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式
工程建设强度=投资(万元)/工期(年)
其中,投资和工期是指由监理单位所承担的那部分工程的建设投资和工期。
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准价=施工监理服务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高程调整系数
施工监理服务收费=施工监理服务收费基准价×(1±浮动幅度值)
进口设备抵岸价=货价+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海关监管手续费
(1)进口设备的货价 =离岸价(FOB价)×人民币外汇牌价
(2)国外运费 =离岸价×运费率或国外运费=运量×单位运价
(3)国外运输保险费 (离岸价+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率
(注意:在计算进口设备抵岸价时,再将国外运费和国外运输保险费换算成人民币)
(4)银行财务费=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银行财务费率(一般为4%~5%)
(5)外贸手续费=到岸价(CIF)×人民币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率一般为1.5%)
到岸价CIF=离岸价FOB+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
(6)进口关税 到岸价(关税完税价格)×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率
(7)增值税 =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率(17%)
组成计税价格=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消费税
(8)消费税=[(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关税)/(1—消费税率)]×消费税率
(9)海关监管手续费 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海关监管手续费率
全额收取关税的设备,不收取海关监管手续费。
基本预备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涨价预备费以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之和为计算基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PC——涨价预备费;
It——第t年(当年)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之和;
n——建设期;
f——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
建设期利息是指项目借款在建设期内发生并计入固定资产的利息。
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
生产能力指数法
生产能力指数n是一个关键因素
i—利率;n 计息期数;P 现值,F 终值。
现值+复利利息=终值和终值-复利利息=现值
A 等额年金,从1~n期末的资金流量都相等的A即为等额年金。
利息
式中,n——计息期数。n个计息周期后的本利和为:
本利和
复利法的计算公式为:
名义利率为r,在一年中计算利息m次,则每期的利率为r/m,假定年初借款P,则一年后的复本利和为:
其中,利息为复本利和与本金之差,即:
当名义利率为r时,实际利率可由下式求得,
由上式可知,当m=1时,实际利率i等于名义利率r;当m大于1时,实际利率i将大于名义利率r;而且m越大,二者相差也越大。
1.一次支付终值公式
F=P(1+i)n 一次支付现值公式
P=F/(1+i)n 3.等额资金终值公式
等额资金偿债基金公式
5.等额资金回收公式
6.等额资金现值公式
项目投资回收期更为实用的表达式为:
Pt=(T–1)+第(T-1)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式中,T为项目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值的年份数。
财务净现值(FNPV)(CI-CO)为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式中,ic——基准收益率或投资主体设定的折现率;n——项目计算期。
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及概率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为:
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BEP(产量)=BEP(%)×设计生产能力
用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产量)为:
价值工程V=F/C式中,V为价值、F为功能、C为成本或费用
单位直接工程费修正值=原概算指标单位直接工程费-换出结构构件价值+换入结构构件价值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工料单价法和综合单价法两种,工料单价法是传统计价模式采用的计价方式,综合单价法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采用的计价方式,
工料单价法是指分部分项工程单价为直接工程费单价,以分部分项工程量乘以对应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后的合计为单位工程直接工程费。直接工程费汇总后另加措施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生成工程承发包价。
按照分部分项工程单价产生方法的不同,工料单价法又可以分为预算单价法和实物法。
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
序号 费用项目 计算方法 备注 1 直接工程费 按预算表 2 措施费 按规定标准计算 3 直接费小计 ⑴+⑵ 4 间接费 ⑶×相应费率 5 利润 [⑶+(4)]×相应利润率 6 合计 ⑶+⑷+⑸ 7 含税造价 ⑹×(1+相应税率) 税金=(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
综合单价中,仅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措施费不包括在内)
工料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P45
综合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不完全费用单价)
全费用综合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
+措施项目费+规费+税金
