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投资方式,即便部分投资人过去炒股不赚钱,甚至亏钱,但参与者依然众多,可谓“股票虐我千百遍,我待股票如初恋”。据新浪网发布的《2013年股市投资者生存状况调查》显示,2013年超六成股民亏损,三成股民认为因炒股生活水平下降。如果真是这样,股票投资还有何价值呢? 一看内在价值 这个问题问的好,在资产配置组合中,股票投资的价值是什么?与很多投资一样,投资人进行股票投资的目标也是赚钱。赚什么钱?不是内幕消息、题材炒作,而是赚对企业成长价值判断差异的钱。比如,你买入一只被市场低估的股票,持有之后,当企业的成长性得以释放,市场就会认可,估值提升,股票持有人就能赚钱。所以,股票投资是分享企业成长价值的方式之一。 有人问,分享企业成长价值还有哪些方式呢?VC/PE基金、夹层或债权都可以分享企业成长价值。但VC/PE基金的投资门槛高,流动性不足,普通投资人难以参与;而夹层或债权的想象空间(类固定收益属性)又不能满足部分投资人的需求,所以,股票投资是一种相对灵活的方式,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预期,其魅力一直受投资者的追捧。 用一个案例来表明PE和股票投资均能分享企业成长价值,但对投资人的要求不同。 单位:万元 上图显示的三六五网(股票代码300295),如果通过诺亚某合作伙伴的PE基金投资,则要在2008年该企业净利润为1745万元时进入;通过股票投资,则要在2012年上市时才能进入。显然,PE投资的获利更高,如基石资本通过该项目投资获得30倍回报(注:历史业绩不代表基金的未来表现),但需要存续满5年之久;而股票投资相对灵活,当然获利达不到PE投资的水平,从2012年3月15日开盘53.5元,到最近一个交易日(2014年4月10日)收盘97.8元,涨幅82.8%,如果能够拿得住,则获利也较为丰厚。 二看散户痛点 在明白上述的道理之后,投资人还需要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真正能从股票投资中获利的投资人占比并不高。前文所提的新浪网调查显示,2013年投资者大面积亏损,占比达到65%,其中26.3%的人亏损20%-50%,占比最高;有22.6%的人成功实现盈利,但盈利幅度不高;有10.7%的人盈利20%以下,仅有2.9%的高手盈利80%以上。 反观机构投资人,则是另一番景象。据天相数据显示,72家基金公司旗下1731只基金2013年共盈利1686.93亿元,其中偏股型基金贡献了七成利润,平均每只股票基金赚1.3亿。值得注意的是,在单个产品盈利榜中排名前五的股票型基金盈利水平都在20亿以上。 与机构相比,散户的痛点在于: 其一,在这个以丛林法则支配的市场里,机构是专业大玩家,散户是业余小玩家。3/4的股票在机构手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孙杰在融资中国2013资本年会上说:截至2012年底,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产3.61万亿元。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所持A股流通市值占比17.40%,自然人投资者持股占比25.33%,企业等一般机构持股占比57.28%。 其二,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有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资金,有专业人士研究分析和投资,有一个大团队时时在研究分析和交易。而散户在玩股票时和专业机构做对手,在很大程度上如同一个业余球员和一群专业球员打比赛,赢的机会大吗? 其三,真正优秀的投资人,如巴菲特,其不仅具备行业洞察力,选对赛道;还善于发现伟大企业的基因,选对赛车手,提前布局。如何在一个行业爆发前布局,同时从公司治理、经营思路与团队执行力等角度判断公司的成长性,散户实际上很难做到这些。 三看路在何方 一有价值,二有痛点。于是,聪明的投资人会去选择专业化的管理人。当然,这个难度也不低。笔者总结,需要“三看、两关注”。三看是,一看管理人品牌,二看可观察、已验证的业绩,三看清晰、独特的投资策略。两关注,一关注基本面,用美林时钟等工具判断投资窗口期;二关注资产价格,要以合适的价格“拿货”。专业化的独立财富管理机构,如诺亚财富,此时就能发挥筛选的价值。 更为成熟的投资人会选择组合投资优秀管理人的母基金,分享更多的机会,且分散风险。总之,投资是修行,需要一直行走在克服恐惧和战胜贪婪的路上,有时候还需要放弃控制,如诺亚人所熟悉的一句名言:信任不仅意味着托付,更意味着自由。 (作者:诺亚财富集团 陈昆才,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财富风向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