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VA 《极致 小提琴古典名曲选集》(CD3-5)

 雨林修养馆 2014-05-10

  (1-3)                                           CD(4-5)

 

 

          VA —《极致:小提琴古典名曲选集》(5CD

 

    专辑简介

    DECCA VA —《极致:小提琴古典名曲选集》(5CD)收录了小提琴大师鲁杰罗·里奇、亨瑞克·谢霖、大卫·奥伊斯特拉赫、阿图尔·格吕米奥演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圣桑《哈瓦涅拉舞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莫扎特第三、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奏鸣曲,以及一些世界小提琴经典名曲,值得珍藏。

 

    专辑曲目

【CD 1】
小提琴:鲁杰罗·里奇
指挥:皮埃罗刚巴
伦敦交响乐团
    鲁杰罗·里奇(Ruggiero Ricci 1918- )意大利裔美国小提琴家。属于炫技型演奏家,爆发力强,有着惊人的速度和技巧。以演奏帕格尼尼的作品闻名。第一个不经剪接录制了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第一个在美国首演了帕格尼尼的第四、第六小提琴协奏曲。

01—03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Op.64
01 1. 很热情的快板
02 2. 行板
03 3. 不太快的小快板-很有活力的快板

04—06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Op.26
04 1. 有节制的快板
05 2. 柔板
06 3. 终曲(精神饱满的快板)

07 圣桑:哈伐奈拉, Op.83
08 圣桑:引子和回旋随想曲, Op.28


【CD 2】
小提琴:亨瑞克·谢霖
指挥:亚历山大 吉布森
新爱乐乐团
亨瑞克·谢霖( Henryk Szeryng 1918-1988)波兰裔墨西哥藉,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他的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与变奏曲,以及与鲁宾斯坦合作的布勃姆斯和贝多芬的奏鸣曲,都足以窥见其极浓厚的艺术底蕴。

01—03 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K.216
01 1. 快板
02 2. 柔板
03 3. 回旋曲(快板)

04—06 莫扎特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 K.218
04 1. 快板
05 2. 如歌的行板
06 3. 回旋曲(优雅的行板和不太快的快板)

07—09 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K.219
07 1. 开朗的快板
08 2. 柔板
09 3. 回旋曲(小步舞曲)


【CD 3】
小提琴: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钢琴: 列夫 奥博林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 1908-1974)俄国小提琴家的代表,40年代与欧柏林、克努舍维兹基组成三重奏名噪一时,1945年首度出国在维也纳演出,1954年正式在伦敦首演,1955年到纽约首演。演奏自信圆熟,气势强劲,恢弘格局,是少数能够刚柔并济的小提琴家。

01—03 贝多芬A大调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莱采” Op.47
01 稍慢的柔板
02 变化的行板
03 终曲(急板)

04—07 贝多芬F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Op.24
04 快板
05 极具表现力的柔板
06 很快的快板
07 不太快的快板

 

【CD 4】

小提琴:阿图尔·格吕米奥
钢琴:伊斯特凡·哈伊杜
阿图尔·格吕米奥(Arthur Grumiaux 1921-1986)比利时小提琴家。1949年任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是法比小提琴派的代表,又有着浓烈的浪漫派风格,演奏音色纯净、典雅,柔美而静谧。

01 冯·帕拉迪斯:西西里舞曲
02 莫扎特:D大调小夜曲“哈夫纳”, K.250 - 4. 回旋曲
03 格鲁克:选自《奥菲欧与犹丽狄茜》中的旋律(幸福精灵之舞)
04 格拉纳多斯:西班牙舞曲,Op.37/5 “安布罗西亚”
05 克莱斯勒:美丽的罗丝玛琳
06 克莱斯勒:爱的悲伤
07 克莱斯勒:爱的喜悦
08 韦拉奇尼:快板
09 维瓦尔第:协奏曲集, Op.3/11, RV 565 - 西西里舞曲
10 雷克莱:法国长鼓舞曲
11 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WoO 10/2
12 舒伯特:圣母颂, “埃伦的歌III”, D839
13 德沃夏克:降G大调诙谐曲
14 马斯奈:泰伊思沉思曲
15 柴可夫斯基:感伤圆舞曲, Op.51/6
16 韦拉奇尼:广板(小提琴奏鸣曲Op.2/6
17 克莱斯勒:贝多芬主题小回旋曲
18 克莱斯勒:帕德雷马提尼风格的小行板
19 埃尔加:随想, Op.17
20 弗雷:梦后
21 阿尔贝尼斯:探戈舞曲, Op.165/2
22 冯·维塞:悲伤圆舞曲
23 庞塞:我的小星星
24 西贝柳斯:夜曲, Op.51/3


【CD 5】
小提琴:阿图尔·格吕米奥
钢琴:伊斯特凡·哈伊杜

01 佩尔戈莱西:小行板
02 舒伯特:天鹅之歌, D.957 - 小夜曲
03 莫扎特:D大调嘻游曲, K.334 - 3. 小步舞曲
04 舒曼:童年情景, Op.15 - 梦幻曲
05 德沃夏克:G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小奏鸣曲, Op.100 - 2. 小广板
06 古诺:圣母颂(改编自巴赫第一前奏曲BWV 846)
07 帕格尼尼:第十二号奏鸣曲, Op.3/6
08 德沃夏克:吉普赛歌曲, Op.55/4 - 妈妈教给我的歌
09 维尼亚夫斯基:莫斯科的回忆, Op.6
10 拉威尔:哈巴涅拉风格曲
11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Op.20
12 约瑟夫·赫克托·菲欧可:大键琴曲集, Op.1 - 快板
13 弗雷:摇篮曲, Op.23/1
14 拉威尔:茨冈
15 布洛赫:美名大师 - 尼根
16 科达伊: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的慢板