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含税造价=直接工程费+措施费(即直接费)
×[(1+间接费)×(1+利润率)]×(1+税率)
实物法中分部分项工程工料单价=∑(材料预算定额用量×当时当地材料预算价格)+∑(人工预算定额用量×当时当地人工工资单价)+∑(施工机械预算定额台班用量×当时当地机械台班单价)
单位工程直接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工料单价)
P123目前实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的综合单价是部分费用综合单价,部分费用综合单价是指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措施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因素。
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
措施项目费=∑措施项目工程量×措施项目综合单价+∑单项措施费
单位工程报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P180价格调整公式
式中,ΔP——需调整的价格差额;
P0——约定的付款证书中承包人应得到的已完成工程量的金额。
A——定值权重(即不调部分的权重);
B1,B2,B3……Bn——各可调因子的变值权重(即可调部分的权重),为各可调因子在投标函投标总报价中所占的比例;
Ft1,Ft2,Ft3……Ftn——各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指约定的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42天的各可调因子的价格指数;
F01,F02,F03……F0n——各可调因子的基本价格指数,指基准日期的各可调因子的价格指数。
绝对偏差=投资实际值–投资计划值。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投资计划值=(投资实际值–投资计划值)/投资的计划值
偏差程度是指投资实际值对计划值的偏离程度,其表达式为:
投资偏差程度=投资实际值/投资计划值
偏差程度可参照局部偏差和累计偏差分为局部偏差程度和累计偏差程度。注意累计偏差程度并不等于局部偏差程度的简单相加。
投资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结果为正,表示投资超支;结果为负,表示投资节约。
进度偏差1=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
进度偏差2=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量(计划工程量)×计划单价
进度偏差为正值,表示工期拖延;结果为负值,表示工期提前。
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分为“资源有限,工期最短”和“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
固定节拍流水施工工期T可按下式计算:
T=(n-1)t+∑G十∑Z十mt=(m+n-1)t+∑G十∑Z
施工过程n;施工段m;流水节拍t;流水步距K;
组织间歇Z;工艺间歇G
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工期T可按下式计算:
T=(m+n、-1)K+∑G+∑Z-∑C(2—6)
式中n’——专业工作队数目,其余符号如前所述。
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
①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
②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③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④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工作面可能有闲置的时间。
流水步距的确定“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
流水施工工期T=∑K十∑tn十∑Z+∑G一∑C(2—8)
∑K——各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之间流水步距之和;
∑tn—最后一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流水节拍之和;
TFi-j=LFi-j—EFi-j=LSi-j—ESi-jFFi-j=ETj—EFi-j
=
ETiLTiESi-jEFi-jTFi-jETjLTj
LSi-jLFi-jFFi-j
=Di-j=
注意:自由时差等于该工作完成节点的最早时间减去该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最早开始顺选大,最迟完成逆选小;总时差等于竖向减,自由差后早减前早。
(5)终点节点所代表的工作,其最早开始时间按理应等于该工作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其他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应根据时距按下列公式计算:
时间间隔与XX到开始时距,则计算最早开始
①相邻时距为FTS时,ESj=EFi+FTSi,j(3—57)P84
XX到完成,则计算最早完成时间
②相邻时距为STS时,ESj=ESi+STSi,j(3—58)
③相邻时距为FTF时,EFj=EFi+FTFi,j(3—59)
④相邻时距为STF时,EFj=ESi+STFi,j(3—60)
紧后工作最早时间计算口诀:3(紧后)=1(本)+时距
EFj=ESj+Dj;ESj=EFj-Dj(3—62)
注意:自由时差等于该工作完成节点的最早时间减去该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或者,用该工作完成节点的最早时间减去该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所得差值再减去其持续时间。
关键节点的特性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关键节点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相等,
(1)开始节点和完成节点均为关键节点的工作,不一定是关键工作。
(2)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必然相等。
1.计算最早完成时间:ES1=0;EFi=ESi+Di;ESj=Max{EFi};Tc=EFn
2.相邻工作时间间隔:LAGi,j=Esj-EFi
3.总时差:终点节点TFn=Tp-Tc;其他节点TFi=Min{LAGi,j+TFj}
4.自由时差:终点节点FFn=Tp-EFn其他节点FFi=Min{LAGi,j}
5.最迟时间:LF=EF+TF;LS=ES+TF
7
h
J
K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