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听上瘾! 5张发烧天碟让你迷上古典乐

 上校colonel 2014-05-10
产品:e3100 漫步者 音箱 回到顶部阅读

见识“奶妈碟”!《La fille mal gardee》

    问及身边的同事朋友,为何平时很少听古典音乐?不少人的回答是“不好听”、“艰涩难懂”、“演奏时间过长”之类,比起流行音乐和大多数摇滚音乐,欣赏古典音乐确实需要较高的综合素养和时间精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拒绝古典音乐,相反,聆听一些优秀的古典乐,在扩大自己听音范围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对其他音乐类型的综合鉴赏水准,可谓多多益善。

    今天,笔者不写“古典音乐入门”之类的文章,那是音乐教育机构的工作,笔者只给大家推荐5张公认好听的古典乐CD,不少烧友正是听了这些CD之后,才开始步入古典之门。推荐的标准大概有以下几点:曲目动听易懂,不追求艰深古奥的严肃音乐意境;录音出色,是乐迷公认的发烧名盘,值得收藏。

Herold-Lanchbery 《La fille mal gardee》

    编辑点评:这张碟的中文译名很有意思,直译的名称是《园丁的女儿》或者《女大不中留》,但从香港烧友那里流传过来了一个很“无厘头”的名称:“奶妈碟”,据说是因为这张碟非常的好听,是古典音乐较好的入门碟之一,“喂大”了一代发烧友;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这张碟的录音堪称“示范级”,音场和乐器音色还原的非常逼真,能培养准确的听音观,恰似引领幼儿学习一般。


一听上瘾! 5张发烧天碟让你迷上古典乐
非常著名的“奶妈碟”:Herold-Lanchbery 《La fille mal gardee》

    芭蕾舞剧《La fille mal gardee》是法国浪漫派作曲家Herold根据一幅铜版画(即唱片封面)为灵感改编的,描述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法国民间故事,音乐生动鲜明,旋律清新朴实,DECCA公司于1994年发行这部由Lanchbery指挥的舞剧节选CD,就是这张非常著名的“奶妈碟”,版本主要有普通版、日本金版、XRCD版(FIM出品)。

一听上瘾! 5张发烧天碟让你迷上古典乐
法国浪漫派作曲家Herold作曲 后人几经完备的《La fille mal gardee》


备注 备注
07年圣诞巨献 15款游戏鼠标横向评测点击进入

回到顶部阅读

经久不衰“红衫仔” 泰拉克《Ein Straussfest I》

《Ein Straussfest I》

    编辑点评:笔者在广州海印的唱片店问很多老板什么古典发烧碟的销量好时,一般的回答都是“红衫仔”,这张出品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唱片堪称是经久不衰。《Ein Straussfest I》是美国风靡一时的孔泽尔指挥辛辛那提通俗乐团(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演绎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的精选专辑之一,由擅长灌录发烧猛碟的美国泰拉克(TELARC)公司制作,曲目通俗易懂,非常耐听。


一听上瘾! 5张发烧碟天让你迷上古典乐
封面清一色红上衣人物的《Ein Straussfest I》俗称“红衫仔”

    除了波士顿交响乐团等之外,大多数的美国乐团豪放粗犷,热烈外向,这张“红衫仔”就是典型:音乐轻快华丽、激扬流畅,不时出现的爆炸声、手枪开火声更是出其不意,动态凌厉,场面火爆,是很多烧友必备的发烧古典盘之一。

回到顶部阅读

公认经典 卡洛斯克来伯《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编辑点评:就算不听古典音乐,网友也肯定熟悉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那铿锵顿挫的第一乐章,这部交响曲的录音版本非常多;卡拉杨、伯恩斯坦等大师都指挥过这首曲子,最负盛名的当属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1975年录制的版本,被认为是唱片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


编辑曝光 发烧友最喜欢用的5张发烧CD
指挥大师卡洛斯·克莱伯(小克莱伯)的传世之作:贝多芬《命运》

    克莱伯为人低调,一向不接受长期聘任,演出活动和录音也不多,他不像卡拉扬那样广泛,一生只钻研少数曲目,但依然得到极高的评价。这版贝多芬《命运》之所以广受好评是因为那种一气呵成的速度感和纯出自然,不事雕琢的平衡感,最契合原作的意境。

回到顶部阅读

感受巴洛克的优雅气息 维瓦尔第《四季》

维瓦尔第《四季》

    编辑点评:如果要选一个录音版本最多古典乐的话,相信维瓦尔第的《四季》肯定会榜上有名,笔者听过的就不下8种,包括不少小提琴大师采用昂贵名琴演绎的版本(阿卡多、穆特、KREMER、吕思清等),但得到公认,并且销量最大的却是这张DECCA旗下ARGO公司1970年制作的版本,演奏者阿兰·罗夫黛甜美的音调与准确精湛的技巧,使得这张唱片含蓄优雅,指挥马里纳与圣马丁学院乐团的配合也是非常的融洽,对比明朗,平衡感佳。


一听上瘾! 5张发烧天碟让你迷上古典乐
维瓦尔第的《四季》最佳版本:1970年ARGO金碟版

    一般来说,巴洛克音乐是古典乐的早期发展阶段,但很多初级爱乐者都感觉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宗教气息过于浓重、旋律平淡无奇,从而产生不知所云的困惑,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方能领悟其中奥妙,但像维瓦尔第的《四季》、亨德尔《水上音乐》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却是个例外,优美舒缓的旋律比较适合入门级的爱乐者,很多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小提琴启蒙作品首推维瓦尔第的《四季》。