 

    部分作品简介: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4
这是门德尔松最后的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向来是流传最广、演奏最为频繁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也是小提琴保留曲目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通常的演奏时长不超过半小时。今天,它已成为所有胸怀大志的协奏曲小提琴家所必需要掌握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通常也是他们在学习浪漫时期协奏曲作品时必修的一课。许多职业小提琴家都有这部协奏曲的录音,在音乐会和古典音乐比赛上也经常出现该作品的演奏。
    1838年,29岁的门德尔松曾答应过要为他的小提琴家好朋友费迪南·大卫写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但这个作品却整整花了6年时间才得以完成。延迟了这么久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的说法包括他自己对这部作品缺乏自信、这期间主要在从事第三交响曲的创作、在柏林与国王威廉四世闹得不愉快等。但直到首次公开演前,门德尔松一直都与大卫这位极富天分的小提琴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认真听取大卫就这部协奏曲的意见,而正因为如此,《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也成为第一部有职业小提琴家间接参与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1845年3月,该作品终于在莱比锡首次公开演奏,独奏者为大卫本人,但很遗憾的是,门德尔松由于患病未能亲临指挥,首次公开演奏的指挥棒由一位荷兰指挥家代执了。
    虽然该作品是按标准的快-慢-快结构由三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也依照传统的形式,但在当时却有着前无古人的独特创意:作品甫一开始即出现了小提琴的演奏,此其一;三个乐章之前的衔接非常紧凑,此其二。而在那时,乐章间不留出点时间让观众鼓鼓掌,那是很让人不知所措的。尽管如此,该作品刚一问世就已大获成功,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欢迎,之后不久更被视为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而代代相传下来。该作品是古典音乐浪漫时期最早的一批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对其他的许多作曲家的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6
    这是最受欢迎的小提琴协奏曲保留曲目的其中一部,众多小提琴家都有它的演奏和录音,实乃布鲁赫最著名的一部作品。虽然布鲁赫还创作了另外两部小提琴协奏曲,但均不及第一协奏曲那么广为人知。
    该协奏曲始成于1866年,同年4月由布鲁赫亲任指挥举行了首演。此后,在知名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的帮助下,布鲁赫又对该作品进行了不小的修改,并于1867年最终定稿为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这个版本。这个最终版的首次公演于1868年初举行,约瑟夫·约阿希姆担任小提琴独奏,赖恩戴勒(Karl Martin Rheinthaler)任指挥。
    该小提琴协奏曲由三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有些与众不同,它是前奏曲,给人以流畅中充满着期盼的感觉。这个乐章开始时较缓慢,首先由长笛的吹奏带出了旋律。主奏小提琴奏出雄壮而强有力的第一主题,主题的处理方法相当豪迈。不久,主奏小提琴进入娇柔优美的第二主题。旋律经过发展后逐渐平静下来,由此不间断地直接进入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为慢板,充满了作者最为得意的旋律美感,也是这部协奏曲的核心乐章。在弦乐器的和弦伴奏下,主奏小提琴奏出甜美而带有冥想性美感的主题。经过了三个主题呈示后,慢慢趋向高潮。最后,开头的主题在几次转调后回到原调,形成结尾。
    第三乐章终曲为有活力的快板,奏鸣曲形式。这是强劲有力而华美的终曲。主奏小提琴奏出强劲有力、很有特色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乐曲才移向单纯而有力的第二主题。尾奏是以第一主题为素材,慢慢趋向高潮,最后变成急板,一气呵成地结束全曲。

    贝多芬:《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作品47
    该奏鸣曲创作于1802年,通常也称作“克鲁采”奏鸣曲,是贝多芬所有的小提琴奏鸣曲中,对演奏者的技巧与情感表达要求很高的一首。
    第一乐章慢板在引人注目的态势下缓缓展开:小提琴奏出如赞美诗般和谐的双音。整个乐章的主体由急速的快板组成,由a小调的断奏展开。当小提琴开始拉奏出宁静祥和的第二主题时,将全曲转为小调型态,情境豁然开朗。F大调行板乐章长达十五分钟,充满狂热欣喜的美。悠长的主题把温文娴雅的曲风表现至最高点,点缀在随后的四个变奏中,充分流露贝多芬在抒情曲风的功力深度,终乐章激烈的塔兰泰拉舞曲则把全曲带进一泄千里的戏剧性之中。
    这部奏鸣曲原本是为小提琴家布利吉陶尔(George Bridgetower)而作的,1802年的首演也由布利吉陶尔和贝多芬共同完成。但在演出后当两人在喝酒庆祝的时候,布利吉陶尔大概是喝高了,辱骂了旁边一位女士,而这位女士却刚好是贝多芬的一个朋友。在盛怒之下,贝多芬向布利吉陶尔要回了曲谱,后又转给了当时公认的最优秀的小提琴家鲁道夫·克鲁采(Rodolphe Kreutzer)。但很具讽刺意味的是,克鲁采从来就没有演奏过这个作品,而且就像当时很多人都将它看作是一部协奏曲那样,此公也认为这部奏鸣曲实在是没法演奏的。就这样,200年来克鲁采的名字一直挂在第九小提琴奏鸣曲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