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 - 名人佳作 詹建俊之《历史》

 愚雅轩 2014-05-09
 
   

油画 - 名人佳作 詹建俊之《历史》

 
 靳尚谊绘制《詹建俊》肖像

    詹建俊是满族人,1931年生于辽宁沈阳,自幼随父移居北平(北京)。他的父亲詹恩轩雅爱书画,家中藏有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的字画,经常带他参观书画展览,听京剧、曲艺,领略老北京风情。1942年他上小学高年级时,课余到北平“雪芦画社”学习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他喜爱吴道子、任伯年的画,特别是梁楷的《泼墨仙人》。他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养成了儒雅而豪爽的性格。

    由于詹建俊在油画艺术上的成就和影响,1985年起他被推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并于1995年中国油画家学会 成立时起担任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至今。二十年来詹建俊一直担任全国油画艺术的学术领导工作,作为中国油画艺术领域的组织者和带头人,领导主持了全国多项油画艺术的展览、交流与研究活动,并担任重大美术展览油画作品的评选、评奖负责人,曾任每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第六、七、八、九、十届评审委员会委员、油画评审组组长、总评奖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中国油画展》。为新时期中国油画艺术的发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詹建俊从事油画教学、创作数十年,其油画造型坚实,结构严谨,手法简练概括,用笔洒脱,色彩强烈,风格爽健豪壮,富有诗意和音乐性。代表作有《狼牙山五壮士》《高原的歌》《潮》等,出版《詹建俊画集》。作品曾获“全国美展”金质奖章,“北京市美展”一等奖。

 
《黄河大合唱 流亡.奋起.抗争》詹建俊 叶南 作

詹建俊谈《黄河大合唱》

 我既是此次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艺术委员会成员,又亲自参与了创作其中的油画作品《黄河大合唱》(与叶南合作),参加这些工作,我感觉很荣幸。这一次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给了创作者少则三年,多则四五年的时间来创作一件(组)作品,真可以说件件都是作者的心血之作。

 在当前美术界多元化的这种形势下,各方面的工作都很复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状况下,集中起这样大量的、全国最有成就的、知名度最高的、最有市场价值的一些人,用这么长的时间,投入到这样的一个工作中来,身为艺术委员会成员,我一开始是有疑问的,这种活动的效果究竟如何?

 通过现在的结果来看,我能真切地感觉到每位创作者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能够花这么长时间,在创作中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美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感,说明了我们当前主流的美术工作者对于美术事业、美术工作的健康发展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极大的热情。能够参与这样的工作,我既感到高兴,又为活动所取得这样的效果所感动。

 在此次活动中,我和叶南承担了油画《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任务。事实上,这幅作品的创作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由我们来承担的。最开始选定的作者已经画了稿子,直到第二次看稿,艺委会专家组对稿子还是不太满意,结果这个题目就空下来。李从军同志觉得让我画更适合,我感觉自己的年龄在这儿,今年已经快80岁的人了,对于这样的主题创作,所要投入的精力和体力,包括各方面的要求都是相当高的,唯恐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没有胆量承担这样一幅作品,之后我和李丛军同志谈,他希望我画,我把我的想法向他说明后,他问我能不能找人帮忙来画?我说手头没有合适的人选,学生也不是那么好找,而且还得对于主题性绘画有兴趣,还得有这样的热情,肯把时间投入进去,我自己实在想不出来找谁合作。后来邵大箴同志帮忙,推荐了叶南同志,她是我们学校(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赴俄罗斯的留学生。

 她热情很高,我本来想这样的题材年轻人可能兴趣不大。当时我说,要我画这样的画,我自己连地方也没有,因为我的画室二十多平米,高度和宽度都不行。后来决定接受这个任务之后,叶南她们为了画这张画,专门盖了一个画室,每次要去那里,还得开车过去。时至今日,我们这张作品能够完成,能够交卷,而且受到大家的鼓励,首先应该感谢李丛军同志对于我们的信任,在合作当中,应当感谢我的合作者叶南。

 我的合作者叶南很有能力,没有她的努力是不可能完成这幅作品的。在合作过程中,很多的实际工作中,她投入得要比我多,包括整个艺术构思,包括对主题的研究、体会,包括深入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实地考察,包括研究材料、技法,作品的基本方案也是她提出的,我在她的基础上和她一起研究修改。我是动嘴多,她是出力多。所以这一点来说,我们也有这样的共同体会,在我们的创作过程中的三四年时间里,我们两个的确是进行了很好的配合,发挥出各自长处,共同合作。

