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丹直指》甘露思想略析

 虚静书屋 2014-05-06

《大丹直指》甘露思想略析

                               

                                  卢理湘

《大丹直指》为邱处机祖师所著,祖师为全真教龙门派的开创者,为道门一代宗师,在道教界享有崇高地位。其所著《大丹直指》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龙门派在明清至近代,一直是全真道之主流,“源于东华,流于重阳,派于长春,而今而后,滔滔溢溢,未可得而知其极也。

南北二宗皆为性命双修之正法,以清静无为炼己,以下手采药修命。吾宗倡先性后命,以性为主,惟贵见性,水火配合其次也”。在丹道修炼中,炼己最难 。然而,在《大丹直指》中,却处处闪耀着辨证唯物主义的光辉,尤以其中的甘露思想及实证最为显著,甘露即为长生酒、神水、醍醐等,为得真师传诀后,努力修道所得之先天真一之炁,为修道之枢机。如何修道得此甘露?《华阳吟》曰:“得诀归来试炼看,龙争虎战片时间。九华天上人知得,一夜风雷撼万山。”白玉蟾祖师指出:一要“得诀”,二要实修。

《大丹直指》共有修真证验图八幅,分列如下:

  ()、五行颠倒、龙虎交媾图

  ()、五行颠倒、周天火候图

  ()、三田返复、肘后飞金精图;

  ()、三田返复、金液还丹图

  ()、五炁朝元、太阳炼形图

  ()、神水交合、三田既济图

  ()、内观起火、炼神合道图

  ()、弃壳外仙、超凡入圣图

其中论述甘露思想及其证验的是前六图,分述如下:

()、五行颠倒、龙虎交媾图

图说:心炁下降,肾水上升,此八字统摄一阳初动采小药、一阳来复饮甘露之功。炁不下降,则肾水不会上升。正如邱祖在序中说:“地炁本不升,因天炁混合,引带而上”。

心炁居于绛宫,绛宫为天子所居,陈泥丸祖师《紫庭经》云:“绛宫天子统乾乾,乾龙飞上九华天”, 绛宫之炁,称为后天炁、离火、真汞等。肾水居于真炁穴,真炁穴为先天元精所居之处。

丹家采药,由后天返为先天,原因是人未生时,先天真一之炁在任督二脉循环,出生后,由先天返为后天,“乾爻走入坤爻里,变成离卦内虚张”, 先天乾坤变为后天坎离。今丹家取坎填离,复归乾体,铅尽汞干,修成纯阳之体,“从此变为乾健体,潜藏飞跃总由心”。心火下降,达于外阳,真铅得离中之火龙,勃然而兴。肾中元精被火所蒸,逆督上升,白玉蟾祖师云:“却使河车,运水登山”。

邱祖于此图中又指出,此性命二炁(后天炁、先天元精)是“人人具足,个个圆成”, 正与白玉蟾祖师于《学道自勉文》所云“我辈何人,生于中华,诞于良家,六根既圆,性识聪慧 之思想一致,故““宜生勤苦之念,早臻太上之阶”。“具足” 之意,是不必借助外来之物,本身已“具足”, 如得性命双修真法,独自淸修,则会自成佛道,“个个圆成”, 断非借助女鼎行采阴补阳之术,男女双修害己误人,须知《悟真》云:“火生于木本藏锋,祸发必因斯害己”。

()、五行颠倒、周天火候图  

太乙真人破迷歌》曰:“五行不顺行,虎向水中生。五行颠倒术,龙从火里出。斯言真妙言,便是太一力。”五行顺行,心火上炎,肾水下降,法界成为火炕,五行逆行,大地便为七宝。邱祖于此图直接指出“心火运用,方为真火”, 火不旺,以巽风吹之,火旺,则略收之,所谓“文黛武炼”,“炽则坤火略埋藏,冷则巽风为吹嘘”。

薛道光祖师《丹髓歌》曰:“火非候,药非物,分明只是一点阳,炼作万劫无穷寿。”候分为三:

一候:一阳初动,以无孔笛双吹以收其炁,邱祖于《青天歌》中说:“月下方堪把笛吹,一声响亮振华夷”。《悟真》所谓“受炁之初容易得”,张三丰祖师于《参禅歌》称之为“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黄婆其间为媒娉,婴儿姹女两团圆, 美不尽,对谁言,浑身上下炁冲天。 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作梦不能言。” 三祖皆曰此诀收效甚大,能吹缩外阳,但未得明师诀法,难以登堂入室。

