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曆史上最值得受尊敬的七位---母親

 三味書屋754 2014-05-10
中國曆史上最值得受尊敬的七位---母親

  ★★★《三味書屋754》2014年05月10日編輯整理★★★

                                  ★★★★★

在中國曆史上,誕生過無數傑出的巨人,他們或者創造曆史,或者因爲留下了不朽的思想和文章而名垂青史。探詢他們成功的足迹,我們驚奇的發現,他們的成功的背後毫無例外的站著壹個偉大的女人——母親。
NO.1、孟母:
      孟母是是壹位頗有見地,善于教子的賢德女性。孟子能夠成爲中興儒學的“亞聖”,成爲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思想體系中地位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這位母親的教育。《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抒”的傳誦名句,孟母的“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爲千百年來中國人婦孺皆知的曆史佳話,成爲天下母親教育子女的樣板故事。
      孟子名孟柯,出生于現在山東省鄒城市北的凫村(今屬于曲阜市)。《列女傳》記載,孟家最初的住處靠近壹片墓地。遊戲、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經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從附近經過,因此,孟轲與其他孩子就“爲墓間之事,踴躍築埋”。他們模仿送葬的人群,興致勃勃地玩擡棺材、掩埋死人的遊戲。孟母認爲這樣的環境會影響孩子讀書,妨礙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會讓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決定搬家,帶著孟轲遷居到遠離墓地的廟戶營村。廟戶營村位于現在的鄒城市西北部,當時,這裏是壹處繁華的集鎮。孟轲置身于這人來人往的鬧市之中,逐漸又同集鎮上的孩子壹起玩起做生意的遊戲,與同伴們學習商販叫買咬喝,討價還價,還學鄰居屠夫殺豬宰羊。孟母覺得這裏仍然不是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這樣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販的影響而不認真讀書。 
     在這個集鎮上剛剛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決定再壹次搬遷自己的住處。他們搬到了學宮的旁邊。這所學宮位于現在鄒城南門崇教門外路東,是孔子之孫即子思設宮講學的地方,後人稱它爲“子思書院”。後來子思的學生在此授徒講學。孟母想,孩子在學宮的附近居住,必然會受到學宮氣氛的影響,長大以後讀書也方便。母子搬遷到這兒後,天資聰穎的孟轲果然被書院裏的琅琅讀書聲所吸引,常到書院裏跟著學習詩書,演習禮儀。孟母很高興自己終于找到了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從此就在這裏定居下來了。後來孟母把孟轲送入學宮,隨子思的弟子學習,使孟子從此走上學業之路。
     孟母斷機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遷壹樣是母親教子故事的典範。孟子雖然天性聰穎,但是也有壹般孩子的頑皮。到學宮學習了壹段時間後,開始的新鮮勁頭過去了,貪玩的本性難移,有時就逃學,對母親謊稱是找丟失的東西。有壹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織布,知道他又逃學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織了壹半的布全部割斷。孟子問爲什麽要這樣,孟母回答說:“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教育孟轲,學習就像織布,靠壹絲壹線長期的積累。只有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淵博的知識,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廢。逃學就如同斷機,線斷了,布就織不成了,常常逃學,必然學無所成。 
