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开题报告
2014-05-06 | 阅:  转:  |  分享 
  
县“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现代化后农村小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我校承担的县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后农村小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实
践与研究》的课题,今日开题。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审议并提出意见。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
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
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教
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
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
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优质教育均衡,是在实现基本教育均衡基础上是新阶段。这个阶段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强学校教育内部建设,追求教育
质量的均等,办出学校特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相对均等的教育,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农村乡村小学教育均
衡的问题只是在近十年才逐渐凸显出来。虽然教育均衡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生活和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也从各自的角度发表过不同的见
解,但更多在停留在县域之间的研究。在乡村区域内上尚无多角度的系统的研究。本课题将首次系统地从多角度研究推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进行探
索与实践,有苏南、苏中等在县(市)域层面的研究作基础,加之我县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教育基本均衡县,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
践经验。(一)理论依据2011年4月,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在讲话中指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教育
公平的主要途径,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目标。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加快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
有重要意义。根据江苏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全省105个县(市、区)中,到2012年底全部县(市、区)实现县域义
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通过省级人民政府认定;到2015年底76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南京、无锡、苏州、常
州实现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0年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六条明文规
定,应采取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为我们提供了可靠地法律依据。(二)实践背景沂北中心小学,是一所乡
级中心小学,下辖三所完小,五所教学点,离县城较远。特别是完小和教学点,学校规模过小,单班现象居多,缺少教师互动研讨、共同交流、相互
借鉴、共同提高的机会,教师老齡化严重、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设备的虽然在刚刚经过现代化创建后,有了很大提升,但存在管理不到位、使用
效率不高的现象;从地域环境、办学条件、师资状况、软硬件设施等在全县中心小学中具有代表性。特别是2012年底,刚刚通过省教育现代化验
收,各校硬件实施有了很大提升,为现在的教育优质均衡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一)理论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同时,对我乡以及全县乡镇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也能提供一定
的借鉴和参考。(二)实践价值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当前农村教育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本课题重在探讨如何有效地
促进乡村区域内小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鉴于目前灌云县正在创建全国教育基本均衡县,倘若我们的实践研究富有成效,则有望为解决下一步省教
育优质均衡目标这一农村教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做出重大贡献。(一)理论基础1、2006年9月1日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
应采取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保障适龄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根据江苏省推进县
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到2020年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3、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
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制定本地区推
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二)实践基础“教育现代化后农村小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具有
很强的可操作性。首先,作为乡镇中心小学,我校是县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这是我们的信誉保证。学校师资条件及教育资源较为先进,目前已经有
十多个市级课题的研究经历。科研团队能够担当起此项研究的核心工作。第二,整个课题组成员对于乡镇小学的不均衡发展问题早已给予关注,并在
许多问题上着手进行实践,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及实践方案,为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与完善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第三,对于此课题,我们得到了
连云港师专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合作。第四,我们中心小学王永峰校长是中学高级教师,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他的参与有利于本研究课题
的统筹和领导。(一)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本课题本着‘乡村统筹,补齐短板,整体提升’的思路进行。通过研究,探讨解决农村小学教
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以及本乡小学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构建出一套促进本乡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模式。
具体有以下目标:依托师专人才和资源优势,两校共同开展以乡为单位的师资培训和教科研活动,缩小本乡区域内小学之间的办学差距,促进教师
的专业化成长。通过采取送教、帮教、支教、走教、培训等五个方面的教师资源整合,使全乡小学的师资力量得到科学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新、全面、优质的小学教育。通过村小班额小优势,进行小班化教学的探讨;办好中心小学寄宿制,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与生
