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习太极推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转)

 雨颐墨 2014-05-06

1.                   首先应该明白太极推手是一个训练过程,他的训练目的之一是使我们达到懂劲,帮助理解太极拳架,和检验拳架练的是否正确,从而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即王宗岳所说;“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推手是练习太极拳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舍此练习则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太极拳。

2.                   【拙力问题】推手不是较力,不是为了比比谁更有劲。应该尽量减少使用或不使用拙力,不能顶牛,不能生拉硬拽,不应该犯“双重之病”。所以推手的基本要领是:“沾粘连随不丢不顶”。这看似一个既简单又基础的要领,初学者就不容易做到,一推手就使用蛮力,俩人较劲各不相让,争强好胜,生推硬搡,久而久之则形成一种错误的推手模式,误人误己 。当然,有史以来,能真正做到的人也不多,这多半是由于学艺不精,或经师不到所致。人们生来就喜欢并习惯了使用拙力,用起来方便,不学自会,尤其是那些身材高大或力壮者,凭借者自己力量大欺负弱小,一搭手就用力推人家,自以为很得意,以为这就叫推手,但终究上不了层次,技术含量太少,难以入太极之门,不会出高级功夫和精彩表现。与太极拳理背道而驰,格格不入。就像王宗岳所批评的那样:“壮欺弱,慢让快,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在太极推手中使用不使用“拙力”,仅仅一念之差,产生的结果却皆然相反,前者可以练就“四两拨千斤”,而后者只能是:“壮欺弱慢让快,有力打无力”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

3.                   【抓拿问题】孙剑云大师说:“太极拳推手不许有抓、握、撕、抱、拿反关节等动作。”“不能掺杂外家拳手法”。推手时不允许抓、拿、拧反关节,不许击打,不许伤人。这本是太极推手应该遵守的基本要领,这一要领在推手初级阶段尤其需要严格遵守。不这样严格遵守,就不是正确的推手,即便名义上是在练习推手也很难进步,更达不到高级境界。可是有些人就是置规则和要领于不顾,违反常规,只是按照自己想象的去推,还用这种方法的给别人讲解,示范,误导更多的人。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他自己做不到“沾粘连随不丢不顶”,也不肯承认不肯接受正确的练法,不愿意在这个关键的问题上下功夫。还有的,自己做不到“沾粘连随不丢不顶”,就退回到武术阶段的招法上去进行拆解太极拳,误导后学者,把高雅的太极拳艺术低俗化。太极推手初级阶段练习,的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明白师父手把手的教,还要经过一定时间磨练,才能够学会和掌握,当然也有学不会的。因为人一出生就开始抓,拿物品,十几年几十年已经习惯成自然了,练习推手时也习惯于抓,拿,不抓不拿就觉得控制不了对方,要想一下子改变过来,不太容易,除非有明师严加督促,和本人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多年养成的习惯,逐渐步入正确的训练。事实上只有舍弃这种抓,拿的习贯,再通过正确的方法练习,才能够步入正轨,逐渐做到沾粘连随不丢不顶,逐渐做到舍己从人。不用手去抓,去拿,才能使太极功夫上身,即肢体和身体各部位逐渐都会长出太极内劲来,身体各个部位都像手一样的会沾粘连随,会接住对方来劲,就像杂技演员那样用手,肢体,或身体接住对方抛过来的器物。太极推手主要练习用身体各部位都能接住对方手,肘和肩的来劲,都能像手一样的灵敏自如,沾粘住对方。所以有:“太极伸手不见手,处处都是手,挨那那就有的格言。这才是对太极拳推手奥妙的正确诠释。否则,上不了这个台阶,永远在低层次徘徊。推手时拉拉拽拽,既不好看,也不好用,还不好受,跟没练过的区别不大。当然,不抓不拿也是一个阶段性练习,当练到一定水平,要想抓拿对方,就会变得极其高明,而使对方无法逃脱,这称之为:太极擒拿术。

