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与《图解油炸小白鱼》、《雨中刷参》,三帖联动,响应参加《海峡鱼飘香》征文活动。 现今的水库、野河中,小杂鱼比比皆是,扰得钓者心烦意乱。大鱼不易钓获,钓一包小杂鱼却比较容易。 笔者每年4——11月,经常专钓白条。天热时,只钓半天,聊以解瘾。即使主钓其它鱼种,也会带上一副专钓白条的钓组,以防光脚板(一鱼不获)回家。钓白条属于小儿科,不必小题大做。本文从实用出发,重点交流笔者实践经验,对初学者些许有帮助,请高手一笑而过。某地方的钓手喜欢用串钩钓白条,据说效果很好,可惜未见到交流经验的文章,本文权作抛砖引玉吧。 白条,学名蓝刀,一般生活在水体中上层,也会下水底觅食,杂食性,很多水域都能钓到。较大的,长15公分以上,十尾左右有一斤,钓者颇能过瘾;较小的,长六、七公分,鱼肉十分鲜嫩。 1. 钓具: 首选竿长4.5米碳素手竿,有时3.6米的竿也能用,在人多嘈杂的钓场,以及某些气候条件下,白条鱼不靠边,只有4.5米竿才够得着。个别时候,5.4米竿更上大白条,笔者就是5.4米碳素手竿,用朔料透明胶带收短一节,做成假定位两用竿,适用范围更宽。 1——1.2号主线。以大白条为主的钓场,子线用0.8号,因为大白条出水后,会不停的猛烈跳动,其力量比二两以上的大鲫鱼大得多。子线如果太细,钓不了几尾,子线就会象新烫过的女人头发一样卷曲(请原谅,比喻不当)。餐条来得快,散得也快,多换几次钩线,钓获量就会差很多。据实践,0.8号子线钓白条,对灵敏度并无大的影响。以中小型白条为主,主线可用0.8号,子线可用0.3——0.4号,以求钓组完美。 钩用袖钩3——1号,一般先用2号袖试钓。以大白条为主时,建议改用3号袖(4号袖太大,上钩率低),不然的话,钓不了几尾,就会因钓钩变形而跑鱼。1号袖上鱼率最高,钓小白条很爽,但我很少用。3号袖钓中小白条,上钩率明显低于2号袖。钓鱼人的心态,都是想钓大鱼。但吃油炸白条鱼,小鱼味道更美。 子线长度,上钩12——15公分,钩距6——10公分,相应裁取下钩子线长度。钩距大,便于探索白条的泳层,双钩上鱼的可能性较大。 2. 用漂: 主要根据钓者的习惯和钓法选漂。据笔者多年实践,钓浮水时,七星漂优于立漂,立漂坠大、漂大,惊鱼太利害。只有在水深1——1.5米,底钓,想鲫鱼、白条兼得时,立漂才显示出优越性。 七星漂六粒,粒距3——4公分,铅皮直接裹在主线的最下端,最好在铅皮下边穿一粒黑色太空豆(不能用红、白、黄色,避免产生假饵效应),必要时调整增加子线长度,增大子线摆幅,钓行程(类似台钓打浮)。空钩半水调沉3浮3.在水面渣渣较多的地方,调沉2浮4, 便于观漂。 漂象大多是斜拉入水。但星漂入水太快时,系餐条挂线。一般水面浮漂被拉入水1——2粒时,便可抖竿刺鱼。有时钩饵入水后,3秒钟浮漂仍不下沉,说明有鱼接口,也应及时提竿。白条吃食吐钩特别快,抖腕稍慢,便是空竿。 我所列出的钓组是一个浮水沉水两用钓组,可以钓白条,也可钓鲫鱼(缩小钩距),物尽其用。钓鱼人很容易领会钓沉水的用法。 3. 用饵: 素饵最好用腥味拉饵,尽量提高抛竿频率,能较快上鱼。任何腥味拉饵都有效,加点虾粉更好,勿需什么配方。 香味饵和本味粉饵也能上鱼,效果稍差。粉饵只适用于静水和缓流水中。 虫饵,白蛆(蝇蛆)最佳,钓餐条有特效。无论浮水沉水,有鱼必中! 大雨后的二浑水,应钓边钓浅,尤其是钓流水、浑水,更以白蛆莫属。只是卫生较差,近两年我没再用。白条鱼也吃蚯蚓和面包虫,效果不如粉饵好。 蝇蛆色白,在水里摇摆孺动,生命力较强,加上其特有的气味,诱鱼力极佳,对鲫、鲤、各种杂鱼有特效。