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的背景
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班级的作文水平高低,代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也能体现语文教学的质量高低。所以,抓好作文教学的研究,对建设高效课堂,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指导的少,具有盲目性,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具体的教材和方案可以实施。所以,我们要在中年级开始,摸石头过河,逐步探索出适合我们学校特点的作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二. 研究目标
新课标的出现,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指引了一个崭新的方向,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了课程的根本目标。它更是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我们先来看看作文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文从字顺”即要求文章写通顺,看似容易,其实并不简单。要学生把自己的意思,“具体明确”地表达出来,也并非易事。“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表明了作文的实用性,“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要达到这个总目标,看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做。
我们再来看看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要求他们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要求他们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要求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等。”写话、习作是写作能力的前两个层面。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是由低到高层次安排的内容和训练的层级。“写话”层面是指“积词联句”“联句成段”和“分段表达”的能力训练。“习作”层面是指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说”用文字写下来,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要求写记实文字和简单的应用文。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作文的总目标以及阶段目标,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让我们的学生热爱作文,会写作文。
三.研究内容
1、让学生的作文有话可说:低年级阶段的写话教学,都是教师当成阶梯和扶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过来的。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生活的宽度和广度在不断增加,知识视野也在不断扩大。随着思想的丰富和深刻,思维的活跃,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会表达,学会作文。知道如何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见解。
2、学会表达: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而语言和表达方式是作文的衣裳和容貌,所以,要在阅读和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表达方式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美文。
3、处理好作文和做人的关系:心中有情愫,笔下才有华彩。小学生作文也要一开始就注重文道统一。教师在语文课上要不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他们进行爱与善良的教育,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
4、如何激发出学生强烈的热爱习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热爱习作,永远不可能写好习作。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作文指导方法和训练方法,让学生热爱作文,热爱语文。
5、把作文当成一种精神需要,让作文成为一种习惯: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离不开作文。要让学生把作文当成一种精神必须品。养成天天写日记、写作文的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广泛的阅读和积累,为作文积累素材。
6、不断探索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继续使用低年级的框架搭桥、童话引路等方法。尝试仿写、续写、给材料作文等多种方法,从词句入手、点滴积累,让作文教学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
四、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指导、分析学生的进步、表现,以及相关的教学效果,找出合适的作文教学方法。
案例研究 :大量积累作文教学的案例,反思、论文,通过比较和论证,筛选出适合班情和校情的作文教学模式,形成经验性材料。
五、研究步骤:
2012年11月——2013年4月
1、确立研究目标,学习课标有关作文教学的方法和要求。
2、确定研究目标和方法,各班制定实验计划。
3、低年级作文教学研究。主要完成让学生有话可写,行文流畅,没有错别字的问题。作文讲评和指导方法的研究。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
2013年5月——2013年7月
中年级作文教学研究。侧重学生作文中文道统一,有真情实感,内容的丰富多样性研究。
2013年9月——2014年11月
结题。高年级作文教学研究。侧重语文教学如何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心灵,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总结和巩固研究成果,全面提高高年级语文教学成绩。
六、预设成果
1、积累作文指导和讲评的有价值案例、反思,论文。
2、办好习作手抄报。
3、学生的日记、摘记、读书笔记。
4、学生优秀作文和作品集。
5、围绕小课题研究设计的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