   二:一阳来复,以下手法得甘露,即“饮刀圭” 张三丰祖师于《参禅歌》中说:“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 此诀  “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 成效最巨, “天地交泰生万物,口饮甘露似蜜甜”。 无真正明师传授,则难以实饮甘露,得健康长生之福。《悟真 》称之为“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旺时” ,即调到药产神知,精满自盈之时,但“抽添运用却防危”  ,惧元精于龙虎野战时漏也,故必用中指点住生死窍,将元精阻于此窍内。

三候:称为药老,元精已从阳关而泄,《悟真》所谓“金逢望远不堪尝” ,此次采药失败,“差一丝,谬万千”,必待时日,“春来依旧花满枝”,重新立鼎安炉。

内丹之妙,正如薛道光祖师所说“水真水,火真火,依前应候运周天,调和炼就长生宝。”

每一步均为实功修炼,绝非说妙谈玄,“言者不知知不言”, 理性之士虽然“高谈阔论万千般”, 无人与之辨,但“恐汝终身被自瞒”。 皓首穷经,终无法贯通,反起虚无之叹,反怨神仙、祖师漫语,谤吾圣教,不思己之德行未修,遇人自高自大,有道之士,望望然而仙去也!

    “火候之妙,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跻圣地”, 与天地日月造化同理。白玉蟾祖师云:“运造化于一身,立丹基于顷刻”。 又云:“默契大造同运行”, 可见,火候如天地之炁之升降,日月之往来,得诀之士自可于身中验证。故《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无论一候、二候,真意的运用极为重要,真意为王,因为心生意,而心与道的关系,所谓“至道在心,即心是道,六根内外,一般风光”。

   ()、三田返复、肘后飞金精图

三田,上田为神宫,即泥丸,称为髄海;中田为脘,即黄庭,为玄牝之门;下田为精区,先天元精所居之处,即真穴。

三关,尾闾下关曰金喆;中关为夹脊,与心相对;玉京上关为枕骨处,即玉枕关。

返复,即肘后飞金精,七返九还之功。

河车,“肾气中暗藏肺气,过尾闾曰河车”

吾教重阳祖师入道后,改名王嚞,为什么祖师会用嚞作自己之名?今以私意测度,略析之。

嚞,读zhé), 同哲,为哲的古文,见《说文·口部》。嚞之字形为三个吉字组成,上一个吉字喻神,心为君,左右之吉字喻精炁,炁为臣,精为民,三者合一为丹成。

王重阳祖师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全真道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必修经典,不事黄白炼外丹之术,而以精炁神三宝合炼,炼成金液离凡尘,圣胎圆融,打破虚空为了当。

三教、三经、三宝均与嚞之字形有联系,也许是祖师改名为嚞之缘由。

喆,为哲的异体字,亦zhé),喆之字形为二个吉字组成,二字并列,左吉喻后天炁,即青龙,右吉喻先天元精,即白虎。青龙、白虎并列过尾闾关,即以炁摄精上行,至泥丸化为甘露。

喆与嚞两字相比,喆虽少一个吉,但都通哲,说明了龙门丹法由重阳祖师所授,邱祖与重阳祖之师徒关系。邱祖用喆不用嚞,为避尊者讳也。

今思王重阳祖师自终南山云游东下,收七真为徒,创立全真,邱祖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为国师,尊为“神仙”,成为统领全国道教的一代宗师,使全真教得以在全国盛行,二祖不愧为一“哲”字,其思想泽及后世,“万朵金莲一齐开”,灿若星汉。

“肾气”于五行为水,“肺气” 为金,“肾气中暗藏肺气”, 即水中金,丹道“只取一味水中金”,“过尾闾曰河车”, 无水则不能称为“河车”。 今之人修炼,以后天炁于任督二脉循环,称为河车,何其谬也!若无元精,只是拉空车,久之身体生疾,丹书早有“切忌烈火烧空铛” 之告诫,学士明辨之!

