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崔国辅作《卫艳词》:“淇上桑叶青,青楼含白日。比时遥望君,车马城中出。”描画的是,在风景优美的淇河岸边,一个风姿卓约的女子等候着相约的男人。淇河之滨,桑林青青,艳阳高照,青楼夹岸,不错的意境…… 桑叶营养丰富,有五高一库之称:高钾、高钙、高镁、高铁、高纤维素和氨基酸的宝库。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6种氨基酸、7种维生素,具有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1993年被国家卫生部正式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 时下正是桑叶嫩绿时,陌上桑叶飘香。首先我为您介绍一道凝聚着儿时美好回忆的美食:炸桑叶 用料:桑叶八、九张,鸡蛋两个,淀粉一两,面粉约半两,盐或糖适量(看个人喜好选项)。 做法:1、洗净桑叶,拭干水分;2、鸡蛋只取蛋清,将蛋清打至发泡;3、将淀粉、面粉、盐或糖放清蛋里搅匀成蛋清面糊;4、锅中放油烧至四成热,将桑叶逐一拖上面糊。下锅用小火炸,此时可见桑叶两面的面糊迅速泡起,中间变空心,状似荷包;5、炸呈金黄色后捞出沥油,装盘,稍晾后即可食用。咸味的还可撒上椒盐粉。 古时将冬桑叶用线穿悬户阴干,其色多青黑色,风吹作铁器声,故名铁扇子。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药理研究】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占桑叶干重的1%~3%,是植物界中茎叶含量较高的一类植物。桑叶中丰富的γ-氨基丁酸(平均含量为226 mg/100g)也引人注目,据研究,桑叶有十大药理功效: 1、抗凝血作用;2、降血压作用;3、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4、降血糖作用: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生物碱和多糖是桑叶中主要的降血糖成分;5、抑菌、抗炎作用;6、抗病毒、抗肿瘤作用;7、抗衰老、抗疲劳作用;8、抗丝虫病作用;9、解痉、抗溃疡作用;10、改善肠功能、润肠通便及减肥作用。 【配伍效用】桑叶轻清发散,能散风热,但作用较弱。桑叶轻清发散,能散风热,但作用较弱。临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风热袭肺、咳嗽多痰,或燥热伤肺、干咳无痰;以及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等症。 1、桑叶配伍菊花:二者均有疏散风热及清肝明目之功。但桑叶清疏之力较强,能走肺络,可宣肺泄热、润肺止咳,功擅散风;菊花清肝平肝之力较胜,兼能益阴,长于清热。二者相须为用,其疏散风热、润肺止咳、清肝明目之功更著,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之身热不甚、有汗而表不解、咳嗽等表证以及肝经风热上攻或肝阳上亢所致之头痛、咽痛、目赤肿痛、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常伍决明子)。 2、桑叶配伍石膏:桑叶疏风散热、清肺润燥止咳,蜜炙后其润肺燥之功尤著;石膏辛甘大寒,外能解肌肤邪热,内能泄肺胃之火,为清解气分实热之要药。二者合用;清中有润,共奏清肺润燥之功,可治疗燥热伤肺、气阴两亏、肺失宣降而证见咳嗽痰稠,或干咳少痰、鼻燥咽干者(常伍麦冬)。 3、桑叶配伍杏仁、贝母:桑叶轻清凉散,疏风散热;杏仁宣降肺气而止咳;贝母润肺止咳。三者配伍应用,共奏疏散风热、润肺止咳之功,以治疗温燥袭肺之轻证而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咯之不爽者。配牛蒡子、前胡,则散风清肺。 4、桑叶配伍野菊花:桑叶苦甘性寒,疏风散热,清肝明目;野菊花苦辛性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二药皆入肺、肝经,相伍为用,共奏疏风散热、解毒明目之功,可治疗风热毒邪引起之目赤肿痛。 【临床运用】 1、治头目眩晕:桑叶10g,菊花10g,枸杞子10g,决明子6g。水煎代茶饮。 2、针对因燥热伤肺所致的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肺系病症,以及各类急慢性咽喉炎及支气管炎患者均可用桑叶配麦冬(2:1比例),泡水代茶饮用,疗效显著。 3、桑叶还有止盗汗的作用。《本经》中亦早就有“桑叶除寒热、出汗”的记载;《丹溪心法》中亦有“桑叶焙干为末,空心米汤调服,止盗汗”之妙录。临床运用桑叶治疗自汗、盗汗颇有效验,特别是用于产后诸症而见汗多不止者效果尤佳。 4、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桑叶还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治痤疮:每日取鲜桑叶50g,煎水分三次服用,一般十五天见效。治面部褐色斑:用市售桑叶500g,经隔水蒸煮消毒,去除杂质,干燥后备用。每日15g,沸水浸泡后作茶饮用,连服三十天为一个疗程,对皮肤褐色斑有良好疗效。 5、减肥瘦身:坚持长期饮用桑叶茶,可明显减肥。每晚用温开水浸泡10g干桑叶,第2天清晨空腹饮下(冬季可适当加温服),然后白天以开水冲泡当茶饮服,坚持服3个月以上,能起到减肥降脂效果,如肥胖兼有四肢乏力、麻木、盗汗等,服此茶能明显改善其症状。 6、白发、少发:冬桑叶(鲜者亦可)500g去梗,叶搓碎,越细越好,再加黑芝麻250g(炒熟研细末)共调,加白糖或蜜拌合,每日晨晚各服20g,白开水送服,二十天为一疗程,常吃可令人面容红润、白发转黑,亦可防治少白头。嘿,明天我就试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