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废钢为何遭冷遇

 zhw9888 2014-05-06

  “重点钢铁企业废钢铁应用量下降的局面并未彻底扭转,实现‘多吃废钢,精料入炉’的目标任重道远。”4月18日~20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暨钢铁产业产需研讨会上,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副秘书长刘树洲如是说。

  “以铁代钢”明显

  “多吃废钢,精料入炉”,这是钢铁产业发展的一项政策。早在2005年国家发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就明确:“随着市场保有钢铁产品数量增加和废钢回收量增加,要逐渐减少铁矿石比例和增加废钢比重。”然而,近些年来,“多吃废钢”的政策没有使钢厂的废钢消耗多起来,没有让铁矿石消耗减下来,“以铁代钢”现象更为明显,导致废钢市场疲软,价格震荡走低,废钢企业经营困难。

  据刘树洲介绍,进入2014年以来,废钢产业仍未摆脱困境。许多废钢加工回收企业在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全力应对产能下降、效益下滑、面临亏损压力大的冲击。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废钢产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运行困难。

  尽管废钢价格一再下降,仍未能唤起钢厂多用废钢的积极性。钢厂继续把少用废钢视为降低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短流程的电炉企业采用热铁水代替废钢炼钢,已成为主流趋势。这是“多吃废钢,以钢代铁”的产业政策难以实施或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废钢“吃不起”

  “多吃废钢”,是因为钢铁企业使用废钢比应用铁水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废钢是一种载能资源,电炉短流程使用废钢炼钢可以大幅度降低钢铁生产的能源消耗。与铁矿石炼钢的长流程相比,电炉短流程可节约能源60%,多用1吨废钢,可节约0.4吨焦炭或1吨左右原煤。

  废钢还是一种低碳资源。电炉短流程可以大量减少“三废”产生,降低碳排放。与长流程相比,短流程可少产生86%的废气、76%的废水、97%的废渣(含尾矿)。废钢是一种无限循环使用的再生资源,使用废钢是缓解对铁矿石依赖的重要途径,每多用1吨废钢铁,可减少1.7吨精矿粉的消耗,减少4.3吨原矿的开采。因此,《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将“多吃废钢,以钢代铁”作为产业发展的一项政策。可是这项政策“好看不好用”,“卖座率”不高。一些业内人士分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客观上来看,废钢价格与铁矿石、生铁等原料价格相比,优势难以显现。钢厂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考虑,更倾向于使用铁水炼钢,不愿多用废钢。

  二是随着钢铁企业炼钢技术的不断进步,废钢的消耗量在逐渐下降。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统计,2013年全国炼钢废钢铁综合单耗110千克/吨,同比下降7千克/吨。其中,转炉废钢铁单耗67千克/吨,同比下降2千克/吨;电炉废钢铁单耗559千克/吨,同比下降43千克/吨;实际废钢炼钢比低于2012年0.7个百分点。目前,这种钢厂的废钢单耗下降态势仍在延续。

  三是进口废钢价格居高不下,优势在逐渐消失。2013年,全国进口废钢446万吨,进口废钢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其中,浙江省进口216.8万吨,江苏省进口183.2万吨,广东省进口19.1万吨。3省约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4%。但国外废钢价格居于高位。2013年,进口普通废钢平均价格虽然低于同期,但与国内同类废钢价格差距较大,导致一些钢铁企业用不起“洋废钢”。

  四是废钢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钢厂“多吃废钢”的积极性。近年来,随着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日趋严峻,一批重点钢铁企业减少了废钢消耗。废钢回收加工企业的经营规模缩减,产能无法全部释放,经济效益下滑,废钢的总体回收加工量减少,挫伤了废钢加工企业的积极性,对废钢行业的规范化建设带来不利影响。而根据《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增加了废钢回收加工企业的运营成本。尽管废钢价格呈下滑趋势,但目前废钢与生铁的性价比差异,不利于钢厂多用废钢。社会上不规范的钢厂、小回收企业采用的“两不开票”的灰色交易模式还在运作。纳税与不纳税或少纳税的不对等现实,使规范的钢铁企业和废钢回收加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造成优质的废钢资源流向不合理。

  鼓励政策应落实

  上述诸多因素的叠加效应,使钢铁企业在“多吃废钢”时实际收效甚微。如何鼓励钢厂“多吃废钢,以钢代铁”?业内专家提出以下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有关条款,给符合废钢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实行即征即退70%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扶助废钢产业的发展。

  二是建议对多用废钢的企业给予差别电价、减免环保费用、增加节能基金补贴等项政策,鼓励钢厂多用废钢,少用铁矿石。

  三是给予符合废钢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进口废钢资质,增加废钢资源渠道,扩大废钢的应用量。

  四是废钢产业加快可持续发展步伐。《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加快建立适应钢铁工业发展要求的废钢循环利用体系。依托符合环保要求的国内废钢加工配送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废钢加工示范基地,完善加工回收配送产业链,提高废钢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和废钢产品质量,从而使我国废钢行业在加工、配送和应用等环节形成一个规范的产业链。即由地方数十万个回收网点把社会上的零散废钢收集起来,销售给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配送企业;加工配送企业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对社会废钢进行筛选,加工成合格产品后,配送到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钢铁企业投入生产。形成这样的产业链后,社会废钢和进口废钢的流向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加工配送中心和示范基地产出的合格废钢将被限制流向产能落后的地方小钢厂、小电炉,进而实现废钢资源的合理配置。

  五是提高钢铁企业多用废钢的积极性。钢铁企业“多吃废钢”、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理应受到国家的奖励和支持。建议有关部门对采用短流程炼钢、为国家冶炼急需特殊钢铁的企业,可以在财政、税收和电价等方面给予经济补贴,鼓励钢企多用废钢,多生产高附加值钢材,提高钢材品质,为钢铁制品减量化作贡献。

  六是随着我国钢铁积蓄量的快速增长,废钢产出量逐步增加,为今后炼钢“多吃废钢”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国内外形势的影响下,我国钢铁工业将进入低增长期,钢材需求量会有所下降。建议适度调整生铁产能的增长,降低铁钢比,为钢企“多吃废钢”创造条件。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包斯文)

—————————————————————

欢迎订阅《中国冶金报》,全国各地邮局均可办理订阅,邮发代号:1-32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