      孟轲幡然大悟,從此勤學苦讀,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終于成了壹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母對于家庭壹生操勞,盡管孟子已經長大成人,但對孟子的教育和督促從來沒有放松過。在齊國,孟子多次向齊宣王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齊宣王雖然以年祿十萬鍾酬謝孟子,但是卻不肯積極推行他的政治主張。他非常想去願意采納他政治主張的宋國,可是又擔心母親年事已高無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兒子的心事,對兒子說:“故年少則從乎父母,出嫁則從乎夫,夫死則從乎子,禮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義,吾行乎吾禮。”孟母的壹席話把孟子的擔憂和猶豫壹掃而空,孟子隨離家周遊列國,受到了各國的空前歡迎,他的政治主張在許多諸侯國得到順利推行。
      就在這個時候,爲兒子傾盡畢生心血的孟母,在親眼看著兒子成功的時刻,滿懷著壹個母親成功的歡欣,壹病不起。在歸葬故鄉的途中,沿途經過的地方,無論民衆官員,無不爭向在路旁祭奠,表達對這位偉大母親的尊敬和哀思。
      在山東鄒城市北20裏的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靜穆莊嚴,時刻吸引著壹代代景仰這位偉大母親的人們。
NO.2、徐母: 
                      徐母罵曹(資料圖 圖源網絡)
      徐庶是三國穎州(今河南許昌)人,字元直。早年與諸葛亮、龐統同爲好友,曾投劉表,後投劉備任軍師。徐庶投奔劉備的時候,正值劉備孤軍落難之際,兵不過千,城僅新野壹座,將只有關羽、張飛、趙雲、關平、周倉等人。徐庶作了劉備的軍師後,大展才華,在數月間連施妙計,殺呂曠,斬呂翔,大破八門金鎖陣,敗曹仁取樊城,劉備的士氣軍心爲之壹振,曹操的囂張氣焰爲之壹寒。曹操的謀士程昱對曹操說:徐庶的才能比他程昱要高出10倍。但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徐庶越戰越勇時,他不得不激流勇退。在三國初期這謀臣智士縱橫俾阖的較量場上,就失去了壹位極其重要的軍事家,失去了許多可令後人學習和效仿的用兵之法。而令人高興的是,在徐庶辭別劉備時,向他推薦了諸葛亮,于是有了傳誦千古的“三顧茅廬”故事。
       徐庶正施展才華的時候,爲什麽要突然離開劉備?都是因爲曹操的謀士程昱。徐庶是有名的孝子。當曹操聽謀士程昱說徐庶在爲劉備出謀劃策時,就想納爲己用。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騙至許昌,請徐母寫信召喚徐庶。沒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曉大義的老人,徐母識破曹操的奸計,堅決不從。程昱就進壹步獻計,僞造徐母壹封信,招引徐庶。徐庶是個孝子,收到這封假信後,只得辭別劉備投曹。徐庶臨別劉備時,二人灑淚相別,徐庶指心對劉備說:“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于事,請從此別。”玄德哭著說:“元直去矣!吾將奈何?”徐庶推薦了諸葛亮,說:“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親往求之。若得此人,無異周得呂望、漢得張良也。” 
     徐庶被壹封假造的書信輕易騙到了許昌,此舉使深明大義的母親痛極而自盡,造成了徐庶終生的遺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壹場空歡喜,得到的是壹位終生不爲其設壹計的旁觀者。老母親爲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長歎:“我徐某,報國有心,卻無力回天;不忠、不孝,枉爲人臣。”
     在那個時代,曹操名爲漢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卻能夠區分奸僞,認爲兒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見這位母親的大德高義。
NO.3、嶽母: 
                         嶽母刺字(資料圖 圖源網絡)
       嶽飛自從槍挑了小梁王,大鬧比武場之後,和牛臯、王貴、湯懷、張顯弟兄五人,壹起回到家鄉河南湯陰,閑居起來。
