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与苦、爱与恨,都只是我们所设立的假想

 niuniuyumami 2014-05-08

             文章网络/整编:Niuniuyumami

      

  一 我们一直都在欺骗自己

 (导语:我们的清净自性从没有变过,是什么使我们的态度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呢? )

 1.
甲先生去一家公司面试。他走进公司的电梯看到一位和他一样西装笔挺的年轻人(乙先生),于是友好的和乙先生打招呼:你好。事后甲先生也没有在意,觉得乙先生不过是个和自己一样去面试的。

2.
在一阵等待后,终于到甲先生面试了。进了办公室一看,呀,原来这个公司的老总竟然是乙先生,刚才在电梯里真没看出来,这么年轻,这么有才 干。因为在电梯里和老总友好的打过招呼,所以面试很顺利,甲先生的心情也很好。甲先生觉得乙先生很好,很平易近人,很亲切,也很敬佩乙先生。

3.
甲上班后的一天。甲在工作时间正在玩电脑游戏。正巧,老总进来了,看到了,瞪了他一眼后。甲冒了一身冷汗,事后回家就琢磨这事,原来乙先生这么厉害。亲切感没了,以后每次见到乙先生都战战兢兢的,就怕乙说他上班打游戏的事。

4.
甲去澡堂洗澡,正巧碰见乙,看到乙和他一样一丝不挂,觉得乙也没什么了不起,也和他一样。接著又通过和乙的交流,逐渐畏惧感没了,亲切感回来了。两人越聊越投机,成了好朋友。

5.
甲带乙去甲家做客。甲父刚出过车祸,腿有伤,还没恢复。甲父见了甲的老总后,也没打招呼,就进自己房间去了。甲没在意,和乙聊的还是很投机。
  
6.
甲送走乙回家后,父亲大怒。告诉甲,乙先生很像撞甲父后驾车逃逸的司机,由于乙是甲的老总,而且没有确认就没说出来。甲愤恨之心油然而生。由于没有确定,也没有证据,所以没办法,还要在乙的公司忍气吞声。不过对于乙只是唯唯诺诺,应付了事罢了。
  
7.
乙知道甲父出车祸受伤,买了水果来看望甲父。乙走后,甲觉得,虽然乙没有承认,但是这样能拉下面子回来看已经很不错了。对甲的印象稍微改善了一些,不过还是不能原谅乙。
  
8.
事有巧合,刚刚有目击证人举报,警察抓住了撞甲父的肇事司机,可是不是乙。甲和甲父都感到万分羞愧。乙还带东西来看甲父,他们都没有好好招待乙,还冤枉了人家那么长时间。
  
9.
甲主动去找乙,把事情来龙去脉说清,承认错误,得到了乙的原谅,两人友情恢复了,而且越来越深厚。
  
10.50
年后,甲去医院看病,走进电梯,看到一个和他一样年纪的老人,于是打个招呼说:你好。甲对那个老人没有在意,觉得不过是个病人而以。
  
11.
在看病的等待期间,两位老人闲聊。通过聊天,才知道,原来那位老人就是失散多年的乙。两人一见如故,连病也顾不上看了,在那深情叙旧。
  
12.10
年后,甲去公墓给祖先扫墓。甲看著乙的亲属拿著乙的骨灰从自己身边走过。由于不知道,甲只以为这事陌生人的骨灰而以。
  
在这个故事中,乙先生一直没有变,而甲先生对于乙的态度和感觉一直在变:乙从没变过,我们的清净自性也从没有变过,是什么使我们的态度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呢

(哈哈!我们看别人,是带着态度看,别人一直没变,而我们却被观点左右着态度,认不清清净本质。 我们看自己,其实也一直带着态度在看。我们本身也是清净的,可是我们却因为各种观念,有时候觉得自己好,有时候觉得自己差。 ——还是被某些妄念耍得团团转啊。)

二  爱、恨或愤怒可能一直持续吗?  摘自《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即使你们不快乐,没关系,这不快乐也是无常的。难道那不快乐是你的「自性」吗?我一点也不认为它是真实的。不快乐只是瞬间即逝的感觉。瞧!它出生,然后死亡。喜爱也只出现片刻,然后就消失。爱、恨或愤怒可能一直持续吗?

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不变的实体,它们只是心中一闪即逝的法尘。它们一直都在欺骗我们,没有任何东西是确实不变的。就如佛陀所说,当痛苦生起是,它短暂停留,然后就消失。当痛苦消失时,快乐生起,短暂停留,然后又消失。当快乐消失时,痛苦再次生起……如此辗转不已。

我们最后只能这样说:除了痛苦的生、住与灭的过程之外,什么也没有,如此而已。但愚昧无知的我们,却经常追逐与执著它,永远看不到无常的实相。若了解这点,无须想太多,我们就可以很有智慧。但若不了解,我们的妄想就会多于智慧——甚至可能完全没有智慧!除非我们真的看到错误行为的弊害,并放弃它们,否则情况不会改善。同样地,除非我们看到修行的真实利益,并遵循它,积极投入修行,使心变好,否则也不会有智慧。

若砍下一段木头抛进河里,若它不沉下去,或卡在河岸,它终究会抵达大海。修行也是如此,若你们依照佛陀指示的道路修行,亦步亦趋,就能超越两件事——耽著欲乐与耽著苦行。它们是河的两岸,这边是爱,那边是恨,或这边是快乐,那边是痛苦。

木头就是这颗心,当它在河里漂流时,会经历快乐与痛苦,若信不执著乐与苦,就能抵达涅槃的大海。你们应了解,除了苦与乐的生灭之外,什么也没有。若不被卡在两端,你们就是走在真实禅修者的中道上。

    这是佛陀的教导。乐与苦、爱与恨,都只是我们所设立的假想。智者不遵循或鼓励它们,他们不执著它们。这是放下耽著欲乐与耽著苦行之心,是正确的修行,就如那段木头最后会流入大海,不执著两端的心也必然能获得平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