 作为一个画画的人,我觉得拿出作品来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大家的鼓励和帮助,我是没有信心完成这么大的作品的,即便是现在完成了,也感觉有点力不从心、精疲力竭。我想每一位创作者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这样大幅面的作品,画下来无论从精力还是体力上,各方面的负担都很重。这样重大的题材,在进行最初的构思之后,虽然基本东西有了,但要想把作品完成好,整个创作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体会主题,研究主题,甚至是修改、提高和加工的过程。

 我们的画从最初的创意到构图,中间历经无数次修改,从大的构图的结构,一直到人物关系的处理,甚至到画面人物和环境所占的比例、人物之间的大小、比例都在不断改动,有的画中间的颜色都涂上了,不适合又再来,作品最后的完成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

 这张画对于人物考虑得比较多,《黄河大合唱》所涵盖的丰富内容,概括了中华民族从苦难到争取胜利这样一个全民族整体的发展状态。画面要概括出民族精神的总体状况,而这样的内容怎么样在画面上表现?我们一开始在人物上考虑得更多。黄河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更要考虑黄河水在画面当中应该有的比重。我们一开始着重考虑的是人物,画到后来,感觉到人物形象每一个都很具体,内容也不同,从流亡到苦难再到抗争、奋进,每种状态都是很有典型性,表现得恰如其份。

 对于黄河水的表现,我们从一开始就设定用壶口瀑布来表现黄河的概念,在深化过程当中不断在推敲、改正,到最后才把三幅画不同的水的内涵和它所应有的历史状态,在形式上准确地、彻底地强调出来。这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绘画也是不断提高研究和改动的过程,所以我觉得画这样一个内容比较复杂,思想内涵很深刻的东西,不是一下子用一个想法、一个灵感就能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着重感谢合作者叶南。她出力很多,最初的时候,我是几个月去参加一次讨论,把画拿来我们一起研究;到后来是一个月参加几次、一周参加几次,直到最后我才是每天都去,之前大量的都是她的工作。在标注作者时,她的名字排在后面,很容易被忽略,但她起的作用的确很大。

 最后我再次感谢李丛军同志的鼓励,他和叶南同志为此画创作的最终完成而不懈地努力,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看到的作品。

(文章根据作者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黄河大合唱 流亡.奋起.抗争》 局部(中)
 《黄河大合唱 流亡.奋起.抗争》局部(右)
  《黄河大合唱 流亡.奋起.抗争》局部(左)
毛主席在农民运动讲习所  1961 
好得很 毛主席在考查农民运动 1973年 
狼牙山五壮士 1959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油画·1959年)

 

美术点评:

  詹建俊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经典之作《狼牙山五壮士》(1959年),塑造了五位八路军战士纪念碑雕塑式的英雄群像。1941年9月,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一班五位八路军战士,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与日军血战,弹药打尽,砸毁枪支,从棋盘陀峰顶集体跳崖(三名战士壮烈牺牲)。画家被英雄的事迹深深激动,他深入狼牙山山区考察写生,走访当年跳崖的幸存者葛振林。他要借助这一历史题材表达中国人民对抗日民族英雄的景仰,也抒发自己的爱国豪情。他决定“以群像式的处理手法达到纪念碑性的效果,通过英雄跳崖前的一刹那,从悲壮的气氛中突出表现宁死不屈、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要求画面上体现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同狼牙山熔铸在一起,巍峨屹立的意象”,因此他舍弃了繁琐的情节,突出了崇高悲壮的英雄气概的表现。画家塑造的英雄群像,已不是严格的纯写实造型,而是趋近意象化的造型。五壮士的身影与山峰浑然一体,又比山峰高大,呈山形稳定结构的群像的轮廓参差起伏,节奏强劲。人物的姿势威武雄壮,表情严峻果敢,虽然没有细腻的写实刻画,整体的气势和神态却相当逼真,中间的壮士(马宝玉班长)和他身边的两位战友的表情尤其传神。画家采用大刀阔斧的雕塑式的笔触肌理塑造人物,加上整个画面厚重幽暗的青铜色调,人物好像青铜雕塑巍然矗立在纪念碑基座之上。画家说,他把握画面气氛和意境的感情和情绪,常常伴随着想象中的音乐产生,“在《狼牙山五壮士》里,感到的是定音鼓的擂打与整个乐队的奏鸣”。画家完成这一杰作时年仅28岁。《狼牙山五壮士》的成功创作经验,也值得我们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借鉴。

 

党史解读:

  1941年9月,日本侵略军对河北省西部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围剿”。25日,日伪军3500多人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分几路向转战在狼牙山地区的晋察冀军区红一团进行围攻,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利用有利地形,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按照上级规定的时间,同敌人战斗了一天的五位战士,已经胜利完成了牵制和掩护任务。9月26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五位战士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和胡福才坠落崖底,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跳崖后被半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带伤归队。

    五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三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便广泛地流传开来,受到人们的崇敬和怀念。

 起家 1957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起家》是我国著名油画家詹建俊的成名作。画面呈现的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刻,垦荒队员在杂草丛中安营扎帐的场景:阴郁的天空,狂风下的杂草,人们紧张的神情和忙碌的身影,无不暗示着暴风雨将至。整个画面中最为醒目的是被狂风吹得飞舞的白色帐篷,它在漫天的浓云中形成一道强有力的旋律,将整个场景包括画面中的人物都给带动了起来。詹建俊创作这件作品时年仅26岁。

 

       《起家》抓住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脉搏之一:开拓北大荒。在那个年代,无数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纷纷奔赴北大荒。这些青年通过辛勤劳动开拓荒野创造新的历史,表现出一种青春无悔的英雄主义情结和浪漫主义情怀。《起家》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重要馆藏之一。

        正如艾中信所说:“这是一幅抒情的主题性绘画。”据说画家在创作《起家》时反复倾听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年),从乐曲特别是第三乐章的奏鸣回旋曲式中汲取炽热豪迈的青春激情。《起家》画面的主体是一块巨大的白色帆布,在狂风劲吹中仿佛形成了乐音高低不同的激荡旋律,垦荒青年与狂风搏斗的紧张动态加强了急促的节奏。以粗放的笔触画出的荒草丛生、乌云密布的自然环境,把垦荒青年的青春激情衬托得更加豪壮。

 试看天地翻覆 1977
《好庄稼》
摇篮曲 80x100cm 1983年 
 詹建俊《潮》177×196cm 1984年 布画油画

    詹建俊 《潮》布面油彩,177×196cm,1984年作。这是一幅表现当代中国农民的作品,形神兼备、寓意深远,被誉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作者以涌动绿潮的原野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信心的青年农民。显然,画中翻卷的绿浪既是吹染江边的春风,更是社会重新焕发生机的昂扬心志。

           画家也关注中国农村改革和都市生活变化等社会现实问题。他创作的油画《潮》(1984年)和《大风》(1996年)就分别是中国农村改革和都市生活变化的精神写照,这两幅作品带有不同的象征寓意。

    《潮》象征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春潮。画家以夸张的写意手法,塑造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形象,他双臂交叉,扶着铁锹,满怀自信,意气风发,好像准备脱掉身披的棉袄,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大写意的笔触挥洒出在浩荡春风中自由摇摆的杨柳,翠绿的杨柳在农民身后的墨绿色沃土上犹如翻腾的海浪,也象征着新时期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激荡的心潮。黄、绿、黑三色错综回旋的交响,人物与景物轮廓变化起伏的节奏,还有沃土上金色五线谱式波动的线条,合成了一曲气势恢宏、激情澎湃的乐章。

 詹建俊《雪域高原》180×150cm 2006年 布画油画

    詹建俊2006年创作的油画《雪域高原》,是参加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的作品,画家可能有意增强了写实造型因素。画面上一位英姿勃勃的藏族女性骑着一匹骏马正面向我们奔来,雪山在她的身后闪退。尽管也许是虚构的人物,但人物和马的造型、明暗光影、空间透视,都发挥了写实油画的纯熟技艺,明净的阳光感和清爽的空气感表现得尤其精妙。暖色很少,冷色较多,色调依旧明快响亮。

 作品名称:高原的歌

作品名称:高原的歌  作者:詹建俊

 材质:画布 油彩  规格:172×198cm  创作年代:1979年

 收藏:中国美术馆

    画家说:“在《高原的歌》中,我感到的主要乐音是木管乐器的演奏,因此,凡是画面棱角太锐利的地方我都感到不调和,所以我尽量放弱笔触,追求柔和。”他这种圆润柔和的笔触,类似西方古典油画的混融的笔触,明快响亮的色调接近威尼斯画派和德拉克洛瓦的画风。他大胆使用红色作为主色调,金黄色与黑色都被红色笼罩和渗透,再加上落日照彻了逆光人物的虚化处理,烘托出整个画面温暖、欢快的意境。“那是牧歌一般的抒情境界,质朴深沉的诗的境界。”整幅画面笼罩在浓重的暖红色调中,阳光从人物背后投射过来,产生了一种佛光般的虚化景象,宛如一首被纯化的诗或歌,给人以视觉与情绪上的感染。作品以牧歌般的抒情调子为粉碎“四人帮”后的美术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也契合了当时人们对轻松与抒情作品的渴求,但在他的作品里也显然在抒情中葆有某种崇高的热情。