      這時候,北方金國興起,四太子金兀術率領大兵南侵。北宋朝廷腐敗無能,無力抵抗,被金兵占了都城汴梁(今開封),皇帝欽宗、太上皇徽宗也被擄到北國。金兵在中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再加上河南這壹年瘟疫盛行,偏偏又遇大旱,顆粒無收,百姓生在水火之中,苦不堪言。嶽飛和母親、妻子在家苦守清貧,甚是淒涼。王貴、湯懷、牛臯幾個人的父母相繼過世,幾個人耐不住饑寒,未免去做些不潔之事。嶽飛幾次勸他們休取不義之財,他們也不肯聽,最後竟壹齊去山中落草了。嶽飛見這般光景,心中悲傷不已。
      壹天,嶽飛正與母親在家中說話,有人前來叩門。嶽飛把那人接到屋中,談話中才知道來人是洞庭湖楊麽起義軍的部將王佐,因楊麽久慕嶽飛文武全才,特差王佐前來聘請前去相助。當下王佐拿出許多金銀珠寶作爲聘禮。嶽飛正色說道:“嶽飛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堅辭不收。王佐無可奈何,最後只得收拾起聘禮回山去了。 
      王佐走後,嶽飛進去將這些細細說與母親。嶽母聽罷,沈思了壹會,就讓嶽飛去中堂擺下香案,端正香燭,隨後帶媳婦壹同出來,焚香點燭,拜過天地祖宗。又叫嶽飛跪在地上,媳婦研墨。嶽母說道:“孩兒,做娘的見妳甘守清貧,不貪富貴,是極好的了。但恐我死之後,又有些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倘我兒壹時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豈不把半世芳名喪于壹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妳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字,願妳做個忠臣,盡忠報國,流芳百世,我就含笑于九泉了!”嶽飛聽罷,說道:“母親說得有理,就與孩兒刺字罷。”便將衣服脫下半邊。嶽母取過筆來,先在嶽飛背上寫了“盡忠報國”,然後將繡花針拿在手中,在他背上壹刺,只見嶽飛的肉壹聳,嶽母問:“我兒痛麽?”嶽飛道:“母親刺也不曾刺,怎麽問孩兒痛不痛?”嶽母流淚道:“孩兒,妳怕娘的手軟,故說不痛。”說罷,咬著牙根刺起來。刺完,將醋墨塗上,使永遠不褪色了。嶽飛起來,叩謝了母親訓子之恩。
      這時,宋康王在金陵繼位,爲高宗。朝廷傳下聖旨,聘召嶽飛進京受職,率兵討賊,圖複中興,報仇雪恨。嶽飛接了聖旨,即刻收拾停當。嶽母叮咛孩兒,勿忘“盡忠報國”。嶽飛拜別母親,又囑咐了妻子,這才上馬進京去了。這以後,嶽飛領兵幾次大敗金兵,力圖恢複中原,不料朝廷奸臣宰相秦桧壹夥,私通金國,陷害忠良。他們把嶽飛騙進京,誣他謀反,下在獄中。審訊中,嶽飛脫下上衣,露出背上“盡忠報國”四個赫然大字,凜凜正氣,貫沖鬥牛。但邪惡猖獗壹時,嶽飛終被害死于風波亭。可是,嶽母訓子報國的故事和民族英雄嶽飛的美名卻千古流傳。
NO.4、孔母: 
                   孔子母親顔征在(資料圖 圖源網絡)
      曆史上關于孔子母親顔征在的教子故事鮮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實,孔母在孔子的成長中起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
      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後壹個國王纣王的弟弟。商朝滅亡後,大哥微子被周封爲宋國的國君,微子啓死後,微仲繼位,到孔子父親壹代,已是十五世,孔父在魯國只是壹名武士。孔子母親的家族先祖伯禽,是魯國的始祖,周公旦的長子,周朝先王周文王的孫子。
      據說孔子的父親當年娶母親的時候年紀已經是六十多歲,而顔氏女則不滿二十歲。因爲年齡相差懸殊,在當時不合禮儀,故有《史記》中記載“野合”之說;有說在野外合歡,按此說法,孔子爲私生子。孔子約三歲時,孔母帶他離開鄹邑,到國都曲阜的阙裏居住,當時家境相當貧苦。
     孔子的外公是飽學之士,在那個時代,同樣能夠讓女兒識字識禮,可以見其開明。外公的直接傳授,使孔母不僅僅積累了豐厚的識見和學養,在教育和禮上也有很高的修養。她把父親家的全部書籍,都搬運到自己的新家,選三間房子的壹間作書房,准備在孔子滿五歲的時候教他念書。她先收了五個小孩子,在自己家教發蒙的書,得到每位學生家的學資,五鬥小米和壹擔幹柴,足以養活母子兩人。 
