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冶集团2013年增利额居央企之首

 开信有益 2014-05-09
中研网讯:2014.5.9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2013年度年报显示:2013年实现利润总额53亿元,同比增加131.6亿元。以中国中冶为运营主体的中冶集团2013年增利额度在央企排名第一,为国务院国资委“保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业绩华丽转身备受业界瞩目。

  彼时,中国中冶一年前发布的2012年年报显示,受全球经济减速、行业深度调整以及处理几年前盲目兼并重组企业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中冶计提多项减值损失导致巨额亏损。中冶集团在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中已连续两年被降到最低D级,并连续两年被定为债务风险特别监管企业。公司深陷包袱沉重、效益下滑的管理低谷。

  中冶集团总经理、中国中冶董事长国文清解读企业转危为安的“密码”指出,中冶集团盲目扩张带来的深刻教训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企业不应该也不可能舍弃主业发展,必须聚焦传统的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资源开发和装备制造四大主业板块发展,专注于做有能力做、擅长做和最熟悉、最拿手的业务,打造公司整体核心优势。

  果断减负

  过去几年,中冶集团盲目冲动先后兼并重组了中冶恒通、中冶纸业辽宁葫芦岛有色等企业。这些企业既不是中冶主业,也不是中冶人拿手长项,成为中冶沉重负担。这三家企业每年亏损几十亿元,被中冶人形象比喻为“三座大山”。

  在中冶集团直面生死难关时,国文清做出了转型重生的抉择。通过不懈努力,中冶恒通、中冶纸业进行艰难的整顿、改造后,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支持下实现了划转重整,中冶葫芦岛有色实行破产重整。与此同时,中冶集团一些重大项目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南京下关项目和珠海横琴基础设施项目占用大量资金,在公司多方协调努力下,两个项目在2013年底提前收回资金超百亿元。

  专攻主业

  “打造公司整体核心优势”是国文清带领企业走出困境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工程承包板块,中冶集团通过再造新优势确保企业在国内冶金建设市场绝对优势和领军地位,并大力拓展周边国家冶金工程市场。2013年,公司承揽了越南河静项目、宝钢湛江项目等多项超百亿元的重大冶金工程项目。与此同时,中冶集团充分发挥在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节能减排等领域的特长和优势大展身手。2013年,中冶集团非冶金市场营业收入占到公司总收入的近60%。

  在装备制造领域,中冶集团重点优先发展冶金配套环保设备,并围绕市政开发中的桥梁、高架桥、房屋建设中的超高层建筑等领域,做强现有钢结构品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举措使中冶集团逐步走出困局,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期间,中冶集团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保持领先地位和培养后发优势的工作抓手。目前中冶集团已经拥有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4家甲级科研设计类企业,占据了中国设计企业100强排名前10名的6席。目前,公司拥有有效专利数超过11000件,位居中央企业第五名,在建筑类央企列第一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