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亮村

 老顽童老师 2014-05-06
      郭亮村源于西汉末年,当时王莽建立“新”王朝,这期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农民领袖郭亮,一举建立了农民政权。后来郭亮欲凭借太行绝壁峡谷与敌交战失利后,兵败山西。后人为纪念这位农民英雄,将他当年战斗过的大本营誉称为郭亮村,直至现在。

    村寨里朴实随处可见: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床、石阶、石房、石坝、石路、石碗、石筷、石桥、石斧、石锄……,让人完全溶浸在石头的奇妙怀抱之中。

    从景点售票处开始,沿着蜿蜒陡峭的山路走了3公里,进入绝壁长廊。

    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 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长廊里没有灯光,有的只是开路时倾倒泥石的通风口,且长廊里弯道多,有时几米一个弯,有时还有对头车,需要错车。司机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否则随时都会出现危险。

     到了郭亮村,再回头看我们走过的路。这时,才感到有些后怕:原来,我们走过的是这么蜿蜒曲折的山路。

    在修建郭亮洞之前,郭亮村是个与外界交通闭塞的贫苦山村。唯一的交通就是在百米悬崖上修建的720级天梯,最窄处只有半米。在这里,我们遇到不少美院的学生。

      天梯位于去往后村的路上,一共720级的台阶,所谓“天梯”,就是当时的山民在绝壁上凿出的“之”字型道路,是由块块不规则的岩石垒起或直接在90度角的岩壁上凿出来的石坑组成. 沿路边缺口向下看一眼望不到底,吓得人头晕目眩。外侧没有任何栏杆或铁索,攀援其上,一不小心摔下去就会粉身碎骨。上顶峭壁,下临深渊,当年的山民就是靠肩挑手拎,来往于这样一条山路,那是何等的艰辛!


    正因为如此,才有那现代“愚公移山”的精神!才有那震惊世界的“绝壁长廊”

    行走在河南大地上,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空气极差,污染严重,全封闭在小车里,依然能闻到一些刺鼻难闻的气味。严重缺水:我们所经过的大桥,基本没水,看到的是干涸的河床里长了不少树。  

    而在郭亮村,这个建立在绝壁上的村庄,能看到青山绿水,简直就是奇迹。 


    郭亮村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等差成院,青石灰瓦,白灰勾缝,柴门石屋,古朴素雅,绿树相映,野趣横生,是太行山村的缩写,是一幅山村丹青画卷。

        郭亮村不但对游人有魅力,而且招来很多名画家、摄影家、影视导演青睐。有四十余部影视片都在拍外景,全村80%的群众担任过配角或演员,可谓"家居青山绿水畔,人在春风和气中"。      

      郭亮村,而今已是美术、摄影、建筑系学生的实习基地。今年4月中旬,来郭亮村实习的学生高达800人之多。村子里,挨家办起了家庭旅馆,每到黄金假期,家家都住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