    孔母教孩子們習字、算數和唱歌三門功課,同時也教孩子們學習禮節和儀式。孔子不到六歲開始跟班學習,後來,征在又收了幾個小學生,小孔子成爲他母親的小幫手,以盡輔導微薄之力。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細心教育,不到十歲的小孔子,已經學完全部發蒙功課,因他愛琢磨,肯用腦子想問題,記憶力出衆,喜歡幫助別人,成爲同窗學習的佼佼者。有了孔母的這壹段家教生涯,自己幫助別人學習的經曆,對孔子以後辦私學、興教育,起到直接的影響。
     按照當時的規矩,童子十歲就要外傅(跟別的老師去念書)。孔母關閉了她的學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內最好的學堂,學習詩歌、典籍、曆史等功課,即被後世稱爲《詩》、《書》、《禮》、《樂》的內容。當時學堂稱爲“庠”,屬于官辦學府,集中了魯國最優秀的老師,實施非常嚴格的教育。因顔氏家族與魯國國君是同宗關系,孔子仍以壹個貴族子弟的身份,在學堂裏受到貴族式教育。
     正是有著這種母子情深的依存關系,才有了《禮記·檀弓》裏故事的發生:孔子在其十七歲時,其母仙逝,孔子堅持父母合葬,因母恥于野合之事,未曾告訴父墓所在,孔子爲了打聽父墓所在,就想了個殡母于五父之衢的辦法。按常禮,殡當在寢而不在外,今孔子故意殡母于外,意在引起人們的注意,使人們怪而問之,孔子便可借機打聽父墓之所在。後來問于鄒人曼父之母,才知道父親葬于防,然後使父母得以合葬。
NO.5、歐母: 
                      歐陽修之母畫荻教子(資料圖 圖源網絡)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的著名學者,是傑出的文學家、史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壹。他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其父歐陽觀是壹個小吏。在歐陽修4歲時,父親就離開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歐陽修的母親鄭氏身上。爲了生計,母親不得不帶著剛4歲的歐陽修從廬陵到隨州,以便孤兒寡婦能得到在隨州的歐陽修叔父的照顧。
      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出生于壹個貧苦的家庭,只讀過幾天書,但卻是壹位有毅力、有見識、又肯吃苦的母親。她不斷給年幼的歐陽修講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講完故事都把故事做壹個總結,讓歐陽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導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隨聲附和,不要隨波逐流。歐陽修稍大些以後,鄭氏想方設法教他認字寫字,先是教他讀唐代詩人周樸、鄭谷及當時的九僧詩。盡管歐陽修對這些詩壹知半解,卻增強了讀書的興趣。
      眼看歐陽修就到上學的年齡了,鄭氏壹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家裏窮,買不起紙筆。有壹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邊長著荻草,突發奇想,用這些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不是也很好嗎?她就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開始教歐陽修練字。歐陽修跟著母親的教導,在地上壹筆壹劃地練習寫字,反反複複地練,錯了再寫,直到寫對寫工整爲止,壹絲不苟。這就是後人傳爲佳話的“畫荻教子”。 
     幼小的歐陽修在母親的教育下,很快愛上了詩書。每天寫讀,積累越來越多,很小時就已能過目成誦。10歲的時候,母親就帶他經常到附近藏書多的人家去借書讀,因爲自己沒有,她就讓他把借來的書抄錄下來。
     一天,他從李家舊紙筐裏,發現壹本六卷本《韓昌黎文集》,經主人允許,帶回家裏。打開壹看,大開眼界,便廢寢忘食、日以繼夜地閱讀。宋朝初年,社會上多流行華麗浮躁、內容空洞的文風,而韓愈的文風與之完全不壹樣。歐陽修被韓愈清新自然的文章所打動。他高興地對母親說,世上竟有這麽好的文章啊。
    盡管歐陽修年紀尚小,對韓愈文學思想未必能全部吃透,但卻爲他以後革除華而不實的文風打下了基礎。而正是在這種思想啓迪下,壹個學習韓愈、革除當時文壇上壞風氣的念頭,在他的腦海裏油然升起。
