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兹别克斯坦之旅

 乌兹别克106 2014-05-07

  比比·哈努姆大清真寺
 

\
 

  比比·哈努姆大清真寺位于雷吉斯坦的东北方,虽然建成不久帖木儿就死了,但这座清真寺却成了帖木儿帝国的建筑瑰宝。它曾经是伊斯兰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仅大门的高度就达到35米),将建筑技术推向顶点。

  关于这座清真寺还有一个传说,帖木儿的中国妻子比比·哈努姆为了给帖木儿一个惊喜,下令修建清真寺。谁知道建筑师却疯狂的爱上了她,提出如果不吻她一下就无法开工。亲吻留下的痕迹被帖木儿发现了,他处决了建筑师,并下令从此以后女人必须带面纱,这样就不能引诱其他男人了。

  夏伊辛达陵墓
 

\

  夏伊辛达陵墓建于14世纪和15世纪,由13座陵墓和一座清真寺组成。“夏伊辛达”意为“永生之王”,也叫“活着的国王陵墓”,是撒马尔罕的执政者及其家属的坟墓。陵墓是撒马尔罕最迷人的景点之一。

  建筑的基调为青色,以彩色陶瓷贴面作为装饰。其中最主要的一座是伊斯兰教创建人穆罕默德的堂弟库萨姆之墓。帖木儿大帝的妻子图玛-阿卡和侄女图尔坎-阿卡也葬在这里。

  古里.阿米尔陵
 

\

  位于撒马尔罕市区内,是帖木儿及其后嗣的陵墓,建于15世纪。陵墓造型壮观,色彩鲜艳,有球锥形大圆顶,具有浓厚的东方建筑特色,是世界著名的中亚建筑瑰宝。

  陵墓始建于1403年,最初作为猝死的帖木儿之孙穆罕默德苏尔丹之墓,后成为帖木儿家族墓。陵墓的灵堂中放有9个象征性的石棺椁,真正盛放遗体的棺椁深深埋在地下。陵墓中分别安葬着帖木儿、帖木儿的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其中一个是兀鲁伯)、兀鲁伯的两个儿子、兀鲁伯的宗教老师以及一个未查明姓氏者。这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儿之孙兀鲁伯为帖木儿建的墨绿色玉石棺。

  导游们喜欢讲的轶事是在帖木儿墓穴内有一行碑铭,大意是:“打开这座墓穴的人将会被一个比我更强大的敌人打败”。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7月22日希特勒就开始进攻苏联。

  建筑艺术与造纸文明
 

\

  撒马尔罕的名胜古迹,无论是帖木儿大帝的陵寝,还是雄伟的清真寺和神学院、修道院都无不令人赞叹和惊奇。这些古建筑不但高大壮观,而且构造精巧考究,四周镶嵌着玛瑙方砖,地面铺以名贵石材,内饰多为真金壁画,所有的门窗和栏杆上都有精雕细刻的图案、经文和阿拉伯文字,这些古迹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好像还在诉说着昔日撒马尔罕的兴盛和奢华。

  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发生战争,阿拉伯人战胜了唐朝军队,在俘虏中发现了几个从军的造纸工匠,于是在撒马尔罕建立了造纸厂,撒马尔罕成为阿拉伯人的造纸中心。在许多中世纪阿拉伯旅行家的游记中,都有关于撒马尔罕出产优质纸品的记录,撒马尔罕纸成为当地重要的出口商品。源自中国的造纸术后迅速传到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和意大利、法国及北欧、美洲大陆和澳洲等地。在意大利的博物馆中,至今还保留着西西里国王罗杰一世于1109年书写的一幅诏书,诏书用的纸就是阿拉伯人生产的。

  造纸工艺技术在撒马尔罕失传了将近200年。直到1998年,一个制陶业者,用半年多的时间,采用传统手工艺(桑树皮、侵泡、剥皮、大火煮4-5小时、利用水车原理砸、把砸好的木浆放入水中、摊平、晾干、抛光、晾晒、上色、制成成品),于1998年6月23日造出了第一张纸。

  在异国他乡看到传统的造纸工艺,实在为一种意外的惊喜,作坊老板很自豪的给我们介绍自己的作坊。此作坊曾经受到俄罗斯原总统现在的总理梅德韦杰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的访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