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同中的欢笑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09

胡同中的欢笑

京根儿

 

    冬日的阳光犹如爱人的拥抱一般,夹带沁人的温馨与无尽的暖意,把胡同中漫步的我包裹得严严实实。虽不时还会有几许寒风扑面,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更显得这暖日的来之不易。

    鸽子在空中享受着同样的阳光,鸽哨声透过摇曳的树杈,进入了我的耳中,不时轻语。正在闭目倾听,“嗡嗡”的响声不知何时加入了其中,和那鸽哨竟演奏起了“胡同二重奏”。

    寻声而去,原来是几个孩子在抖动着手中的空竹,看着孩子们手中不时转动地空竹,仿佛也伴着那悠扬地声音回到了久远的童年。

    暮色下的胡同告别了白天车水马龙的喧闹,沐浴在金黄色的余辉中,剩下的只有一屡屡从各家各户烟筒中冒出的炊烟和那房顶上打着哈欠的大白猫。随着大乘巷胡同12号的朱漆大门的打开,一个孩子吃力得迈过高高得门槛,一扭一扭得走下了台阶。胡同突然热闹起来,街边的小妞子和二虎吵吵着便跑出了自家的小院。紧跟着13号的刘大爷左手拎着象棋,右手领着孙子奔儿头溜达出了院子。小丫头儿拿着皮筋和姐姐一块堆儿,小燕儿似的跑了出来,后面跟着王婶抱着小孙女……。

    胡同东头正在盖新居委会,门口的沙子堆,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小小子们,一个个生龙活虎般得玩起了“攻山头”的游戏。二虎子帅先爬上了沙土堆顶,学着《英雄儿女》中王诚的样子,喊着“像我开跑”。大永这孩子天生蔫脾气,不合群。他和铁蛋儿跑到一旁从沙土堆中,寻宝般得挖着胶泥。胶泥挖好后,捏成锅呀、碗呀的形状,俩人玩起了“赔锅、赔碗儿”。还是女孩子文静,不像男子们,老是和泥土较劲,小丫头儿的姐姐带着几个女孩子拿着皮筋在玩“踩八字儿”。

    冬去秋来,孩子们长大了,个个背起了书包,进了校门。居委会门前修了个大空场。胡同里的老少爷们,有了聚齐儿的好地间儿。孩子门也不例外,大永抱着爸爸新给买的皮球和孩子门玩起了“叫号”,王婶的小孙女依然学会了跑,扭妞哒哒得跟在大孩子后面。大雨子和小妞子打起了羽毛球,一不留神,球上了树。这回可热闹了,孩子门纷纷争先恐后得够球,有的用书包,有的用帽子,还有的用鞋,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啪”,一个包儿重重的打在了我的脸上,也把我带会了现实。捡起包看看,是手缝的,里面还放着豆儿。

    “叔叔,对不起,我门玩拽包,没拽好。”

    我揉了揉脸,冲孩子笑了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