活的问题。(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关于在村小进行小班化教学的研究。2、关于与连云港师专共同构建“名校帮助、校际协作
”的大校本教研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研究。3、关于采取送教、帮教、支教、走教、培训等五个方面的教师资源整合的研究。4、关于每校一品的
特色学校的研究。5、办好中心小学寄宿制,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即在本课
题的研究工作中,必须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理论为依据,符合科学原理和遵循科学规律,确保研究结果具有实际价值。2、创新性原则。研究的
结果要有新意,决不是跟在已有成果后面亦步亦趋,这样的成果才具有真正的价值。3、整体性原则。全乡教育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因此在研
究过程中,在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组的统一指导下,全乡全体教师必须共同参与。4、实效性原则。本课题的研究以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为突破口,
将教育科研融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追求实际的应用价值。(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根据该课题最终要达到的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以
行动研究法为主,根据研究的需要,运用调查法、比较法、总结法、个案追踪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2013、04——2013、07)1、关于在村小进行小班化教学的研究。2、关于与连云港师专构建“名校帮助、校际协作”的大校本
教研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研究。第二阶段(2013、08——2014、3)3、关于采取送教、支教、走教、培训等四个方面的教师资源整合
的研究。4、关于每校一品的特色学校的研究。5、办好中心小学寄宿制,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研究。第三阶段(2014年4月——
2014年6月)即结题阶段。1、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2、课题研究阶段成果报告;3、课题研究总报告;4、学校及教师课题研究
成果汇编;5、完成《教育现代化后农村小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报告。6、申请结题。(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本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将以论文、案例、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形式呈现。课题小组:组长:王永峰主持人:封其军成员:
关井泉刘恢沈开峰周明光潘如军杨东风课题组由王永峰校长任组长,可以整体把握政策导向,同时也保证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充
足,还可以有效地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增大科研成果的价值。他本人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资格。课题组主要成员分
工:1、主持人封其军,是全乡分管教科研副校长,曾主持过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科研能力强,熟悉研究方法与途径,有效保障课题研究的顺
利进行。负责课题组与师专专家的联系,中心小学与村小间的协作,以及课题的制订、实施和结题等工作。2、关井泉副校长,主持中心小学日常
工作,承担过市级课题的研究,熟悉全乡教师情况,且了如指掌,对师资的合理运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负责全乡师资培训、送教、支教、走教等
工作的研究。3、刘恢、沈开峰分别是教科室主任、副主任,都曾研究过市级课题,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有序的进行。
负责课题研究实施、资料的整理、研究成果的总结等。4、周明光潘如军杨东风是本乡三所完小校长,涉及村小教学设施设备的高效运作、师
资提升和小班化教学,由他们牵头进行的,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杨维成,2013.qq10525201
mseamsea教育现代化后农村小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与研究县“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灌云县沂北中心小学课题核心
概念的界定教育现代化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
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装备师资队伍教
育管理教育均衡优质优质教育均衡当前同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现状优势农村乡村小学教育均衡的问题只是在近十年才逐渐凸显出
来研究多在停留在县域之间,在乡村区域内上尚无多角度的系统的研究本课题将首次系统地从多角度研究推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进行探
索与实践有苏南、苏中等在县(市)域层面的研究作基础,加之我县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教育基本均衡县,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
践经验课题提出的依据和背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目标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加快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曹卫星2012年底
全部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通过省级人民政府认定。2015年底76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
衡发展,其中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实现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0年底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
展。实践背景离县城较远完小和教学点规模过小单班现象居多缺少互动交流、借鉴提高的机会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管
理不到位使用效率不高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同时,对我乡以
及全县乡镇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也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实践价值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当前农村教育教学中
一个亟待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本课题重在探讨如何有效地促进乡镇区域内小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鉴于目前灌云县正在创建全国教育基本
均衡县倘若我们的实践研究富有成效则有望为解决下一步省教育优质均衡目标这一农村教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做出重大贡献课题研究的理论
基础与实践基础实践基础校长具有丰富课题研究经验得到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合作课题的研究与完善已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我校
是县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这是信誉的保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江苏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规划中的相关目标依据二〇〇六年九月一日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相关的法定的内容理论基础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课题
