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淑英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经验!

 5732图书馆 2014-05-08
李淑英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经验!
     外伤性脊髓损伤多由跌仆及暴力致颈、胸、腰椎损伤导致,多发生于中青年体力劳动者,患者手术后肢体功能有所恢复,有的不能恢复,常遗留半瘫或全瘫及二便失禁。外伤性脊髓损伤属中医学体惰、痿证范畴。李淑英教授是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宁夏医学院临床教研室主任,全国儿科学会理事,银川市中医学会理事,全国第3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带徒指导老师。对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症有独特见解。李淑英教授采用活血化瘀、补益肝肾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取得了较好疗效。
  
    1 掌握病机特点,辨证施治

     外伤性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后,临床表现较复杂,常见有四肢瘫痪、二便失禁等。李淑英认为,小便不利、频数、淋沥不尽或带尿管,舌质红,苔黄腻者,治疗应重在清热通淋;大便滑脱不尽,应以健脾肾、收涩固脱为主;四肢瘫痪或痿软无力,应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主;病久长期卧床,脾胃运化失司,纳差,腹胀,或青年患者脾胃功能失调致面部痤疮,苔黄腻,属中焦湿热者,以清热燥湿、健脾胃为主。
  
  
   2 临床常用治法

     2.1 活血化瘀 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常表现为舌质黯,舌下脉络迂曲,证属气血瘀滞,脉络痹阻,有的虽无明显的血瘀征象,据其外伤史、手术史及受伤部位局部固定的疼痛,亦属血瘀范畴。外伤性脊髓损伤初期以气血瘀滞为主,李淑英常选用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如地龙、水蛭、地鳖虫、穿山甲等虫类药搜风通络,地鳖虫善走经络,可直达病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补阳还五汤能改善脊髓微循环和缺血缺氧状态,阻止脊髓继发性损伤,且能支持、保护和营养神经元细胞,激动神经纤维的修复、再生过程[1]。
  
    
 2.2 补肾壮骨 肾主骨生髓,病久肝肾亏损,治宜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吴毛等[2]认为,治疗脊髓损伤应分期进行,初期治宜行气消瘀,通下泄热,疏通督脉;中后期因督伤络阻日久,气血耗损,脏腑虚弱,肾阳不足,治宜接骨续筋,补肾壮阳,温通经络。李淑英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常随证加用续断、川牛膝、怀牛膝、狗脊、杜仲、桑寄生、枸杞子、熟地黄、龙骨、牡蛎补益肝肾;淫羊藿、仙茅、补骨脂温肾壮阳。便秘属阳虚者,加肉苁蓉既润肠通便,又补肝益肾、振奋督脉诸阳;肝肾阴虚者以六味地黄丸加减,苔腻,小便不利者以生地黄易熟地黄,下肢痿软无力麻木加木瓜、川牛膝;上肢麻木、拘急加桂枝疏通经络。
  
    
 2.3 清热利湿 脊髓损伤后,患者存在感觉障碍,尿急、尿痛感觉不明显,能自行排尿者常表现为排尿无力、尿频、尿失禁,带尿管者可借助检查(如尿常规、B超查残余尿量)判断。外伤性脊髓损伤初期多为湿热蕴结膀胱的实证,病久则虚实夹杂。李淑英以四妙散加车前子、蒲公英、金银花、七叶一枝花、滑石等清利之剂;小便浑浊者加白茅根、小蓟、三七粉;后期遗尿,小便色清,尿检查基本正常者加桑螵蛸、芡实补肾固涩;膀胱结石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利尿排石。
  
    
 2.4 益气法 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久气短、乏力、纳差,或久服活血药耗伤气血,治宜益气健脾。药用炙黄芪、升麻、柴胡益气健脾升清,炙黄芪用量在30~40 g。腹泻日久或小便淋沥不尽者宜益气升提,佐以固肾为主,补中益气汤加益智仁、五味子、金樱子、芡实、山药;褥疮久治不愈者常以生黄芪30 g益气补托。