 

回到顶部阅读

梦幻色彩 柴可夫斯基的三部芭蕾舞剧

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

    编辑点评:俄罗斯作曲家对音乐旋律的驾驭和民族特性的渗透对于初步接触古典乐的爱乐者非常有诱惑力,这在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大师的作品中有着绝佳的体现。老柴的3部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有着流畅柔和的旋律、悠扬自然的线条,非常适合初级爱乐者聆听,属于抒发性灵、短小精悍(相对交响乐而言)的大众化精品。


一听上瘾! 5张发烧天碟让你迷上古典乐
老柴优美带有梦幻色彩的3部芭蕾舞剧合集 EMI名盘

    《天鹅湖》(1876年)、《睡美人》(1889年)、《胡桃夹子》(1892年)的录音版本也是非常的多,最著名的莫过于EMI公司于1972年出品的双CD,演绎精彩,获得了英国《企鹅指南》三星带花的荣誉,非常值得收藏。

写在最后:

    当然了,经典的古典发烧CD有很多很多,笔者的推荐只不过想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的网友从目前无病呻吟甚至黔驴技穷的流行音乐中摆脱出来,投身于古典音乐浩瀚的海洋中。

附录:“每周碟评”系列文章:

    来自内心的呐喊! 史上经典摇滚乐推荐

    穿越百年 史上最经典5张爵士乐CD介绍

    口水碟典范 5张陈洁丽发烧女声CD推荐

    不听周杰伦 编辑推荐5张发烧民歌专辑

    民乐也Hi-Fi 编辑推荐5张琵琶发烧天碟

    声色俱佳 5张录音发烧电影原声CD推荐

    编辑点评 张学友录音最发烧的5张专辑

    小心烧毁喇叭 5张录音最BT的发烧天碟

    Hi-Fi入门必听 10张经典发烧天碟推荐

    追求靓声无止境! 常见发烧CD品种解析

    换个角度谈CD! 几个鲜为人知的小常识

    不听音乐竟会折寿? 编辑推荐5张减压CD 

    消暑降火必备 最适合盛夏聆听的5张CD

    触动灵魂深处 适合夜晚听的5张女声CD

    音乐才是本原 5张发烧碟配5款2.0音箱

    正版盗版音质差多少? 烧友对比发烧碟

回到顶部阅读

附录:什么是古典音乐?(转载)

以下文字转载自百度百科,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233.htm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成“古典音乐”。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其为“严肃音乐”。于是,“古典音乐”又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但下此定义的人一定没有好好查字典,因为serious的第二条义项是这样给出定义的:(指书、音乐等)启发思考的,不仅为消遣的。因此我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

    再来看一下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music that people consider serious and that has been popular for a long time。可见,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当我们听到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音乐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说到欧洲古典音乐,我们不能不提到中世纪伊丽莎白时期,格里高利时期的音乐,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宗教音乐!当时的人们对基督的信仰与崇拜,直接影响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与音乐,当时的音乐,只是纯粹的宗教用途,只限于在教堂中演唱,没有乐器,但是,却对今后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1450年,欧洲音乐开始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当时的欧洲政治的不稳定,教廷的威信与势力开始衰弱,资产阶级萌芽,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新思想,音乐开始宣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在各个领域里都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也就是在那时,欧洲传统的大小调式逐渐形成!

    欧洲到了1600年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巴洛克时期,那时候不仅产生了象大家所熟知的巴赫,亨德尔等伟大的作曲家,歌剧,协奏曲,奏鸣曲等题材相继被创造发展出来。

    当欧洲音乐进入古典时期后,也就是在1750年巴赫逝世后,欧洲复调后继无人,乐风转向简洁实用的主调,那时候,出现了三位音乐大师:“乐圣”贝多芬,“神童”莫扎特,以及“交响乐之父”之称的海顿!音乐的主题也从延续几个世纪的宗教音乐,逐渐变成富有丰富哲理内涵的古典音乐!

    在1827年贝多芬逝世后,结束了严谨的古典主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在接受浪漫主义的洗礼,当时的作曲家把作曲当作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对音乐的审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炫技等音乐表现手法!如当时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那时红极一时的演奏家!音乐表现,风格也日趋丰富,出现了一些以民族音乐语言进行创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等,都是民族乐派的伟大作曲家~

    时间进入19世纪,出现了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音乐表现极具色彩化,和当时的绘画风格有相同之处!

    在浪漫主义后期,也就是欧洲调性体系发展到了最辉煌也是最后的时期,我不得不提到拉赫马尼诺夫,马勒等作曲家,他们把欧洲传统作曲法发展到了极致,当然也包括新的尝试,出现了象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合唱》这样的宏大的作品。再者,就是斯特拉文斯基,他的新古典主义崇尚复调和对位法,采用多调性,为以后的传统作曲法到先锋音乐的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间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音乐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韦伯恩为开始的作曲家打破十二音作曲法,抛弃了近400年的欧洲调性体系,发明了十二音序列,之后无调性等音乐形式出现,如当时的勋伯格就是代表!在世界大战之后,科技更加发达,人们的思想也更加丰富,出现了电子音乐,以及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不断融合,产生了更加丰富的音乐形式,更加多元化!在1945年后的音乐被称为先锋音乐,这时候的音乐已经动摇了人们对音乐的美的看法,也更加理论化,产生了象无声音乐,噪音,微分音等人们无法理解的音乐形式!

原文地址:http://sound.zol.com.cn/62/621253_all.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