研究的总体目标本课题本着“乡村统筹,补齐短板,整体提升”的思路进行。通过研究,探讨解决农村小学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
量薄弱的现状,以及本乡小学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构建出一套促进本乡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模式。依托师专人才和资
源优势两校共同开展以乡为单位的师资培训和教科研活动缩小本乡区域内小学之间的办学差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过采取送教、帮教、
支教、走教、培训等五个方面的教师资源整合使全乡小学的师资力量得到科学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新、全面、优
质的小学教育通过村小班额小优势,进行小班化教学的探讨办好中心小学寄宿制,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问题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
关于在村小进行小班化教学的研究2345关于与连云港师专共同构建“名校帮助、校际协作”的大校本教研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关于采取送教、帮教、支教、走教、培训等五个方面的教师资源整合的研究关于每校一品的特色学校的研究办好中心小学寄宿制,解决留
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效性原则课题研
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个案追踪法总结法比较法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第一阶段2013年4月2013年7月第二阶段2013
年8月2014年3月2014年4月2014年6月第三阶段关于在村小进行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关于与连云港师专构建“名校帮助
、校际协作”的大校本教研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研究。第一阶段关于采取送教、支教、走教、培训等四个方面的教师资源整合的研究。关于每校
一品的特色学校的研究。办好中心小学寄宿制,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研究。第二阶段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课题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课题研究总报告;学校及教师课题研究成果汇编;完成《教育现代化后农村小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第三阶段实验报告论文案例调查报告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组长王永峰主持人封其军关井泉刘恢
沈开峰周明光潘如军杨东风小组成员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王永峰校长任组长,可以可以整体把握政策导向,同时也保
证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充足,还可以有效地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增大科研成果的价值。他本人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具有中学高级教师
资格。封其军分管教科研副校长,曾主持过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科研能力强,熟悉研究方法与途径,有效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负责课
题组与师专专家的联系,中心小学与村小间的协作,以及课题的制订、实施和结题等工作。关井泉刘恢沈开峰周明光潘如军杨东风谢
谢策划:王然PPT设计杨维成msea县“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现代化后农村小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我
校承担的县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后农村小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今日开题。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领导审议并提出意
见。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
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
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
,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优质教育均衡,是在实现基本教育均衡基础上是新阶段。
这个阶段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强学校教育内部建设,追求教育质量的均等,办出学校特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相对均等的教育,每个学生最大
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农村乡村小学教育均衡的问题只是在近十年才逐渐凸显出来。虽然教育均衡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生活和教
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也从各自的角度发表过不同的见解,但更多在停留在县域之间的研究。在乡村区域内上尚无多角度的系统的研究。
本课题将首次系统地从多角度研究推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进行探索与实践,有苏南、苏中等在县(市)域层面的研究作基础,加之我县目前正在创建
全国教育基本均衡县,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一)理论依据2011年4月,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在讲话中指
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目标。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对加快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江苏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全省105个
县(市、区)中,到2012年底全部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通过省级人民政府认定;到2015年底76个县(市、区
)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实现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0年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县域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六条明文规定,应采取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为我们提供了可靠地
法律依据。(二)实践背景沂北中心小学,是一所乡级中心小学,下辖三所完小,五所教学点,离县城较远。特别是完小和教学点,学校
规模过小,单班现象居多,缺少教师互动研讨、共同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机会,教师老齡化严重、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设备的虽然在刚
刚经过现代化创建后,有了很大提升,但存在管理不到位、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从地域环境、办学条件、师资状况、软硬件设施等在全县中心小学
中具有代表性。特别是2012年底,刚刚通过省教育现代化验收,各校硬件实施有了很大提升,为现在的教育优质均衡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一)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同时,对我乡以及全县乡
镇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也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二)实践价值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当前农村教育教学中