     另外,在外伤性脊髓损伤治疗中应注重精神疏导,鼓励患者坚持功能锻炼,
  
     
3 典型病例

    例1 潘某,男,22岁。2003-09-10因“外伤后颈痛伴四肢活动受限1日”收入院。诊断:C6,7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并四肢完全瘫。手术治疗后于2003-09-19转中医科。转入时卧床,颈部哈罗架固定,双上肢活动可,双手指活动无力,双下肢肌力0级,左下肢强刺激后可被动收缩,带尿管,尿液浑浊,舌质黯淡,苔薄,脉沉细。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组成:川芎10 g,黄芪10 g,当归12 g,红花10 g,地龙6 g,淫羊藿15 g,仙茅15 g,杜仲15 g,川续断15 g,丹参15 g,滑石10 g,车前子10 g,焦三仙10 g,甘草6 g。水煎服,日1剂。加减服用45日后,患者可扶持坐起1 h,双手指活动有力,双下肢肌力1级,拔出尿管后小便日6~8次。术后75日患者双下肢肌肉痉挛疼痛较重,上方加川牛膝15 g、怀牛膝15 g、白芍药12 g、延胡索15 g,配合六味地黄丸以补益肝肾,同时辅以功能锻炼。3个月后在家人搀扶下可行走10 min,时有双下肢绞锁不能迈步。嘱其出院后坚持锻炼。6个月后复诊,可独自拄双拐行走。

     按:该患者以四肢痿软无力为主,中医诊断为痿证。初期证属气虚血瘀,故以补阳还五汤加减益气活血通络并补益肝肾,并以滑石、车前子清下焦湿热,以防湿热壅滞。后期以补益肝肾、柔肝止痉为主,并坚持功能锻炼,治疗及时对证,故取得了很好疗效。
  
     例2 郭某,男,25岁,2003-11-19因“外伤致双下肢麻木,腰背部疼痛9日”收入院。诊断:T12L1爆裂骨折、全瘫,C2椎板骨折。术后于2003-12-22转入中医科。转入时卧床,二便失禁,大便糊状,时时自行排出,疲乏,纳差,腹胀,舌质黯淡,苔薄腻,脉弦细。查:肛周轻度溃烂、渗出;带尿管,尿液清;S1以下皮肤针刺觉消失,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1+级。中医辨证:脾胃虚寒,湿浊下注。治宜补益脾肾,散寒止泻。予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药物组成:党参15 g,白术12 g,砂仁10 g,干姜10~30 g,芡实10 g,草豆蔻10 g,肉桂3 g,补骨脂15 g,吴茱萸10 g,薏苡仁30 g,山药12 g,车前子10 g,炙甘草6 g。水煎服,日1剂。加减服用10余剂后,患者大便日5~6次,上方加仙茅12 g、黄芪15 g、升麻6 g以温中散寒,益气升提。3个月后,大便次数基本正常,能自行排尿,小便欠通利,排尿不尽。上方加白茅根15 g、滑石10 g。继服10余剂,患者双下肢肌力改善,二便正常。查:双下肢肌力1+级,可做轻度外旋动作,双下肢肌纤维收缩有力,双下肢皮肤感觉改善至双踝关节处。
  
     按:患者虽因外伤致下肢痿软、运动障碍,但就诊时以腹泻为主,伴疲乏,纳差,舌质黯淡,苔薄腻。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属脾胃虚寒。脾为后天之本,主四肢,在体合肌肉,“清阳实四肢”。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等健脾升清止泻;干姜、肉桂温中散寒;四神丸温补脾肾,散寒止泄;车前子利小便,实大便。后期用黄芪、升麻益气升清,并加仙茅温脾肾壮阳。本例以实脾为主,腹泻瘥,下肢痿软无力亦得以改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