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福建,到达三清山时刚好是吃饭时间,便直接在山上的饭店里吃了点简单的午餐,我们又开始行走。行走在弯弯曲曲走也走不尽的山崖路上,盘旋于苍茫的山峦间,一边陡壁,一边危崖,丛峦叠叠,山路绵绵。
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三座主峰取道教释义,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三位神仙的尊称分别名为“玉京峰”、“玉华峰”和“玉虚峰”。它方园200多公里,山高峰险,道窄路长。我是第一次来这里。
山很清幽,寂然无声。我和几位同行者放开喉咙大声喊几下,传来一点回音。山上多石少土,树木多长在石缝间,盘根错节。许是因为土少的缘故,树的根系显得特别发达,树却长得并不高大。身边不见雾,山上若有云。山影、树影、遮住了秋阳的朗照,故虽是夏日,虽在爬山,却并不十分炎热。下山的石阶积千累万,回环曲折,时现时隐,了无穷尽。回头望,栈道在对面高高的山顶,半现天际,半隐云中,游人正在天际缓缓行走。导游指点着提醒:这就是我们早上走过的山路。我们竟走到这么高的地方?同行者吃惊地张大了嘴。身边,山风轻轻地吹,溪水静静地淌。

 

这里有小黄山的美号,云雾腾飞时仿佛来到人间仙境。


路在山崖间起伏婉延,若隐若现,伸向远方。我们三三两两柱杖前行,遇到横于面前的大树小枝,就弯腰低头穿过,一次又一次。前方是三叠数十级的陡峭石阶。当地人给它起了个美名,叫做“连升三级”。国人自古重视官职,升官往往和发财同意。我发现石阶很陡,危崖上的栏杆也很低矮,心中暗想,如果有谁在这里一个不小的翻下去的话,一定也会连跌三级的,或许还不止。真是危险得很。导游在旁边善意提醒:爬山不看景,看景不爬山。安全为重。

途中,经过一个平缓的所在,想欣赏一下风景。不料被一对花甲夫妇激烈的争吵声打扰。原来昨天晚上,当着夫人的面老汉和当地小姑娘玩“洞房花烛”游戏,刚开始老太太似乎并不反对,但当玩笑渐入佳景,当老头兴奋地和姑娘“拜天地”,“吃交杯酒”,“送结婚信物”时,不由怒从心起。过了一夜气犹未消,还在骂老头“老不正经”。





诗人说:“天生一个仙人间,无限风光在险峰”。是为了那愉悦的一瞬?人们在不停地攀行:经过“巨蟒出峡”,经过“金龟伏地”,看过“仙狐啃鸡”,看过“玉女开怀”。数百里山路蜿延,三千年风情万种。东晋葛洪的炼丹处还在山间,遗迹了然,而道人方士萍踪何处?曲折的山路通向何方?我不清楚,太阳已经偏西,我只是一个劲地行走。




 我以为,道家的始祖老子其实并不功利,只是反复提醒大家安贫乐道,无为而治,遵循自然。自己也尽力而为,备好行装,骑一头青牛悄然出关,从此闲云路鹤,了无踪迹。只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供人品味。只可惜后人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追索过多,忘了祖宗的教训,弄得身心疲惫。我们不停地走,在这老也不走尽的山崖路上欣喜美丽晚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