    歐陽修長大以後,到東京參加進士考試,連考三場,都得到第壹名。當歐陽修20歲的時候,已是當時文學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母親爲歐陽修的出衆才學而高興,但她希望兒子不僅文學成就出衆,爲人做事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歐陽修長大做了官以後,母親還經常不斷地將他父親爲官的事績講給他聽。她對兒子說:妳父親做司法官的時候,常在夜間處理案件,對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來覆去地看。凡是能夠從輕的,都從輕判處;而對于那些實在不能從輕的,往往深表同情,歎息不止。她還說:妳父親做官,廉潔奉公,不謀私利,而且經常以財物接濟別人,喜歡交結賓朋。他的官俸雖然不多,卻常常不讓有剩余。他常常說不要把金錢變成累贅。所以他去世後,沒有留下壹間房,沒有留下壹壟地。
     她告誡兒子,對于父母的奉養不壹定要十分豐盛,重要的是要有壹個孝心。自己的財物雖然不能布施到窮人身上,但壹定是心存仁義。我沒有能力教導妳,只要妳能記住妳父親的教誨,我就放心了。
     母親的這些語重心長的教誨,深深地印在歐陽修腦海裏。歐陽修爲官秉正,但也不忘孝敬爲自己備嘗艱辛的母親。皇祜五年,歐陽修的母親以73歲的高齡病逝于南京,歐陽修將母親遺體運送故鄉安葬。母親慈祥的面容,勞碌奔波的身影,時時出現在眼前,母親的諄諄教導激勵他成就了壹生的功業。
NO.6、陶母: 
         陶母退魚(資料圖 圖源網絡)
      陶侃是東晉名將,曾任八州都督,征西大將軍,封長沙郡公。他有壹個非常賢惠又深明大義的母親。陶侃的先輩,史書上記載不詳。其父陶丹,是吳國的邊將,官至揚武將軍。揚武,系雜號,地位不高。陶侃先世無顯赫仕宦可以溯記,年輕時又當過尋陽的“魚梁吏”,說明其家屬于“寒門”這類社會地位很低的階層。晉滅吳後,中原人稱江南人爲“亡國之余”,江東士族在政治上也受到中原士族的排抑。像陶侃這樣“望非世族、俗異諸華”的人,處境就更爲艱難了。
      陶侃少年時喪父,家境清貧,與母親湛氏相依爲命。湛氏是位很堅強的女性。她立志要使兒子出人頭地。在這種環境下,對陶侃管教很嚴,並通過自己紡織資助兒子去結交朋友。後來,陶侃在縣功曹周訪的薦引下當上縣主簿,才開始擺脫充當賤役的地位。
     一次,鄱陽郡孝廉範逵途經陶侃家。正值大雪。陶侃因家貧,擔心沒有招待而怠慢了朋友,心中十分焦急。母親看在眼裏,安慰他說,妳只管留客吧,我會設法招待好的。于是,她把頭上的長發剪下,換成酒菜,又卷起鋪床的幹草切細,陶侃“斫諸屋柱”爲薪柴,喂飽範逵的馬。範逵事後得知,感慨地說:“非此母不生此子”!即使是跟隨範逵而來的奴仆也覺得大過所望。
     等範逵離開時,陶侃又追送百余裏。範逵很感動,臨別時問陶侃:“卿欲仕郡乎?”陶侃趕忙回答:“欲之,困于無津耳”。範逵遂向廬江太守張夔“稱美之。夔召爲督郵,領縱陽令。有能名,遷主簿”。這時恰逢州部從事來到郡裏,他想借視察之名勒索賂賄,陶侃便讓手下諸吏安心辦公,自己出面對從事說:“若鄙郡有違,自當明憲直繩,不宜相逼。若不以禮,吾能禦之。”從事聽了便退了出去。陶侃也未忘報答張夔的知遇之恩。“夔妻有疾,將迎醫于數百裏。時正寒雪”,衆僚屬皆面有難色。唯陶侃說:“資于事父以事君。小君,猶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盡心乎”!于是請行,衆鹹服其義。後長沙太守萬嗣路過廬江,見到陶侃,陶侃對他特別虛心謙恭,使得太守大爲驚訝,臨別時對他說“君終當有大名”。令其子和他結交朋友,而後才離去。
    有了這樣的關系,陶侃即被張夔舉爲孝廉。靠這種身分,陶侃可以進入洛陽與上層名流結識,去實現他的大志。
     不久,陶侃做了漁梁吏,食用官府的魚(腌魚)。他念起貧寒中的母親,就用陶罐盛了壹點魚送給母親。不料母親不但不受,還將陶罐封上退回,並附信責備說:“汝爲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此事給陶侃以極大的教育,爲陶侃後來做官的廉潔奉公打下了基礎。 
                     東晉名臣陶侃
     大約在元康六年(296年),陶侃到了洛陽。當時的洛陽,經過幾十年的修複、重建,又變得十分繁華、熱鬧起來。但是,京城的繁華卻沒有給陶侃帶來什麽錦繡前程。實行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已使西晉在選官上“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世族子弟憑借自己的父、祖余蔭即可身居要津,並不爲今後升遷而費神。
