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被开除的杰出校友

 老王79 2014-05-0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年纪大了,多喜欢回忆往事。
       31年前的1982年某一天,中山大学召开全体学生大会,集中处分一批严重违反校规屡教不改的害群之马。
        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在通报一位被开除的学生情况时,斩钉截铁地说,“该生期末考试课程全不合格。”由于这个“不”与“部”同音同调,学生们误会成当事人“期末考试课程全部合格”,台下一片哗然。这是优点啊!虽然大家都是明白人,懂得即使被开除的同学,也不会一无是处,但在这种宣布严厉处分的肃杀场合,郑重其事提及被开除者的优点,似乎并不符合国情。副校长连忙大幅度地摆手,表示“否定”的意思,改口道:“该生期末考试全部不合格”。
  老王一位室友也不幸位列被开除者名单,这位室友从此再也没有回母校参加校友之间的任何联谊活动,这并不难理解。
  一个人年少轻狂,因某种原因被母校处分,只要不被开除,他肯定会做出“深刻检讨”,承认自己“罪有应得”,“感谢学校感谢师长给以改过自新的机会”,可一旦“被开除”,那就会恩义断绝,形成极大的负面情绪。
       那位室友被开除还没有离校之际,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最担心的
有二,一是轻生,二是报复学校师生,一再提醒我们室友小心。这位室友离校前一晚不在宿舍,系总支书周老师亲自来到我们宿舍,把全体室友统统赶出去找人,别让他干出什么蠢事。那天深夜,他平安无事地回来了,我们都很感激这位室友的坚强,否则,这一晚大家都甭睡了。
  校方的担忧不是杯弓蛇影而是阅人无数后形成的宝贵经验,他们深深懂得,开除处分,对一个年轻学生的人生意味着什么,除非万不得已不会痛下杀手。
       而反过来,身受其“害”的被开除者,对于学校,“怀恨在心”甚至
“不共戴天”乃是人之常情。不妨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如果你好不容易考上一所高校,结果又被这所学校给冷酷无情地开除了,你对这所学校会作何观感?
       可是,有一般就会有例外。这就好比,求偶遭到拒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疏离甚至仇视,可背不住有个别人反而会更喜欢对方。
       同在这次被开除之列的哲学系79级的邹同学,16岁就以当地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大,被开除时年仅19岁。同窗们都觉得这个家伙这辈子可能完了。
       让大家打碎一地眼镜的是,被赶出校门之后,穷困潦倒一名不文的邹
校友卧薪尝胆风云际会,仅仅用十几年的时间,就成为拥有亿万元资产的成功企业家,广州著名的“中华广场”就是他的代表作。
        更难能可贵的是,邹校友不念旧“恶”,仍然把中大当成自己的母校,把哲学系当作自己的母系,常派公司仪态万方的礼仪小姐驱车来到系里,搀扶着昔日的师长们去吃大餐,公司招聘高层管理人员则非中大哲学系博士生免谈。
  在一次邹校友召集的师生聚餐会上,系里一位资深教授向他敞开心扉:小邹啊,现在看起来,当年学校将你开除是一个失误,至少是下手过重。天下哪有不可教好的学生,只有老眼昏花的师长嘛!你用事实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公民,是中大的杰出校友。你已是知名度很高的慈善家了,如能向母校母系捐建一幢教学楼那就更完美了。现在各系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募捐建设教学楼,唯独咱们系的教学楼没有着落,让人看得心里发急。
  回到家里,邹校友与太太商议,太太气不打一处来:不捐!如果一定要捐的话,宁可捐给别的学校也不捐给中大,气死中大和中大哲学系那些有眼无珠的老糊涂,他们当年给你造成那么大的伤害,现在居然还有脸来化缘!
  好在邹校友并非老王这样的惧内之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最后还是力排妇议决定咬牙捐助母校母系一幢教学楼,他开出了两个条件,一是以本人名字命名大楼;二是改正当年的开除决定,补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对于第一个条件,校方一口答应,因为这是通行的做法,除非捐献者主动放弃留名权,比如中文堂为合生创展的朱孟依先生所捐建,但一向低调的朱先生不肯留名。第二个条件经过一番犹豫也答应下来了。其间发生了一些争论,一种观点主张,宁可不受捐,也不能让步,让步就是篡改历史,将成为圣朝教育史上见利忘义的笑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作为一个卓越的企业家,邹校友并不需要用几十年前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来证明什么,之所以提此要求,无非是出于对母校的一份痴情,这份痴情难得不值得我们尊重和珍惜吗?经过一番博弈当然也包括经济得失的考量,后者占了上风。
      
2004年邹校友 一口气拿出2000万元建设大楼,其间发生亚洲金融风暴,邹校友的生意面临灭顶之灾,项目建设一度中断,幸好他拆东墙补西墙百般腾挪熬了过来,经过9年的长跑,总投资4000万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楼高八层,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锡昌堂”(哲学楼)在中大康乐园里拔地而起。2013年11月9日(中大校友日)中大校方为“锡昌堂”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落成典礼。
  老王躬逢其盛,感慨系之,长叹道:这是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典型案例。假设中大没把邹校友开除,而是让他接受完整的本科教育,毕业后再分配一只铁饭碗,那么,他成为巨富并捐款4000万给母系盖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校方当年高瞻远瞩,多开除几位像邹先生这样具有发展潜质的校友,今天何愁没人来捐款捐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