一张他的实战棋谱。陆先生的子女中,有人继承了他的书画金石,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公子陆家衡的书法作品,在1992年“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上获奖并名列榜首。可惜先生的后辈中无人随其学弈,不然的话,或许其中也会有一位“坐神”、“写照”罢,不由得令人叹息不已。

    陆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甘于隐居田园,但对求教者莫不循循善诱,提携后人更是不遗余力。现在任苏州棋院院长的章德辉6段(曾多次获得江苏省围棋冠军并入选过围棋国家队)就是他的得意弟子。

    “耻随俗俯仰,三绝书画棋。玉白出昆冈,柿园在锦溪。”现在锦溪古镇上陆曙轮先生的故居,已建成“柿园纪念馆”,掩映在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中,成为以“博物馆之乡”而闻名的锦溪古镇上新的一景。正如章德辉6段在《怀念恩师陆曙轮先生》一文中所说:“……先生留给我们的太多太多了,就像那清澈的小溪,时时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注】此文发表在2010年第10期《围棋天地》上(2010年5月1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