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凰网:[年代访]

 优雅a 2014-05-09

44

麦家:国家是个人命运的一部分

“他塑造了最为人熟知的间谍形象,他们或疯或死,全部牺牲在自己的忠诚里,成了祖国命运的一部分。”[详细]

43

刁亦男:等待戈多

刁亦男,1968年12月6日生于西安,因为父亲在西影厂工作,小时候看内参片《黄土地》开始喜欢电影;喜欢文艺小说和数学不好从而考了中戏;曾认为戏剧是[详细]

42

王学泰:中国已无侠

中国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中国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中国人的思想、心理是什么样的思想、心理?在采访中,著名游民与流民文化问题研究专家王学泰说[详细]

41

杨炼:个人构成史诗

诗人杨炼:从朦胧诗人到海外诗人,他活得野写得雅;回望80年代,坦言国人的思想和性爱空间从此开始被打开,但重复的历史悲剧也逼迫反省几千年儒家专制[详细]

40

肖全:摄影见证时代

20年前,《我们这一代》让肖全被誉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拍摄三毛和杨丽萍让他感悟大high境界;30年拍摄生涯,他却说摄影只是手艺但有幸见证时代[详细]

39

刘亮程:文化与道德

刘亮程,出生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详细]

38

文昕:我要为顾城辩护

诗人顾城逝世20周年之际,由凤凰网文化频道出品的纪录片《流亡的故城》正式上线。《流亡的故城》历经凤凰网文化频道近半年的筹划、考证、拍摄、制作,[详细]

37

杨丽萍:我看到万物真相

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饿记忆为她的人生启幕,“我一直在想怎么去寻找到吃的东西”“我记得我奶奶都是趁着半夜爬过河去,摘南瓜来给我们煮着吃”;经[详细]

36

蒋方舟:我不是女性知识分子

7岁写作,9岁出书,19岁上清华,23岁就任《新周刊》副主编。从“神童”到“公知”,蒋方舟说从来不知道别的小孩儿是怎么长大的。[详细]

35

陈向宏:建造乌镇“乌托邦”

“乌托邦是人类的一个梦。乌镇戏剧节是一个梦,圆了戏剧人的梦,也圆了乌镇的梦,但是专业的人要做专业的事情,所以我更愿意退到后面。” [详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