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太极拳之慢,是练心的结果

 隐士的书屋 2014-05-07

太极拳之慢,是练心的结果

太极拳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自张三丰创始《太极十三势》起,就含着农业文明的生活特征,优雅轻柔、深沉宁静。

因此,有“不慢不太极、不慢无功夫”之说。太极拳练到最后就是练心,心慢了,拳自然就慢,慢中打拳才能出功夫。

这不需要放音乐,让拳路不受音乐的催促,而是跟着自己的呼吸,一层一层的向前推进,去感受每招每式的阴阳开合、阴阳转化。

我们现在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为了顺应工业文明人们的快节奏生活习惯,国家武协特地编练了太极拳竞赛套路,用于太极拳的普及和表演,我们称之为太极操。

太极操想慢也慢不下来,从一起势,就着急忙慌地向前赶,赶到收势,完成任务就中,全然不注意拳中的各种体验和感受。尤其是放着音乐喊着口令,那更是不能慢了。

时间长了,大家都以为太极操就是太极拳,全然没了打拳者那份悠然自得、宁静志远的感觉。不能慢,就不能沉,拳打在上半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半身太极。

我有一拳友,拳打得漂亮,胯动、呼吸都有,进退轻盈,只是打拳宛如在赶时间,来不及似的表演出各种套路的招式,全然没有太极拳的那种悠然、那种深沉、那种如述如泣却又惊天地泣鬼神的感觉。

而她还不自觉,以为自己打得就是真宗太极拳,不明太极拳理的普通观众,也都捧着她,以她为师,弟子上百,打出来却都是太极操。

多次推荐家师肖淑琴表演的陈氏太极拳83式,都遭到拒绝,唉,观念之差啊。要看完肖老师所表演的27分钟陈氏太极拳83式,本身就得有耐心,没有耐心,怎么打好太极呢?

肖淑琴老师2012年夏威海银滩海之旅表演李经梧传左志强传陈氏太极83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