邱祖在督脉夹脊关下标明“左青龙”、“右白虎”,又将尾闾下关称为“金喆”,在喆字前又加了一“金”字以示强调,又将“肾气中暗藏肺气,过尾闾”称为“河车”, 三处皆指采药要得真正之元精,反复叮咛,吾教志士,岂不细思之!

老圣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圣旗帜鲜明的提出,“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丹道修炼岂无物哉!元精为物,甘露为物,修道之人可亲口尝之,其甜如蜜!张三丰祖师云:“口饮甘露比蜜甜”,岂虚言哉!道之金丹,佛名曰舍利,高僧火化后坚硬无比,如钟乳石,如白马牙之参差错落,又成道后阳神现象,将尸身寄于名山大泽之中,如高僧肉身不腐。如否定修炼丹道的物质性,则为顽空,未得明师传诀也!正如石泰祖师《还源篇》云:“儒家明性理,释氏打顽空,不识神仙术,金丹顷刻功”。盖吾教金丹真传,与佛祖大乘正宗、孔门中庸至道同一不二法门,不二即一理一法,能断三淫,方为真法。“旁门并小法,异术及闲言,金液还丹决,浑无第二门。”唐代高僧永嘉玄觉禅师参慧能祖师后,在《证道歌》中充满深情的写道“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又经过刻苦自修后,实得甘露,写出了“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 的修道感受,并自信满满地对讥讽他的伪邪之道说“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醍醐” 即长生酒也。学士如能“独饮长生酒”, 则“逍遥有谁知”? 白玉蟾祖师得甘露后,写出了千古名篇《快活歌》,言身心逍遥快活,学士可阅诵之。

于混沌窈冥之中,元精发动,此时要辨水源之清浊。

陈泥丸祖师云:“水源清清如玉镜,孰使河车如行船?”要采水源至清之元精,才可结丹。学士修真,初入门时,常有二病,一昏沉,二散乱,此二者为水源至浊之因。

昏沉者,昏昏欲睡,神未淸也。散乱者,妄念纷纷,心弛神动。

昏沉,为至阴之魄用事,却昏沉之法,一为调息,息不是呼吸之意,而是自心,息之字形为上自下心。于清静性海中生一正念,汝之念正,则自然神淸;二为玉液炼己,玉液为口中冿液,即唾液,以舌搅动,得玉液数口,徐徐下咽,则自然神清不昏沉也,若实在太困,则眠,张三丰祖师云“饥则吃饭困则眠”, 不要勉强打坐。

散乱为修道之大敌,多因平时沒能作到“应物要不迷”, 不迷”才能“性自住”, 学士当思妄念本空,“本来无一物” ,以目观心,如鸡抱卵,此为却散乱之法。

若昏沉,则于坎水发动时不觉,或觉而散乱,妄念层出不穷,不能立即下手,则水源至浊。此二者皆因炼己不纯,心无真死之过也。若神淸,如猫捕鼠,自可采水源至清之元精。

真修之人,皆意志如铁,可为道舍身之辈,陈泥丸祖师传授白玉蟾祖师诀法,在《翠虚吟》中写道“悬知汝心如铁坚,所以口口密相传”,并叮嘱白玉蟾祖师“速须下手结胎仙,朗吟归去蓬莱天”。 陈泥丸祖师又于诗中鼓励后贤磨炼意志,“心地虚闲绝万缘,且宜清静返身观,要知铁脊梁之汉,何虑修丹下手难”?将意志磨炼得心如钢,志如铁, 张三丰祖师亦说“夜来铁汉自思量,长生不死由人作”,学道之人思之。

诗仙李白一生仰慕道学,寻仙访道,在《庐山谣》中写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以浪漫主义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在诗中有“玉京”两字,“玉京” 为玉京山,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为三清道祖、西王母所居仙山宫阙,亦称玄都山、玉山、萧台、玉山上京等。葛洪祖师《枕中书》曾引《真记》,说“玄都玉京,七宝山周围九万里,在大罗天之上” ,吕洞宾祖师亦云:“沉醉处,缥渺玉京山……上朝金阙玉京山,出入鸾车凤辇。”是神仙羡慕的圣地,道教徒向往的仙境。

玉京山在丹道修炼中,喻为泥丸宫,白玉蟾祖师云:“不动丝毫过玉关,关头自有玉京山,能于山内通来往,风搅九天霜雪寒。”

