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一开闸,股市就“发抖”。去年IPO重启如是,今年拟上市企业预披露启动亦如是。两次不同类型的IPO开闸,都导致股指的持续下挫。在这一切的背后,凸显出市场本身的疲弱,更是投资者对市场没有信心的表现。


   A股曾经也有过辉煌,但更多的时候却在低迷中运行。牛熊交替虽是股市的运行规律,然而“牛”短“熊”长却不是一个正常市场应有的表现,然而这种不正常的表现却在A股“正常”地演绎着,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曾经金融危机发源地的美国股市早已走出了阴霾,自去年以来道琼斯指数就开始不断地刷新历史新高,至今也没有停歇的迹象;欧洲股市曾经深受欧债危机的困扰,如今也开始扬眉吐气。只有不争气的A股,至今还在2000点的“山脚下”震荡,离当年历史性高点6124点渐行渐远。不仅如此,A股市场还频频上演“熊霸全球”的闹剧,置身其中的投资者心情可想而知。因此,投资者纷纷以销户的方式离开股市,股市空仓率不断创出新高等才不会成为新闻。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欧美股市的走强定然有其原因,A股连续多年步入熊态也并非没有“理由”。其实,A股深陷熊市泥潭,主要“熊”在制度建设,“熊”在市场监管,“熊”在投资者保护上,最终导致整个市场的信心走“熊”。而一个投资者失去了信心的市场,是不可能走牛的,也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市场。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启动深入骨髓式的改革,重塑市场信用。唯如此,A股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