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见避税天堂!瑞士收起2.2万亿私人账户保护伞

 四洋一家 2014-05-07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瑞士已对外承诺将自动公开外国人的银行账目,这标志着素有全球最大离岸金融中心之称的瑞士未来可能将失去他作为避税天堂的光环。

在周二于法国巴黎举行的一次部长级会议中,瑞士同意签署新的《全球自动信息交换标准》,意味着瑞士结束了数百年来保护银行私人账户隐私的传统,同时也意味着瑞士2.2万亿美元私人账户将完全曝光。但对全球范围来说,这将是爆发金融危机之后打击跨国公司逃税行为的关键一步。

除去瑞士之外,另有44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协议,其中包括其他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G20集团主要国家,还有开曼群岛等离岸金融中心。

瑞士银行业的私密与可靠性一直以来都誉满全球。早在30年代,德国纳粹为了掠夺犹太人存在瑞士银行的财产,曾派出许多盖世太保对瑞士银行的职员进行贿赂、威胁,以探取犹太人存款的秘密。为维护瑞士银行的声誉并保护存户的利益,瑞士当局毅然于1934年颁布了联邦银行法,明确规定银行秘密受刑法保护,一切因职业关系涉及银行秘密者必须严守秘密,只要存款人未触犯刑法,即使国家司法机关也无权过问其银行秘密。

不过,瑞士却因保密制度缺乏透明度、涉嫌帮助客户逃税饱受外界诟病,被指为“避税天堂”。据了解,瑞士的银行目前管理着全球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私人财富。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利用这一法律钻空子,或偷税漏税,甚至转移藏匿不法资产。

而在去年10月,瑞士已经通过加入关于税收事项互助管理的多边公约向外发出了增加透明度的信号。这份公约将要求签署国承诺在跨境合作中提供账户信息,并协助其他国家进行税务审计与强制报税。

除了签订此份协议之外,瑞士政府还强调了美国企业所有权不透明的问题,称这一情况将会限制信息交换计划的效果。

据悉,一些离岸账户已经被转移至其他“避风港”,比如巴拿马和迪拜,这将令法令效果变得很有限。主要经营亚太地区金融业务的香港和新加坡目前并没有被透明度的诉求所禁锢。不过新加坡已经明确表示将配合其他国家政府对逃税行为的查处。

在这一背景下,其他未签署协议的世界知名离岸金融中心将备受压力。G20集团已经着手对拒绝公开信息的国家采取制裁,OECD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拒绝银行账户透明化国家的黑名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