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之约 乌兹别克斯坦之恋(组图)

 乌兹别克106 2014-05-07

\

色彩斑斓的调料市场

  布哈拉 伊斯兰的栋梁

  “中亚城市博物馆”、“伊斯兰苍穹”、“智慧的布哈拉”、“蓝色城市”、“高贵的布哈拉”、“伊斯兰的栋梁”……这些美丽的名字都指向同一个地方,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三大城市——布哈拉。

  我们一行四人乘坐东方号(Sharq)火车,经过6 个小时的车程来到这座世遗古城。布哈拉城建于公元前1 世纪,位于泽拉夫尚河低洼的灌溉河谷地区,面临沙赫库德运河。历史上它一度为宗教和贸易的中心、中亚伊斯兰神学研究的中心,建有许多神学院和伊斯兰高等教育学府,1509 年所建的库克尔达什神学院是中亚地区之最。

  布哈拉这个名字来自梵语,是“佛教寺庙”的意思。但今天已经看不到佛寺的踪迹。公元708 年,阿拉伯军队攻占了布哈拉,许多教堂、寺庙被改建为清真寺。走进这座保留了大量16 世纪建筑的伊斯兰古城,有一种时空穿越之感。宏大、美丽、震撼,像来到了《一千零一夜》里描写的幻境。

\

布哈拉的雅克城堡(Citadel Ark),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 世纪

  于公元905 年完工的伊斯梅尔·萨马尼王陵是布哈拉的瑰宝,这座陵墓中长眠着萨曼王朝的创建者以及他的父亲和孙子,其复杂的烧陶砖对墙壁形成了厚达2米的保护层,而且会随着光影的移动而变化。躲开了阳光直晒,陵墓才得以保存至今并免于修复(锥形的穹顶除外)。旁边的卡隆宣礼塔(Kalon)是布哈拉最高的建筑物。卡隆在塔克克语中是“伟大”的意思。它是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塔高47 米,仅地基就深达10 米,850 年间,人们只对它进行了一些装饰性的修复。当年成吉思汗看到它后倍感震惊,下令不得对其毁坏。

  夕阳斜下,土黄色的老城呈现出浓郁的金黄色,清真寺外墙的蓝色瓷砖则显得古朴庄严。现在光临布哈拉的游客并不多,一般来自欧美及中亚、西亚,但它仍是一座令人叹服的贸易之城,城中老建筑大部分已改为商铺、酒店或者餐厅。商店中摆满了中亚流行的羊皮画、羊毛地毯、铁器、铜器、葫芦画等工艺品,还有丝绸、帽子、披肩等民族服饰。工匠们坐在自家店铺门前,或在羊皮上绘画,或雕刻木器、打磨铁器,以此吸引顾客。

  我们白天欣赏着跨越千年的建筑精华, 晚上在广场的一尊纳斯尔丁(Nasruddin,即阿凡提)雕像旁欣赏别具一格的民俗表演。喝杯啤酒,一个惬意的晚上就这么过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