一个亟待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本课题重在探讨如何有效地促进乡村区域内小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鉴于目前灌云县正在创建全国教育基本均
衡县,倘若我们的实践研究富有成效,则有望为解决下一步省教育优质均衡目标这一农村教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做出重大贡献。(一)理论
基础1、2006年9月1日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应采取措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保障适
龄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根据江苏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到2020年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3、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实现
“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制定本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二)实践基础“教
育现代化后农村小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首先,作为乡镇中心小学,我校是县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这是我
们的信誉保证。学校师资条件及教育资源较为先进,目前已经有十多个市级课题的研究经历。科研团队能够担当起此项研究的核心工作。第二,整个
课题组成员对于乡镇小学的不均衡发展问题早已给予关注,并在许多问题上着手进行实践,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及实践方案,为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与完善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第三,对于此课题,我们得到了连云港师专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合作。第四,我们中心小学王永峰校长是中学高
级教师,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他的参与有利于本研究课题的统筹和领导。(一)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本课题本着‘乡村统筹,补齐
短板,整体提升’的思路进行。通过研究,探讨解决农村小学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以及本乡小学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构建出一
套促进本乡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模式。具体有以下目标:依托师专人才和资源优势,两校共同开展以乡为单位的师资培训
和教科研活动,缩小本乡区域内小学之间的办学差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过采取送教、帮教、支教、走教、培训等五个方面的教师资源整合
,使全乡小学的师资力量得到科学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新、全面、优质的小学教育。通过村小班额小优势,进行小
班化教学的探讨;办好中心小学寄宿制,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问题。(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关于在村小进行小班化教学的
研究。2、关于与连云港师专共同构建“名校帮助、校际协作”的大校本教研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研究。3、关于采取送教、帮教、支教、走教、
培训等五个方面的教师资源整合的研究。4、关于每校一品的特色学校的研究。5、办好中心小学寄宿制,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即在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必须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理论为依据,符合科学原理和遵循科学
规律,确保研究结果具有实际价值。2、创新性原则。研究的结果要有新意,决不是跟在已有成果后面亦步亦趋,这样的成果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3、整体性原则。全乡教育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在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组的统一指导下,全乡全体教师必须共同参与。4
、实效性原则。本课题的研究以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为突破口,将教育科研融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追求实际的应用价值。(二)课题研究
的基本方法根据该课题最终要达到的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根据研究的需要,运用调查法、比较法、总结法、个案追踪法等具
体的研究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第一阶段(2013、04——2013、07)1、关于在村小进行小班化教学的研究。
2、关于与连云港师专构建“名校帮助、校际协作”的大校本教研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研究。第二阶段(2013、08——2014、3)3
、关于采取送教、支教、走教、培训等四个方面的教师资源整合的研究。4、关于每校一品的特色学校的研究。5、办好中心小学寄宿制,解决
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研究。第三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即结题阶段。1、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2、课题研究阶段
成果报告;3、课题研究总报告;4、学校及教师课题研究成果汇编;5、完成《教育现代化后农村小学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报告。6、申请结题。(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本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将以论文、案例、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形式呈现。课题小组:组长:王永峰主持人:封其军成员:关井泉刘恢沈开峰周明光潘如军杨东风课题组由王永峰校长任组长,可以整体把握政策导向,同时也保证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充足,还可以有效地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增大科研成果的价值。他本人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资格。课题组主要成员分工:1、主持人封其军,是全乡分管教科研副校长,曾主持过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科研能力强,熟悉研究方法与途径,有效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负责课题组与师专专家的联系,中心小学与村小间的协作,以及课题的制订、实施和结题等工作。2、关井泉副校长,主持中心小学日常工作,承担过市级课题的研究,熟悉全乡教师情况,且了如指掌,对师资的合理运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负责全乡师资培训、送教、支教、走教等工作的研究。3、刘恢、沈开峰分别是教科室主任、副主任,都曾研究过市级课题,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有序的进行。负责课题研究实施、资料的整理、研究成果的总结等。4、周明光潘如军杨东风是本乡三所完小校长,涉及村小教学设施设备的高效运作、师资提升和小班化教学,由他们牵头进行的,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杨维成,2013.qq10525201
献花(0)
+1
(本文系如意山书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