4.                   【被推人的种种表现问题】推手的作用之一,是能够使对方失去平衡,掌握正确推手方法并且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被推的一方,则表现出各式各样不同的,甚至是很精彩的表现来,推的一方没看到用多大力,也没看到有多大动作,被推的一方就被抛出很远,有的站立不稳,有的踉踉跄跄,有的跌扑,有的滚翻,有的奔跑,有的雀跃等,千姿百态。这本来都是被推或被发放的人为了调整平衡的自然表现和结果,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和产生非议。有些人误解了,认为是在作秀,作假等。其实这是装不出来的,不信你就自己试试。拿你周围的人试也行,不管拿谁试,要是能做到,你就等于会了四两拨千斤了,太“天才”了。成千上万的太极痴迷者“重里寻她千百度”都没有学到,你怎么可能做出来呢?这是一门科学,是一门高级武术,不是凭想象就能会的,更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出来的。再看杨澄甫大师对太极推手的描述:“纯粹太极,其臂如棉裹铁。柔软而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弹丸,迅速干脆,毫不费力。被跌出者,但觉一动,并不觉痛,已跌出丈余矣。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黏住,即如胶,不能脱,使人双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极也。若用力按人推人, 虽亦可以制人,将人打出。然自己终未免吃力,受者亦觉得甚痛,虽打出 亦不能干脆。反之,吾欲以力擒制太极能手,则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 又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那么,有些没有推过手的人,只凭自己的视觉作出判断和推论,怎能不出错呢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外行是看不懂的,不懂的事就随便乱发言,怎能不出错能?

5.                   【双重问题】通过正确推手能使人视野开阔,看到一般人看不到东西——太极内劲,从而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太极拳的内涵,掌握良好的距离感,和对“劲”的把控能力,能够听懂听清对方来劲的方向,能够顺势化解,能够粘住对方来劲,并能够借对方劲,和将对方发放出去。达到“懂劲”阶段,懂劲后无论推手还是练习拳架才能够越练越省力,越练轻松,越练越精准,天天都有进步,天天都有新的体会。如果练习不正确,越练越糊涂,越练越费劲,推手时自己别扭,对方也别扭,如果这样别扭的推手,推一辈子也还是门外汉,永远不知道什么是舍己从人,永远不懂得借力,永远不能很干脆得把人发的很远。如果做不到借力,遇到比自己高大的或者强壮的就无能为力了。像王宗岳批评的 ;“积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 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尔。”究其原因,这些人的问题就出在犯了双重之病上。这正是这些人的毛病产生的根源。那么什么是双重之病呢?这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问题。简单说;一,是指双手用同样大的力去推,二,是指双脚平均站立,三,是在接触点上没有分出阴阳来,四,是指双方用力的方向逞180度。用这样方式推手,只能是顶牛,纵然有的有些技巧,但是肯定不会出现精彩表现,也不会出现轻而易举的把人发的很脆很远的效果,不会出现以小力胜大力,不会出现“引进落空和四两拨千斤”。因此,在练习推手过程中,避免双重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

6.                   【太极拳能实战吗?】答案是肯定的。毋庸置疑,历史上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拳统称为内家拳,是用来御敌的,曾经流传过不少精彩的传奇故事。曾经以弱胜强战胜了外夷的侵略,这都是历史,有据可查。太极拳产生于武术,是武术发展的的高级阶段,是我们的先贤,在冷兵器时代,在很长一段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无数次战斗,抛头颅洒热血,用无数鲜血和生命作为代价换来的。能是假的吗?但是在今天,要想掌握它,练到一定境界,的确有一定难度。还有人问:太极推手能用来时战吗?这是一种外行的问法,太极推手只是一个训练过程,这个训练,即安全又文明,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使之在嬉笑中完成极高难的训练,这是武术训练中绝无仅有的一种特殊训练方法。最终达到能进行实战的程度。但人们经常看到的,因而产生疑问的是推手中打轮训练的那个阶段,而不是推手的全部,这个阶段的训练是不能够直接用来实战的,不是你散打我也跟你推手【打轮】,你摔跤我跟你也推手【打轮】,因为这不是一种公平的竞争和较量。推手训练的全过程人们很少见到,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复杂的练习过程,一般人很难看到他的全部,因此很容易产生误解。太极推手包括;有 “打轮” 【单手打轮和双手打轮】训练,活步打轮训练,继而是散推手训练,再后来是发放手训练,最后才是散手训练,人们常看到的是打轮训练,就以为这是推手的全部了,就拿散打呀实战啊,去进行比对,这没有任何可比性,更可怜的是有一些“专家”也以为这是推手的全部了。这个阶段的推手只是推手练习的初始阶段。这个时期的推手不是用来和其他门派武术相对抗的,也不是用来实战的,只是门里人为了达到懂劲互相训练的过程,在过去是不给外人看的,外人也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只有经过太极散手训练,而且要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对付其他拳种和进行实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