吕洞宾祖师诗云:“玉京山上羊儿闹,金水河边石虎眠。”

白玉蟾祖师又云:“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一阳初动,玉炉起火炼还丹。捉住天魂地魄,不与龙腾虎跃,满鼎汞花乾。一任河车运,径路入泥丸。飞金精,采木液,过三关。金木间隔,如何上得玉京山?寻得曹溪路脉,便把华池神水,结就紫金团。免得饥寒了,天上即人间。”

二祖明确指出,玉京山在督脉三关之头,即泥丸,而督脉即“曹溪路脉”

曹溪”为禅宗六祖慧能所居,所演顿教为佛门大乘正宗,与吾教真法无二,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本来无一物” 即炼己修性,“有情来下种” 即下手修命。

()、三田返复、金液还丹图

邱祖于此图明确指出“金精入脑,化为金液” ,即是吾门号为七返九还金液还丹之原因。首先,指出了化为金液的原物质是“金精” ;其次,指出了“金精” 变为“金液” 的位置是在脑;还指明了“金精” 能化为“金液” ,即还精补脑。

请注意,还精补脑之精已不是元精,而是“金液”——甘露,即长生酒、神水。

这里,郑重说明一下正宗内丹术与房中术——男女双修的区别。

据《医心方》卷二十八载:“还精补脑之道:交接精大动欲出者,急以左手中央两指却抑阴囊后,大孔前,壮事抑之,长吐气,并齿数十过,勿闭气也;便施其精,精亦不得出,但从玉茎复还,上入脑中也。此法仙人口口相授,皆饮血为盟,不得妄传,(妄传者)身受其殃。”

房中术认为,性交时当男子即将射精的一瞬间,用手指压迫会阴,就能使精液逆行入脑。

这样的 “还精补脑”理论及实践,当然是作者的幻想。作者附会“仙人口口相授,皆饮血为盟,不得妄传,(妄传者)身受其殃。”实在是对性命双修正法传承的污蔑。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在会阴处压迫输精管后,精液确实可能不再从阳关射出,但会进入膀胱,以后随小便排出,根本不可能到脑中去“补脑”。

房中术所修为淫精,及交感之精,而非元精。

《玉皇心印妙经》说:上药三品,神与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周易参同契》说:“元精眇难睹。”

白玉蟾祖师云:“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

元·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说“夫金液还丹之精……此乃先天地之精,却为人之至宝……修仙之士,先明此精,既若明了,即可仙矣。”

《性命圭旨全书》亦说:“炼精者,炼元精,抽坎中之元阳也。元精固则交感之精自不泄漏。”

元精从混沌杳冥中生出,“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如见(音现)之,已为浊精,非水源清之药物。不可用。

房中术所修之神为思虑,因其心惑于美色,心神大动。而丹道所修之神为,无思无虑,其神好静,“
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房中术情欲泛滥,炼己不纯,药物不真,又任督二脉不通,上行入脑之路被三关阻隔,兼不知火候,如何成功?

候之妙,不著于文,圣师口口,历代心心。《悟真篇》云:“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

历代祖师皆由清修了道,修炼自身的真阴真阳,真阴真阳喻为夫妻,“妙道不离自家身”,“自家身里有夫妻”, 未闻修男女双修而成道者。好男女双修者,受邪师鼓惑,“认取他家不死方”。 实质上“树根已朽叶徒青”, 大限来时“炁海波翻死如箭”。 所以《悟真篇》总结说“房中空闭尾闾穴,误杀阎浮多少人”。

《大丹直指》中,描述甘露之证验较多,分列如下:

一、《五行颠倒周天火候诀图》曰:“药物透顶,亦如风雨潮浪,沸滚药熟,化金液,如冷泉自降。”

二、《三田返复金液还丹诀图·口诀》曰:“击动震雷雳霹鼓,急收甘雨洒乾坤。”

三、《三田返复金液还丹诀义》曰:“神水自上颚而下,清凉甘美;复自肺间下入黄庭,号曰金液还丹。”

四、《行功应验》曰:“琼浆酝就从天降,灵药生成任海枯。饮酒须教一百杯,东游西泛自梯媒。从来神水出高源,奔入黄庭顷刻间。”

