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离“远虑”,勿近“近忧”

 大道本无边 2014-05-08

        远离“远虑”,勿近“近忧”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远虑”与“近忧”就像沉重的心理包袱,一旦背负上它,生活就会变得不那么快乐,不那么轻松了。

人为什么会对很遥远的将来,也许会发生、也许不会发生的事儿那么忧心忡忡呢?从心理学上去分析,这属于人心理上的一种焦虑反应。如果能从道理上对未来事态的发展预测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能客观、理性的看待“远虑”,那么,这种焦虑心理也许就会释放很多。

世事总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这就是道家的“大道理”。“远虑”者,给自己制造那么大一个提前量,早早的把自己桎梏于一个固定不变的预测结果上,并为此而担忧、多虑。等到最后,事情由远而近走来时,其结果往往会发生意料之外的逆转性变化。这样一来,过早的忧虑,无异于杞人忧天,一切都是白白的付出,枉费了那么多心力。

不过,“近忧”与“远虑”则又不同。它就是近在眼前的忧虑和烦恼,比起“远虑”来,它是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现实。

如果说,对于“远虑”,只要我们能搞清道理,扫清思维上的障碍,就能在心灵上获得一定程度慰藉的话,那么,对于近在眼前的“近忧”,要能做到从容不迫,坦然淡定,确实就不是一般的功夫了。

我们明明知道,忧虑和烦恼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解决问题还需理性思考,即使有了解决对策,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但我们却很难说服自己不忧虑。

说到底,这是一个心胸问题。你的心胸有多大,就能承受多大的事儿。其实,任何烦恼和忧虑,都离不开得失与取舍。同样的事,我们常常看别人的事小,看自己的事大,就是因为自己的事和自我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在自己眼里就得到了放大。如果你能跳出自我的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再重新看待同一个问题,就会发现问题的大小截然不同了。

《道德经》有言:“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是对“近忧”产生之原因以及克服之对策最高度的概括。

“近忧”的产生,源于自我的存在,有自我就有利害得失。要克服“近忧”,就要忘掉自我,站在身外身的角度,自然就能藐视它,看小它。而当被忧虑的事体一旦成为过去式时,回忆会真实的告诉你:果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不值得那样伤脑劳神。只不过事在眼前时,得失利害被放大,迈不过那道坎就是了。

话又说回来,远离“远虑”,勿近“近忧”,并不是要把自己塑造成凡事无心、不用心的糊涂虫,更不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当天和尚撞天钟。而是对当前事更细致入微的思考,对未来事更多的防范意识。古人告诫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天的事要思考;未来的事,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但是,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而不是感性的忧虑和多愁善感。

理性思考靠动脑,感性忧虑是动心。动脑是大脑的思维体操,大脑多运动,才能保持脑力旺盛不衰老。动心则是影响健康的情志活动。情志过度会伤身、伤神,导致中医的“七情致病”。

远离“远虑”靠眼光,勿近“近忧”靠肚量。远离“远虑”,勿近“近忧”,多动脑,少动心,就能快乐而充实的活好每一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