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联委婉道高龄

 wps0321 2014-05-08
妙联委婉道高龄

忠方

北宋程颢,82岁时得中状元,心中激动不已,既叹吾已老矣,又喜有志者事竟成,他在给皇帝的谢恩表中写道:“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志,多太公之二年。”其意是,我虽比辅佐周文王的姜太公大两岁,但比传授《尚书》的伏生还年轻8岁哩。不但用典巧妙,也含蓄说明了个人的顽强进取精神。

元代至元年间,浙江有一位百岁老人,别人问起他的年龄,他总是少报十几岁。有一天,他遇到了当代才子陶宗仪,陶也问起他的年龄,老人对他说:“我实话告诉你吧,今年我整整100岁了。既然告诉了你这个大秀才,那就请你给我作一副祝寿的对联可以吗?”陶宗仪稍加思索,朗声道:“人生不满君能满;世上难逢我恰逢。”此联全无百岁二字,但上下联都巧妙地含有百岁之意。老人心满意足,蹒跚而去。

古代有一老书生名叫詹义,屡攻秀才不中,但他从不灰心,一意进取,待73岁时终于如愿以偿,在亲朋老友贺喜之时,老秀才感慨万千,挥笔作诗:“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才得一青衫;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结句不但俏皮,也饱含着一生的辛劳和活到老、学到老、不服老的精神,比真言73岁,要妙得多。

清朝有一种尊老的习俗,即皇家设“千叟宴”。清乾隆五十年曾开“千叟宴”,全国被邀赴宴的老人有3900余人。其中有一位老者141岁,乾隆得知,便顺口作上联曰:“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言毕问赴宴诸叟,谁能应答下联,多数人不敢应对。大才子纪晓岚当时也在座,听了乾隆帝的上联,略加思索,立即接口对出“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乾隆听罢,连声叫绝。上联出得奇妙,下联对得贴切,文字不多,却很工整,而且将老者141岁高龄巧妙地点了出来。

南北朝时梁国徐陵,奉旨接待北齐来使,互相寒暄后,齐使问徐:“高寿几何?”徐陵答曰:“小如来5岁;大孔子3年。”此语巧妙地说明已75岁,既不失礼,又露学问,可谓妙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