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利宣传与水文化网

 浩淼飞扬 2014-05-07
如何写好新闻通讯
2012-05-28

  新闻通讯由于它的灵活性、广深性,越来越受新闻媒体的青睐,它几乎成为深度报道的代名词,要写好通讯,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通讯以及通讯体裁的特点。通讯是除消息外最常用的新闻体裁和新闻报道形式,与消息相比,通讯可以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段和手法,需要更多的含量较大的真实典型材料,因此也更能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一篇优秀的通讯都能缩写成一篇消息。所以,简单地说,通讯就是“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重要新闻文体,大概相当于西方的特稿。那么如何写好通讯呢,通讯写作中语言风格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通讯的分类及写作步骤

  在谈通讯的写法之前,先要了解通讯的种类。通讯按内容分,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和工作通讯。通讯按形式分,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等。

  通讯写作的步骤一般分为如下几步:首先是立意,确立主题。立意就是确定思想,提炼主题,立意的过程也就是找角度的过程。其次是确定结构。可以运用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纵式结构,按逻辑顺序来写的横式结构,也可用纵横结合的写法。然后选取材料。要选择最能再现人物、或者一件事件本质的材料,事件在人的工作中有代表性,这样的事例就是典型事例。接着是明确语言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通讯的语言要具体,不要抽象,尽量少用形容词和数字,可以多用动词和群众语言。最后是着笔写作,要注重创新写法。多作细节描写,多作环境的描写,把人物放进环境中去。写作时可以先分好几个小层次,做好小题目,分块去写。

  二、通讯的特点及简单写法

  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强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

  通讯的写法灵活多样。可描写,对人物事件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可抒情,抒发作者的爱憎之情。可议论,对写的人物事件,发表看法、评价,增强作品的思辩色彩。议论时注意精辟,切忌冗长。

事件通讯的写法:事件通讯一般要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要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性场面或情节来写,写好高潮。高潮是矛盾之焦点,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闪光”之处,故应调动多种手法,不惜笔墨,写活写好。人物通讯的写法:要善于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暗示人格力量,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工作通讯的写法:要有现实针对性,切合当前工作需要。要具体、透彻地阐述问题和经验,夹叙夹议,有理有据。风貌通讯的写法:风貌通讯常见的有“见闻”、“巡礼”、“纪行”、“侧记”等。要注重抓住特点、突出“新”和“变”。要注意能丰富知识,增添趣味。小故事(小通讯)的写法: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通常表现一人一事,线索单一而有故事情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不能写得人物繁多,场面太大,枝节横生,否则就失去“小”的特点。

  三、通讯语言风格的独特性

  新闻必须属实,不能含糊其辞、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言不及义。所以,新闻通讯语言应该准确、鲜明、生动,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独特性应该体现在:形象化、简练化、具体化、口语化。

  1、通讯语言的形象化。新闻通讯的基本特征是再现特定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因此,新闻通讯的语言首先应该“形象化”。也就是说,在词意表达时,关键是要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写人、写事、写景,离开了形象化的语言,所谓再现人物、事物、景物的形象就无从说起。形象化的语言就是作者手中的彩线。怎样才能求得新闻语言的形象化呢,笔者认为描写富有意境,叙述详细具体,抒情议论缘事而发,才能使新闻通讯的语言形象化。具体讲:词汇丰富是前提,用词造句独具匠心是关键,适当改造专业术语是法宝。

  2、通讯语言的简练化。新闻要快,要求迅速及时,这就决定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契科夫告诉人们:文章要写得简练,就不能凭着直觉去写,在构思时要有明确的形象和看法。新闻通讯语言的简练和作者观察、分析问题的深度,剪裁、取舍材料的能力息息相关。怎样才能求得新闻语言的简练呢?一要力避行文唠叨,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段句删去,二要尽量少用各种关联词、关联句,三是恰当应用歇后语、谚语。如果报道的事实比较复杂,牵扯的任务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方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

  3、通讯语言的具体化。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这就要求如实地记述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也要求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新闻作品更应该真实、具体,写得越具体新闻的可信程度就越高。

  4、通讯语言的口语化。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识字不多的老百姓,都要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社会新闻,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才是最真实最生动的新闻。要尽可能的少用或不用只用少数人才能看得懂的字眼或词句。

  生活是新闻精品的源泉,深入是记者的成功之路。要写出好的新闻作品,不仅要靠深入的采访,还要靠良好的新闻敏感性,靠我们写作过程中对第一手材料进行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全方面的能力。

(作者:刘冰心 来源: 天津网-数字报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