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于当地时间4月30日晚11点42分,因前列腺癌在东京的自家住宅内去世,享年80岁。 渡边一生笔耕不辍,甚至到晚年患上绝症后,依然没有停止写作。他一生共发表了一百六十多部作品,包括五十余部长篇小说、近三十部中短篇小说,大量的随笔集、散文集、传记、对谈集,以及少量的医学专著等。 《再爱一次》作为渡边临终前的绝笔,也是他用生命写就的最后一部情爱小说。与渡边文学以往的经典作品一样,《再爱一次》是对生与死、爱与性的拷问,是对人性的关怀。 弃医从文,六十载文学之路 渡边淳一出生于昭和八年(1933年),文学之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65年,他以描写“母亲”之死的小说《死化妆》入选芥川奖候补作品,正式登上日本文坛。 到了60年代末,渡边淳一弃医从文。其前期主要从医学角度创作纯文学作品,紧扣生与死的主题,描写人物坎坷的命运,同期还创作了一些传记形式的历史小说。然而,尽管渡边的医学小说和历史小说已经写得炉火纯青,却一直反响平平。 20世纪70年代,渡边的写作开始涉及男女情爱,尤其是婚外情方面的题材,向大众文学转型,逐渐被人们关注。《紫丁香冷的街道》、《秋寒》、《深夜起航》等作品相继问世,虽说这些故事涉及了不伦之恋,但都是以青年男女的爱情或男人的婚外情为主题,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性描写。 到20世纪80年代,渡边开始挑战已婚男女的婚外情题材。“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情固然重要,但我的主要意图是想突出男人的性和女人的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特征。”于是便诞生了《一片雪》、《樱花树下》等。随着小说的畅销,“雪花族”作为婚外情文学的代名词,成为了流行语。20世纪90年代,渡边淳一完成了他的巅峰之作《失乐园》,由此真正确立了其在日本文坛无可动摇的大家地位。 到了创作历程的后期,即2000年以后,一直专注描写中年人情爱的渡边淳一,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将目光转向了中老年人的恋情。相对于描写中年人的情感纠葛,特别是陷入不伦之爱的男女主人公不惜付出生命代价去追求刹那即是永恒的真实来,关注老年人的性爱,以及如何让性能力衰退的老年人仍能拥抱爱情,是更加严峻也更有意义的课题。 这十年来,年届古稀的渡边陆续发表了以老年公寓为背景的《复乐园》,反映男人退休后感情生活寂寥的《孤舟》,讴歌白河法皇与璋子公主忘年恋的力作《天上红莲》,以及这部临终前的绝笔小说《再爱一次》。 《再爱一次》,灿烂的生命夕阳 2013年6月,八十岁高龄的渡边淳一,以缠绵病榻之身推出了这部挑战自我的《再爱一次》。这部作品以其自身体验为素材,对性爱问题做了一生中最大胆而深入的探索。从内容的充实程度可以看出作者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再爱一次》寓意再次获得爱的能量,让爱重生。在渡边淳一将近一甲子的创作生涯中,这部作品宛如灿烂的生命夕阳,放射出夺目而温暖的光辉。 《再爱一次》描写了主人公——整形外科医生国分隆一郎,在遭遇性能力衰退后的心路历程与再次获得爱的力量的真实体验。在绝望孤独的主人公面前,出现了一位酷似亡妻优雅的女律师。经过对这一生理变化不相信、不甘心的痛苦挣扎之后,隆一郎逐渐能够坦然接受、并重新振作起来,甚至还发明了“气乐堂方式”,获得了新的爱情。 渡边自己把这部作品称为“从没有人写过的”的自信之作。关于创作的初衷,2013年7月3日,他在接受日本《wide!scramble》杂志的采访时坦言:“大约三年前开始,我已经没有性能力了,内心曾受到巨大的打击。但作家的本能又驱使我把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写下来。这种题材是令人羞耻的,大家都闭口不谈,想把这种问题摊开讲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和觉悟。我不得不考虑作为男人该如何继续生活下去,因为尽管我没有了性能力,但我对女性并没有丧失兴趣。我经历的这种失落,以及从失落中振作起来的重生,都让我强烈地想写成一部新作品。” 日本唯美文学大家谷崎润一郎和川端康成等,都在他们的文学中,对于性爱有过很多精彩的描写。渡边文学与他们这些唯美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日本美学传统一脉相承,所不同的是,谷崎和川端的文学着重于从美学角度以及性心理角度来探索,而渡边则除了美学和性心理角度外,还从生理角度、社会伦理角度来全方位探索。应该说,这些探索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绝非庸俗意义上的情爱小说。 探讨肉体对人的精神影响,如何调整心态,提高生命质量,是渡边后期作品中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渡边文学一贯的人文关怀与美学追求。 渡边文学的魅力 以《再爱一次》为例,若说渡边情爱文学的特色,可梳理如下: 首先,医生出身的作家渡边,将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把医生对人的生理认识与作家对人的心理认知有机地结合起来,尽管题材不同,但始终贯穿了对人的心理、生理、性行为、社会现实等的深刻剖析,使医生的冷静与作家的浪漫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对于人性,尤其是对男女性爱探究的纵深程度很少有人可以比肩。 第二,许多作品的内容可以说来自他的一些亲身体验,具有日本私小说的特点。从他早期的作品到晚期作品,其情节构成与他的亲身经历、切实感受紧密相连。为了艺术追求,他不惜将自己的个人隐私袒露无遗。“我无论怎么说,都算是一个‘私小说家’,我的情爱小说里几乎都是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 第三,渡边的作品总是能够与他的生活共时,与他的年龄同步,因此能够与时代的脉搏息息相通,与社会人生紧密相连。用一句通俗的表达就是很“接地气”,从创作初期直到后期的作品内容,无不如此。 第四,渡边的作品追求人性的真实,追求唯美浪漫的情爱。在他的作品中登场的男性主人公里,很难找到道德完美的君子,然而,正是这种不完美,才体现了渡边孜孜以求的毫无矫饰的人性。渡边认为,倘若不能够去描绘饮食男女的真实欲求,就枉为文学家。 第五,渡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反道德、反传统、超世俗的特点。相对于既追求性爱的愉悦,也强调责任和义务的传统道德观,渡边则强调为了爱的愉悦,不能不舍弃承担所谓的道德责任。因此,从这样的男性角度描绘的理想女性,无一不是既温婉端庄又放浪多情的女性,对于情爱的追求本能,让她们的道德感、责任感在性爱的快乐面前不堪一击,甚至可以为了所爱的人抛弃生命。 纵观日本近现代文学,还没有一个作家像渡边淳一这样执着地关注着现代社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普通人的情感生活,还没有一个作家像他这样终生为人们的情感生活解除困惑、指点迷津、大声疾呼。渡边一生的文学追求,旨在描述出不甘寂寞的人们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对虚伪伦理道德的反抗。他笔下“不伦”的痴男怨女,折射出了现代社会婚姻家庭面临的危机,他的情爱作品畅销不衰正是表现了人性的本真欲求。 (责编:李唐)
|
|
来自: promisedland >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