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忧曲

 昵称17315093 2014-05-11
                                                                     解忧曲    

群山环抱着你啊,美丽的赤谷都城

碧波万顷的滇池湖啊,也好似扬波歌颂

蜂飞蜂舞的各族人民啊,如同百鸟朝凤

乌孙山的塔松高耸入云啊,装点着西天山的苍穹

四海之内谁不知道啊

大汉王朝的中兴天下无比    畅饮甜水时要思源啊

乌孙的兴盛来源于乌孙联盟

德高望重的乌孙王啊

堪称乌孙国的一代精英

有目共睹啊,汉家的和亲公主个个都沥血呕心

     这首小诗是汉将军常惠为解忧公主祝寿期间即兴作的。小诗浅显通俗,平易近人,真挚的表达了汉使对乌孙王的赞美,更加肯定了汉王朝对这位乌孙和亲公主一生致力于两国友好发展的贡献。

     黎明还未破晓,东方,半轮初阳还在半明半昧的惺忪中睡眼朦胧地俯瞰着大地,方圆百里内店铺紧闭着。街道两旁空无一人,只有风不断的嘶吼着,仿佛要撕破黎明,冲破苍穹。这使得本来萧条的小城更加荒凉。一队马车无声地从这里驶过。就这样,在马车沉重的辗轮中:在使者慎重的陪护下:在汉帝庄严的嘱托中,解忧手拥琵琶,轻纱掩面,踏上了乌孙和亲之路。九千里的漫漫长途由解忧脚下伸展,延拓,洒下一路繁花,如同长安三月的桃花,耀眼夺目。这注定是一条不归路,或许永无归期。看着窗外漫天无际的滚滚黄云,连天的衰草,解忧心里掀起了无尽的思绪,忧愁,期盼,无奈,信心……如书页般快捷翻过。之后,望向窗外。此时,她的眼里蕴含着一束奇异的光,现在它已与天空彻底融合了。

     一卷圣旨,决定了她的一生。解忧想:这就是人们所谓的命吧!皇恩浩荡,当年的罪臣之女如今也是一位正封的公主,只不过,是为和亲而备的。皇宫中养着好多同宗的罪臣之女,专门有人负责教习他们琴棋书画或是女红等,调养她们女子必备的德才修养,目的是顶替皇子王孙们的闺阁娇女去各国和亲。政治联姻使得无数红颜魂断他方。解忧深知这些利害,但身为罪臣之女的她根本没有为自己申辩的机会,那么只有欣然接受。身为刘氏宗女,体内流淌着旳刘氏血液也不容许她退缩。解忧的容貌自然不用多说,肯定是美貌的。皇室的优越基因也不允许她长得平凡。但她的胆识气魄却是自己雷劫的。同为和亲公主的细君因为不能从其俗,加之远离故土而郁郁疾终。最终化为乌孙上空的一缕薄烟。而解忧完全不同于前者。相同的命运,不同的结局,既然不能跳跃这两命运之车,那么他就自己掌舵,驾起这辆命运之车。

     解忧入她的名字一般:轻解忧意,淡撒靡愁,如此的惹人怜爱。十七岁花季般的年龄,她便带着大汉君主的重托远离故土,奔赴他乡。从此,天涯难觅路萧长。也许她也有两小无猜的情哥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日日盼着赶快笈箳,那是红服席地,与子偕老,是何等的幸福;也许她还未遇到她的春天,便被一卷圣旨赐予乌孙;也许她的春天就在那千万里外的蓝天碧草间吧!洁白的羊群,奔腾的骏马,莽莽的青草原层层包裹着她懵懂的爱情

然后将它织成片片云朵抛向乌孙的高空。之后便细细地数着时间,等待着,遥望着,酝酿着……据此千万里的遥远的东方大国里有一个名为解忧的女子,总有一天,她会驾着篷车来采撷她寄存于此的爱情。

     解忧与细君一样,同为刘氏宗女,是汉武帝刘彻的侄女,只是汉宗氏一代一代繁衍的人数过多,旁支过多,使得彼此间的关系越来越远。估计汉武帝早已不知解忧是何许人?知道她是刘氏宗亲,并且是罪臣之后吧!如果不是因为细君的郁郁疾终,如果不是因为大汉天子为了巩固通西域的关系,以便共同抗击匈奴。解忧这个名字将永远湮埋于黄尘之下。我想:如果解忧不被选去和亲,那么,她的一生将会是另一番景象吧!正如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女子一样,嫁于某个达官贵人为妾,因为她的身上贴着罪臣之后的标签,所以不可能是正房;或许她与那些侯门女子一样整日活在勾心斗角,争夺夫宠的算计里;或许,高傲如她,不屑于这些无知举止,最后,青灯黄卷孤独终老;或许,他会遇到一个好丈夫,相夫教子,与他共度一生。或许……还有很多种可能吧!但她最终的结局只能是魂断侯门,一杯黄土淹没了风骨之后,余下的什么也没有了。之后的千年里(誰也不知道)有谁会知道这个世上曾经有一个叫解忧的女子。我甚至觉得她就是为和亲而生的。任谁也不会想到,当初那个在楚王府的一间简陋的屋子里出生的小女孩以后会芳名青史,即使号称神算的东方溯也无法预卜。谁会料到这个小女子以后会名扬四海呢!正是因为汉天子的慧眼识英珠,才使得这位小女子脱颖而出,成就了一番不凡的伟业。拜别故邦,远赴西域,她毫无畏惧,和亲公主肩负的重任她一肩扛起,这双稚嫩的肩膀从此扛起了五十年的风雨。此去九千里的漫漫征途何其遥远,只从长安到达乌孙就得花费大半年的时光,折合成天数来算的话大约将近两百多天。两百多个日夜的舟车劳顿,对于一个从未离家的女孩来说是何其的艰辛。即使是高科技的现代社会的火车,我们坐上一天也会叫苦连天,更何况是那个距离千年的冷兵器时代。但解忧硬是咬牙挺了过来。此一去五十多年的岁月里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语言的不通,风俗的迥异,人情的冷暖,只有靠她自己来一一化解。