 大风 1996

       《大风》象征着当代都市生活变化引起的不同人物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状态。画家借用都市常见的自然界的沙尘暴,隐喻当代商品经济社会中刮起的崇洋拜金之类的猛烈的时风。画面上老、中、青三个人物,虽然造型采用了简练的写实手法,却寄寓着精神和心理象征的深意。左边的一位白发老人,顶着大风蹒跚前行,似乎难以抵御迅猛的风势。右边的一位黑发中年人,也迎着扑面的风沙前进,神态比较从容镇定。中间的一位红裙长发女青年,在呼啸的大风和使人眯眼的沙尘中晕眩不止,神情恍惚,仿佛处于如醉如痴的梦游状态。如果单纯从形式美的角度欣赏,这位身穿红色连衣裙的时尚女青年,她那清秀的面容、陶醉似的表情、飘逸的长发、苗条而丰满的身材和举臂伸开双手的舞蹈般的动态,造型非常优美可爱。这大概表明画家既对某些青年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的精神状态流露出家长式的担忧,又对这些青年本身充满了深切的关爱和同情。

 

塔吉克姑娘

       詹建俊最精彩的新疆人物画,是表现各种动态的塔吉克姑娘,代表作有《清风》(1983年)、《飞雪》(1988年)、《绿野》(1987年)、《飘动的红霞》(1991年)、《山那边的风》(1992年)等。

     《清风》中一位塔吉克姑娘身穿黄色衣裙,在绿草地和白色小绵羊衬托下,有如黄、绿、白三色的和弦,色调分外明亮,更兼黑色的反衬和闪烁的明暗光影,阳光感极强。画面打破了写实绘画固定的透视关系,造成了奇特的视幻觉,加强了动态的节奏感。姑娘奔跑的动态、轻快的脚步、扭转的腰身、舒展的双臂和回眸顾盼微笑的神情,都好像舞蹈演员优美的表演。清风吹拂着她的头巾和衣裙,绿草地和白色小绵羊向斜上方流走,双倍地增加了她动态的活泼和速度。

《飞雪》中一位塔吉克姑娘身穿红色衣裙,在漫天飘飞的白雪映衬下,衣裙更加鲜红明艳。姑娘静立在飞雪之中,风吹动着她的衣裙,使她也显出动态。她的面部是写实的,有一定立体感,头巾和衣裙却是装饰性的、平面化的。画家为了调和这种平面化与立体感的矛盾,利用刮刀在平涂的厚重红色中制作出表示衣纹凹凸的肌理,产生了浮雕式的视觉效果,巧妙地调和了平面化与立体感、装饰性与写实性的矛盾。以大写意笔触涂抹的白雪背景,使这种矛盾更趋缓解。

《绿野》中一位塔吉克姑娘身穿白色衣裙,白色衣裙、头巾和她的面部都被绿野背景的浓重绿色映绿,犹如舞台的绿色灯光照在白衣演员身上的照明效果。姑娘双臂举在头后、低头挺身、头巾衣裙随风旋卷飘扬的动态,更像是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基本色调是绿色的变奏,大写意的笔触不仅用来涂抹深绿的背景,也用来塑造浅绿的衣裙的明暗体积。

《飘动的红霞》中一位塔吉克姑娘也身穿红色衣裙,在幽暗的背景反衬下,真像一朵飘动的红霞,一簇燃烧的火焰,连雪山也被她的光彩映红了。鲜红色与蓝黑色的反差,大写意的笔触,雕塑式的造型,舞蹈般的动态,充分表现了塔吉克姑娘爽朗的性格和奔放的热情。曾有人从她身上联想到比才作曲的歌剧《卡门》中热情泼辣的吉卜赛女郎。我觉得她的形象比卡门更多了几分潇洒高贵的气派。

        
                        白衣少女
 春风 1989年
 飞雪 詹建俊 100×72cm 1988
 绿野 1989
飘动的红霞 1991年作 
清风 詹建俊 1983 卡门艺术中心藏 
 山那边的风 1992年作
詹建俊《绿野》145.5×96.5cm 1987年 布画油画 
香港东方艺术基金会藏 
雪莲 布面 油画
詹建俊 1992年作 山那边的风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