我曾一钩挂三颗白蛆,在大河里,用矶竿钓获一尾近三斤鲤鱼的经历。 钩挂在蝇蛆的尾部(尖尖的一端是头,较粗的一端是尾),尾部有三道环,从尾部向前约宽1——2毫米。钩尖从尾部的平面刺入,从侧面环部穿出,置于钩底,全露钩尖。多少不一,挂一点蛆皮算数。不必担心钩尖档口,更不用担心鱼儿会惧怕钩尖而不吞食。可以说,鱼儿见了蝇蛆,尤如人见了山珍海味,决不会不吃。 蝇蛆钓白条和小鲫鱼只挂一颗。白蛆的皮韧性较好,有时一枚白蛆可钓几尾白条不坏,即令白蛆死去,或被鱼咬去部分,也照样有效。 4. 钓技: 1).钓位:水面上有成群小白条游动的地方,就是好钓点。附近有草,又经常有人钓鱼的老钓位,是比较好的钓点,这种地方,有时水面上看不到白条游动。进水口,尤其是污水入口处是最佳钓点。有的水域,白条到处都是,无所谓选点。 2).确定钓位后,先用酒米和颗粒饲料打窝,并在窝子之外和左右,成弧形,稀疏地用力远抛几粒窝料,做好引鱼之路,以诱远处之鱼。白条进窝,会沉底吃食,正好给我有调饵、铺开钓具的时间。 窝料吃得差不多,用拉饵浮钓诱鱼,加大抛竿频率,白条很快便会上浮就饵。开始,饵粒可以大一点,白条上浮后,饵粒一定要小。钓大白条不要超过干黄豆大小,小白条饵粒状如绿豆即可。气温较低的季节,钓大白条也只用绿豆大的饵粒。 垂钓中途,如需补窝,可用饲料粉调湿,不加粘合剂,入水即散,捏几个小团投入窝内,可以较快聚鱼。 3).浮漂快速一沉一浮,提竿无鱼,俗称“逗漂”,原因可能有:饵粒太大;鱼太小;气温低,鱼的开口小,钩太大。应把饵料打粘,搓小饵,换小钩。必要时,加重一点铅坠,小钩搓饵,使钩饵能快速穿过小鱼层,主钓大一些的白条。 4).白条鱼抢食吐钩极快,从漂动到抖竿,须在1秒钟之内,稍有迟疑,便是空竿。钓者应手不离竿,眼不离漂。 5).浮钓白条的关键技术,是找准鱼的泳层。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温,不同的天气,白条的泳层都不同。同一天内的上午、中午、下午,白条的泳层都在改变。一般最小的白条在水面上,大白条的泳层深一些。 在静水和缓流水中,可以从水面下30——40公分处开始试钓,每5竿加长水线10余公分。若有中鱼,根据中鱼时浮漂的状态,鱼的大小,吃的上钩还是下钩,来判断当时鱼的泳层水深。 接近鱼的泳层时,准确调整到刷参的最佳水深,往往仅在5——10公分之间!这就是为什么,钩距如此之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利于准确判断鱼的泳层。 例如,连续获小白条,都是下钩,说明大白条在更深处,应加长水线。 再例如,连续获小白条,都是上钩,加长水线后,反而无鱼,说明该水域大白条较少。 又例如,连续获大白条,都是上钩,说明水线太长,应缩短水线。 水线调整适当后,双钩上鱼的可能性较大。几小时内,十几次双钩上鱼是常事。这是钩距如此之大的重要原因之二。双钩上鱼次数多,能令人兴奋。快乐事大,吃鱼事小。 6). 请注意了,下面一点,是我钓白条独有的看家本领。小儿科题目,没有点精髓东西,也太对不起钓友读帖了: 如果水色清亮,或者气温较低,白条泳层较深,吃口较轻时,应主要观察水面以下的几粒星漂,(水面上的星漂很可能无反应),只要水下的星漂出现摆动或改变方向时,就应抖腕刺鱼,十拿八准!浮钓时,这种观漂方法,灵敏度不低于立漂,而假信号较少。 7). 起获十几尾白条后,可能散窝,但白条不会走远。只需将钩饵抛到窝区外围和稍远处,仍能钓到。 8). 钓点水深在1.5米以内,采用底钓,可白条、鲫鱼兼得。 谢谢观帖,祝君好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