五、《三田返复金液还丹诀图》曰:“此法金液还丹,须要升腰、举身、正坐,双闭两耳,勿令透出,舌柱上颚,有清凉香美津液,不濑而咽矣。”

六、《神气交合三田既济图并诀》曰:“造化金精下降,如淋灰相似。自上颚间,清凉美味,神水满口。若咽之归黄庭,号曰金液还丹。当此,上颚有甘美水降,下咽。”

此为邱祖慈悲,今结合龙门派弟子的亲身实践,略说之。

甘露从泥丸降下,“琼浆酝就从天降”,经玄膺穴入气管,“不濑而咽” ,入肺动脉至绛宫心位,下至中宫黄庭,“复自肺间下入黄庭”,即为“从来神水出高源(泥丸),奔入黄庭顷刻间”。

()、五炁朝元、太阳炼形图

五炁者,为心肾肝肺脾五脏之炁,心炁红色,肾炁黑色,肝炁青色,肺炁白色,脾炁黄色,学士功深,内观可见。五炁由离宫统摄,号为后天炁,为阴炁。元者,为甘露所化之先天炁。后天炁与先天炁如子母之相恋,夫妻之温存,如胶似膝,凝为大还丹。

观此图,青赤黄白黒紧紧包裹一“○”,青赤黄白黒为五炁,即后天炁,“○”为先天炁。《参同契》云:“同类易施功,非种难为巧”, 又云:“ 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 。《悟真》云:“丹头和合类相同”, 因为后天炁与先天炁为同类之物,焉能不相亲相爱?

为什么后天炁与先天炁为同类之物?

大家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先天炁为水一,后天炁为火二,“一生二”, 故先天炁为母,后天炁为子。子见母,母见子,当然会如子母之相恋。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陈泥丸祖师云:“真阴真阳是真道”, 先天炁为真阳,为夫后天炁为真阴,为妻,夫妻相见,自然恩爱有加。

水一火二皆由道生成,故二者为同类之物,不出一身,不似外丹“杂性不同类,安肯合体居”。 现今医学最明显的例证为器官移植后,都有排异反应。

 ()、神水交合、三田既济图

此图名为“神水交合、三田既济”,“神水”与什么“交合”

“神水”为先天甘露,为水,后天炁为火,二者“交合”, 丹书称为水火既济、坎离交媾、四象和合,会三,合二,而归于一也。又进一步说明金液还丹的概念为“顶上神水下降”。

性命双修之道“得诀修炼夫何难” ?“景象发现,迅如雷电,急急採取”, 元精自会“自太玄关(会阴)升入泥丸,化为金液,吞入腹内,香甜清爽,万孔生春,遍体生光。

然因此道易生毁谤,邱祖于书中只能用隐语写出甘露的神妙,正如薛道光祖师所云“以金鼎还丹之道存于世者,尤非所宜,在有道者,当自知之。”

在《大丹直指》之结尾,邱祖借西山十二真人之口,批判了伪邪之道,斥之为“凡流”、“狂说”,旨在维护龙门派传承的严肃性、严密性、实证性,他说:“凡流开口论天机,只能狂说不能知”。 又说“世上众生无鉴识,及至逢真说道非”, 提出了对真伪邪道的鉴别和认识问题,陈泥丸祖师亦说“此辈一迷引众盲,迷以传迷迷至老” ,伪邪之道害己误人,速须猛省!“初年学道所亲,无非理性之士。如其习漏未尽,则尚循于生死。至于坐脱立亡,投胎夺舍,未见一朝而长往”。学士修道,当以寻觅明师为首要。“要知上山路,须问下来人”。

顶礼邱祖!愿诸同道参悟正法,明辨真伪邪道,以免被伪邪之道所惑,又当以济世为心,进德修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道末忝为龙门弟子,蒙师传授正法,实得甘露,其味甜如蜜,从玄膺入气管有时成团,有时成滴,一次采药,约四五日咽纳完。故身体康健,“自信人生二百年”,仰慕追思祖师圣德,感激涕零,夫复何言!

吾作此文,实未窥祖师之真旨于万一,故惶恐万端,不可名状,以一家之言,敬书以付同志!希诸同道“终身怀大宝于杳冥,永劫守玄珠于清静”,“ 一得永得”, 成道飞升。

  

勉之勉之!

〔载于《弘道》2013年第二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