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只碗引起的沉船灾难

 阿里山图书馆 2014-05-06

装满了中国陶瓷和金银器的“黑石号”返航了,如果不出意外,船员们与家人的团聚指日可待。然而,刚刚从广州出发20多天,“黑石号”就不幸沉没了!“黑石号”因何沉没海底?在茫茫大海上,它到底遇到了什么?是天灾,还是人祸?故事还得从一只神秘的摩羯鱼碗讲起。

 

“黑石号”上的这只碗,来自中国唐代的长沙窑。有人说,就是因为这只碗,导致了“黑石号”的不幸沉没。

 

这只碗的图案非常特别,碗中心绘有一条凶恶的摩羯鱼,摩羯鱼的尾部隐藏在一片深褐色釉色之中,鱼头却凶猛地撞向一条尖头尖尾的阿拉伯帆船。摩羯鱼,是佛教中的神鱼,它龙首鱼身,在大海中可吞噬一切。图案中摩羯鱼要撞翻的那条船,正是一条与“黑石号”非常相似的阿拉伯帆船。

 

看到这惊人的巧合,不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莫非冥冥之中,就有这么一只神秘而诡异的碗,注定了“黑石号”葬身海底的悲惨命运?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解释,说佛教故事中不孝人物的典型代表弥兰,乘坐在这条船上,所以佛祖就派摩羯鱼去把这条船撞翻,然后把弥兰抓到地狱里去受苦。按照这个解释,摩羯鱼便成了惩恶扬善的化身,事实真的如此吗?   

 

    专家说,摩羯鱼一般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被人们拿来作为纹饰,希望借此得到恩惠和保护。在“黑石号”上的长沙窑碗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摩羯鱼纹饰。

 

然而像这样既绘有摩羯鱼、又绘有阿拉伯船的碗,“黑石号”上仅此一只。让人们好奇的,不只是鱼和船的古怪构图,还有碗中遮盖了鱼尾的一大片褐色釉,是故意为之,还是烧造时工匠的意外失手?

 

有人说,那一大片褐色釉,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表示摩羯鱼是从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突然出现;也有人说,大片的褐色釉,是制作过程中的失误。长沙窑碗一般都会在碗边上涂四个半月形釉,它们与圆形的碗边组合起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这只碗之所以出现大片褐釉,是因为在碗边涂半月形釉时,工匠手一滑,釉上得多了,就形成了现在的效果。

 

  不论是故意为之,还是意外失手,这一大片遮盖了鱼尾的褐色釉,总归是让人看着不舒服。所以就有人说了,都是因为这只诡异的碗,“黑石号”才遭遇不测葬身海底了。当然,这也就是一种戏说,专家们总不会把“黑石号”沉的原因,归结到一只碗上。

 

“黑石号”沉没的地方,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下端一个叫勿里洞的小岛附近,沉船的位置大概距海面17米。那里遍布着大块的黑色礁石,就在离沉船大概150米的地方,专家发现了一块很大的黑色礁石。由此,专家猜测,船可能是撞到了黑色礁石,由此,专家在发现之初,就把它定名为“黑石号”。

 

唐代时,阿拉伯商船虽然已经学会利用季风,驾着没有引擎的帆船进行远洋航行。然而,在没有指南针的唐代,远洋航行危险重重,风暴、迷失方向,或是撞上暗礁,都可能令阿拉伯商船遭到灭顶之灾。

 

在指南针发明之前,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当时的阿拉伯人也是通过传统仪器测量北极星和其他星座的位置,来推算船只的地理位置。有经验的阿拉伯航海家,会用钩子钩取海泥,根据海泥的颜色来判断航行的地点;也有人根据航海图,寻找陆地和岛屿之间的标识物来识别航线。然而,这种方法遇到风暴或天气不好时,就会因为辨识不出航线而遭遇不测。

 

对比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专家发现,出现在勿里洞岛附近的“黑石号”,已经偏离了阿拉伯商船惯常的航线。也许,正是因为偏离了航线,“黑石号”才迷失方向,误打误撞行驶到一个遍布暗礁的海域,不幸撞上了黑石礁。 

 

     如果“黑石号”是因为撞上黑石礁而沉没,那它的厄运就只能是天灾了。然而,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黑石号”沉没的原因,没那么简单,天灾的背后,应该还有鲜为人知的“人祸”。

 

这里是印度尼西亚的巴莱镑(Palembang),中文也称为巨港或旧港,古代室利佛逝王国的发源地。位于穆希河(Musi River)边的室利佛逝,是唐朝时期的一个海上贸易强国,宋代时称为三佛齐。这里是距离“黑石号”沉没的地方最近的一个港口。如果不出意外,“黑石号”自广州返航后,将要停靠的第二大港,便是这里。

 

有专家认为,“黑石号”也有可能遇到了海盗。因为在室利佛逝附近,从爪哇一直到马六甲一带,一直是海盗出没很严重的地方,在中国的史书里面,西汉书外国传都可以看到中国人到达这里,很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遇到海盗。所以有可能“黑石号”在这里遇到了海盗,所以发生了战争,结果两边对抗,最后沉没

 

有趣的是,海盗频繁出没的室利佛逝王国,却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地方。这里的国王和百姓都崇尚佛教,浓厚的佛教氛围,吸引了许多中国和尚来到此地学习印度梵文,把这里作为前往印度留学的前站。

 

中国东晋时期的法显和尚,是第一个到达室利佛逝的中国和尚。继法显之后,唐代的义净和尚,于公元671年也来到这里学习印度语,为留学印度做准备。自印度取经归来,义净仍旧回到这里,在室利佛逝国王的资助下翻译佛经,在穆希河边一住就是十年。 

 

佛教发达的室利佛逝王国,也有它让人害怕的一面。据唐代著作记载,室利佛逝的西北方,“国人甚暴”,海上的船只经过此地都很害怕。至于害怕的原因,宋代的《诸藩志》给出了答案。书上说,室利佛逝口很发达,外国船只来了,室利佛逝的船只就出去跟踪,看到船只没有进港,就会采取行动,以武力强迫船只进港。

 

室利佛逝王国为了促进贸易,往往采取强迫手段,强制过往船只入港进行贸易。每当有外国船只经过时,室利佛逝就会派出强大的武装船只进行跟踪监视,一旦发现船只没有入港交易,就会向这些船只发起可怕的进攻。

 

按照惯例,作为阿拉伯商船的“黑石号”上,应该装备武装人员和武器,幸运的话,还会带有信鸽相互传递信息。这些装备对付少数海盗,应该不成问题,但要是遇上室利佛逝强大的海军,恐怕就在劫难逃了。从沉没的情形推测,“黑石号”并未做任何抵抗,就慌忙逃路了,仓促之中闯入了暗礁丛生的勿里洞岛海域,就这样不幸撞上了黑石礁。

 

无论是因为天灾,还是人祸,都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最后的结果,都导致“黑石号”无可挽救地沉没了。

 

              文、陶梦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