   

  张骞通驶西域后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门户,为了拉拢西域各国达成同盟,共击匈奴。张骞远涉各国周旋于各国。乌孙是当时的西域属国中的翘楚大国。他们的子民在骄列靡的带领下经过长期的斗争已摆脱了匈奴的奴役并且逐渐走向强大。这位有着狼的气息的昆莫(昆莫是乌孙对首领的最高尊称)用他沧桑的大掌托起了乌孙的整片天空。当时的乌孙甚至比大宛,月氏,龟兹等国还要强盛,乌孙对西域他国有着莫大的影响。那里草原繁茂,牛羊肥美,万马骏硕,汉天子也是考虑到这些,所以才想要和乌孙和亲。借着乌孙骏硕的马匹与精湛的骑兵共同抗击匈奴,同时也让乌孙成为汉王朝与西域各国往来贸易的枢纽。在共同的利益的驱使下两国很快达成了一致认同。细君公主曾作一首名为《黄鹄天》的诗“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王庭。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讲述了一位弱女子远嫁异国的辛酸。那里风俗迥异,饮食与家乡天差地别,语言不通的孤寂……因为无法适应这些,芳华正际的细君便香消玉殒了。然而,解忧完全不同于细君的娇弱。她来到这里,努力地学习乌孙语,努力的适应迥异于中原的风俗习惯,马奶的腥酸,牛羊肉的腥膻搅得胃液翻腾,但她硬是耐着性子,学着乌孙人的样子,大口喝奶,大口吃肉,不为别的,只为更好的生存下去。据说解忧刚到乌孙时穿着打扮依旧是中原王庭的装扮,住的也不是毛皮帐篷,而是早先为细君修建的一座宫殿。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孙王庭中开始传出一些解忧不尊重乌孙的流言。为了平息这种恶言,解忧毅然抛弃她钟爱的中原装扮,住毛皮毡帐,她将自己完全视为一名乌孙女子。这种改变对于一位十分爱美的女子来说要下多大的决心,要吞多少的泪水啊,所有的人都只看到鲜花的美丽,然而鲜花背后所付出的血泪又有几人知道。与解忧一同嫁到乌孙的还有匈奴公主,迫于匈奴的威胁,解忧被封为右夫人,而匈奴公主被封为左夫人,当时的匈奴与乌孙都已左为尊。两位夫人的存在其实是两个国家的存在。乌孙到底会与谁联盟,便取决于两位夫人的能耐。毫无疑问,解忧不负重任,漂亮精彩成功地捕获了这位乌孙昆莫的心,并与大汉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关系。在今后的几十年的磨砺中也证实了这位乌孙昆莫决定的正确性。两国相互往来贸易,大幅度的带动了乌孙乃至整个西域的发展。于是,丝绸之路这颗明珠越发的熠熠生辉。所有这些都与解忧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据史书记载,解忧嫁于翁归靡后夫妻两人感情很好,并且育有三男二女。相反,他很不喜欢那位匈奴左夫人。或许是解忧的娇柔温婉,善解人意软化了这位乌孙汉子如天山般刚硬的心;或许是两人冥冥之中的情投意合;或许,只是因为两国利益的趋使。但不论怎样,解忧与翁归靡是幸福的,她欣然地接受了乌孙赐予她的一切。

  五十年的风雨她一肩扛起,这幅肩上扛起的不仅是小家更是乌孙与大汉的共同利益。她就是乌孙最美的天鹅,即使环境再恶劣也依旧引颈高歌,保持着自己最美的风姿。她就是大汉王朝最炫丽的牡丹,风姿绰约,高贵优雅,永远傲视着一切。可又有谁知道她当初历尽了怎样的世间的贫寒冷暖呢?

 翁归靡死后,解忧暂时的失去了后盾,已迈入花甲之年的解忧为了保全大汉的利益,为了保全自己的幼子,为了保全自己守护的一切,不得不下嫁于她的晚辈(匈奴左夫人之子比解忧小二十多岁),这对于乌孙人来说可能习以为常,但对于从小就灌输了孔孟之道,大国之礼的解忧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甚至可以说是可耻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为了不让自己想保护的人受到伤害,她依然嫁给了下一任昆莫并为其生育了一子。在这里我们不要对这位传奇女子进行过多的所谓的指责,我们应该用一颗恭城的心去礼敬她。能屈能伸 并不只有大丈夫才能做得到。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塞外的风霜已将她嫩洁的肌肤打磨的如同干草般粗糙;生存的艰辛已将她柔嫩的双肩铸造得如同乌孙草原般宽广厚实;利益的角斗早已将她少女的心锤炼的如同铁石般刚硬。五十年的风刀霜剑将解忧铸炼成了一名战士,一名勇敢出色的女战士,在这隐形的战场中她已战斗了许久许久,久得自己都记不清……到底是从何开始的。

  从十七岁到七十多岁,解忧在这片土地上撒下了自己整整五十多年的青春和热情。这里有欢笑,有泪水,有亲情,有阴谋。但最终尘埃落定,帷幕落幕之后解忧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归到了故乡,落叶终须归根,更何况是人呢。汉昭帝隆重的接待了这位为两国友好贡献了一生的和亲公主,予以她优厚的礼待。但这些对于解忧来说都是浮云过逝,什么也带不走,什么也带不来。余下的只留后世去评说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