     陶侃也深知像他這種身分的人,沒有權門當靠山,是根本不可能在洛陽官場上站住腳的。因此,他去求見“性好人物”的司空張華。但張華卻“初以遠人,不甚接遇”。陶侃對張華的輕視並不灰心。多次求見,“每往,神無忤色”。張華在和陶侃談話時,大吃壹驚,認爲他不同常人,陶侃很快便在張華的推薦下作了郎中。郎中有資格入選各類官職,但像陶侃這樣的窮賤之士是根本擠不進那些顯要的官位。
     陶侃在洛陽呆了五、六年,但前途依然渺茫得很。在這期間,西晉的內亂愈演愈烈。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倫廢賈後。第二年又廢惠帝自己稱帝。動亂就由宮廷內發展到宮廷外。洛陽內外已成爲諸王軍隊沖突、爭奪之地。在這種情況下,寓居洛陽的江東士族紛紛返家避亂。此時陶侃已經認識到,在洛陽的這種門閥政治下,他是難于出人頭地的。又因受到江東士族紛紛返回家鄉氣氛的影響,他也准備南下了。
     時黃慶已經作了吏部令吏,舉薦陶侃補任武岡縣令。武岡是荊州南部的壹個縣。這時的陶侃已經四十多歲。陶侃到任後,與太守呂嶽的關系很緊張。他遂棄官回家。以後又當過郡小中正。如果不是晉末江南的動亂給他以侪身戎旅的機會,恐怕他終生也只能當個縣令之類的小官。八王之亂引起江南動蕩不安的局勢,爲陶侃施展才幹提供了機遇。就在這個時候,對陶侃壹生影響巨大的母親病故了,終年75歲。陶侃在幾十年的爲官生涯中,時刻牢記母親的教誨,堅持每天早上把壹百塊磚搬到屋子外面去,晚上又如數搬回來。部下問爲什麽這樣做,他回答說:我的志向是領兵橫掃強虜,恢複中原,如果不鍛煉壹個好身體怎麽可以呢!
NO.7、佘太君: 
     佘太君(資料圖 圖源網絡)
     佘太君,名賽花,西京大同人,乃後周四鎮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之女。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戶衣)鎮守府州,善于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爲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後來在征遼之時,潘美挂帥,楊業爲先鋒之職,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逼孤軍而臨絕險,陳家峪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楊業被俘,三曰不食而亡。
     楊業爲國捐軀之後,折太君又協助長子楊延昭抗遼立功,累任崇儀副使、江淮南都巡檢使、知定遠軍、保州緣邊都巡檢使、本州防禦使、高陽關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楊延昭戍邊二十余年,宋朝皇帝真宗也贊揚地說:“延昭父業爲前朝名將,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楊延昭病逝軍中,終年57歲,河朔之人多望延昭靈樞痛哭流涕,悲聲直上九霄。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從狄青南征有功,授興州防禦吏、知泾州,爲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部虞侯,卒後贈同州觀察使。 
      楊家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爲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佘太君正是楊家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折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帼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她指揮楊家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迹,已經達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爲了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了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爲流傳。





                                 《歡迎進入三味書屋754個人圖書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