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我就碰到过这么一位70岁的褥疮女患者曾大妈。曾大妈因患类风湿关节病,四肢关节已变形, 失去活动能力,瘫痪卧床三年,家属请陪护工在家中照料,可这位阿姨对业务不太熟悉,没有经常给曾大妈翻身、 按摩,结果曾大妈的屁股上长了个褥疮,一翻身就叫痛, 试了很多药,但那个褥疮始终长不好,总是流水流脓的, 不见好转。 她过去在我门诊看过病,于是又专门来找我咨询, 看有没有治褥疮的方法。 我推荐了一个偏方,但叮嘱曾大妈女儿, 这个方子需要精心照料,每天实施才行。 ![]()
具体方法:先用碘酒冲洗清洁疮面, 再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擦净疮面及周围皮肤。 然后用云南白药1~3克,加上3.5倍量的蜂蜜,调成糊状,用棉签蘸糊,涂在患处,外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一层, 最后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主要成分为三七、冰片、麝香等。 三七通脉行淤,和营止血,行淤血而敛新血; 麝香可活血通经、止痛;冰片清热止痛,也能生肌。 麝香有抗炎、抗菌的作用; 冰片具有一定的止痛及温和的防腐作用。 临床实验证实云南白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及白色念珠菌等细菌引发的炎症具有抑制作用, 且还可以明显促成纤维成长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 加速血管的生长及结缔组织的增生, 以达到促进伤口愈合之效。 临床实验证明,蜂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 白喉等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可减少渗出、减轻疼痛,防止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及组织再生。 现在流行的创伤“湿性环境”理论认为, 应该为缺血的溃疡面创造一个湿性环境, 此环境要有透气性能,同时还应具有抗渗出、 防止创面组织浸泡及杀菌等作用,而蜂蜜湿敷, 正好符合“创面湿性愈合”理论。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回去给母亲试用。 一周后,她打电话给我,说上药后挺有效, 如今褥疮已开始好转,有新鲜的肉芽长出。 我叫她继续坚持用,她给母亲连续使用一月后, 褥疮完全长好了。看着折磨妈妈的痛苦减少了, 曾大妈的女儿终于松了一口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