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平的运动规则能教会孩子不再固执和敌对

 朱延宝 2014-05-11

公平的运动规则能教会孩子不再固执和敌对

为什么孩子总是说“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家长诸如此类的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你说什么孩子都像是没有听见一样!”“为什么对孩子好而孩子却不听呢?无论大人说什么,孩子都摇头说‘不’!”“我的孩子呀,根本没有听到我在说什么就表示反对,真是不听话!做家长的真难啊!”从家长们的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很多孩子都会在心理上产生“逆反”或是“敌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呢?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孩子自身的成长因素。在孩子接近或刚刚进入青春期生长发育的阶段中,他们生理发育加速,甚至有的孩子提早进入成熟状态.但心理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由于身心发展不和谐、不平衡,使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脆弱,引起心理发展上的种种矛盾,比如说,心理“断乳”与希望在精神上得到父母的支持和保护的矛盾;要求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问的矛盾;自以为是与常常出现自卑感之间的矛盾等,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一些叛逆行为是少年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发展的必经途径。换一个角度思考,同执与叛逆的反面正说明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尽管这些想法可能还不正确或是不成熟。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个时期的少年儿童正处在成长的第二反抗期。所谓第二反抗期是指儿童继三四岁时的第一反抗期后,在中学时期出现的依赖与自主之间的纠葛以及由于相对要求独立而造成的与长辈之问的矛盾冲突。在第二反抗期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人生阶段的特点,最主要的就是“成人感”的形成,要求具有和成年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不满从属地位,更反对权威式的干涉,当独立意识受到阻碍、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时就会表现出反抗情绪,容易出现一些过激言行,甚至是叛逆行为。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少年儿童特别注意自己在同龄人群中、在朋友中的地位.他们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尊重。尤其是被尊重的需要在这个时期空前膨大,但是由于身心各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他们还不能正确区分尊重和关注的不同内涵,而混淆了两者的界限,常常为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大出风头.以满足自己被满足被尊重的需要。其次,反抗的主要指向是父母。反抗期反抗的对象以父母为主,但有时会转移到老师或其他有关的长辈身上。

当然,家长的教育和沟通引导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美国教育家戴安·克拉普曾经讲过:“只有用希望了解、希望倾听的态度与孩子们谈话,才能使孩子们感到我们尊重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充分运用自己的思考与能力去探索。”也只有这样,才能填平家长与孩子心灵上的代沟,拉近彼此的距离。然而,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现状是:在孩子取得成绩或是犯错时,父母给孩子们的鼓励、支持和谆谆教导实在太少,而责骂、嘲讽和惩罚的次数却往往很多。有的父母奉行“孩子不打不成器”或者“棒下出孝子”的信条,使一些孩子整日都沉浸在指责和谩骂声中:诚然,家长们也有自己的苦处,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不当的或者是错误的言行,促使他们立即改正,可是惩罚是压力教育,对孩子来说,他们早就对这些指责与严管产生了“免疫力”而一意孤行,更何况年幼孩子的心灵是非常脆弱的。指责与惩罚只会使他们产生惧怕,引起自我防护的逆反心理,所以,惩罚不但不能纠正孩子的“过错”,而且还侮辱了在他们幼小心灵中成长的人格,也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身为家长,你是子女生命中最强大的力量,给子女鼓励,无条件地接纳他们。你不必总是赞同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但子女必须确信你接受他们本人。――[]贝弗茨.弗尔特曼

寻找一种方式“打磨”孩子的“犄角”

幼儿心理学家认为,3-6岁的孩子本来就处于反抗阶段.无论你多么有权威,只要不合他的胃口,他就会反抗到底,用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话来说,这个时期叫“自我中心”时期。曾有专家做过这样的研究:将2~5岁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反抗性较弱,结果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幼儿中,有80%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幼儿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够自我行事,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仍比较弱,常常依赖他人。因此,专家认为,反抗行为有时候意味着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预也不受支配,这正是孩子发展判断力的良好时机,值得父母重视。若只一味要求孩子服从你,那么他的独立的判断力自然就难以发展。但是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便会使孩子最终形成“唯我独尊”的性格,什么时间都是“我说的算”、“谁的话我也不听”,到那时候冉进行教育便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了。所以,面对孩子不听话,既不能大惊小怪,也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使孩子既能受到尊重,又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呢?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打磨”孩子的“犄角”,让他们能认真安静地倾听爸爸妈妈以及别人的意见呢?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改变孩子的“唯我独尊”性格,时刻关注他人的感受呢?回答是肯定的,有,其中让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尤其是运动比赛就是比较好的方式方法。

运动场上,谁说了都不算,规则说了算

我们都知道,任何体育项日都有完善的竞赛规则。例如足球运动规则规定,上场队员只能是11人,在什么情况下算犯规,什么情况下是违例,什么情况下黄牌警告,什么情况下红牌罚下都有详细的规定  在篮球运动中,什么情况下进球有效,什么情况下进球无效,什么情况下允许换人也有相当清晰的规定任何队员在比赛时都要服从规定,不服从规定者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即便是简单有趣的体育游戏也同样具有游戏规则。规则是任何比赛、活动、游戏、竞赛的核心,也是其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  对于孩子们来说,尽管他们的游戏活动并不会像正规比赛那样详尽、严格,但是孩子们也会在玩耍之前制定简单的规定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没有人愿意与“耍赖”或足不守规矩的同伴一起玩。

并且,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便要遵守体育道德,尊重对手,即使输掉了比赛也不能对对于做出无理的行为,拳击比赛是两方的一项激烈运动项目,每次比赛之后,拳击手都要互相拥抱、互相安抚.中国的武术赛前,运动员抱拳,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赛前行各自比赛之礼节.通过这样的仪式无疑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会促使孩子之间的关系由疏远到亲近。

通过这样的教育,有些孩子的“唯我独尊”,“我说了算”在运动场上便“失灵”了、在运动场上,所有孩子都毫不例外地受到规则的束缚:每个孩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游戏场地,在游戏或比赛的时候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获胜,不许跑出场地,否则将取消其继续玩耍的资格.这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即便是再不听话的孩子,在这个时间、这种情况下也不愿自己成为被规则惩罚被大家讥讽的对象,因为这将关系到他在所有同伴中的“形象”与“声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孩子仍旧同执己见,不顾大家的感受,那么结果它必将成为没有小伙伴的“孤家寡人”,甚至遭到大家的指责和排斥。

体育比赛规则体现公平

任何参与过体育活动的人都知道,公平性是任何体育比赛的核心灵魂,只有公平的比赛才会是精彩的比赛:反过来,缺乏公平性的体育比赛必将失去其自身的观赏性,甚至失去赛事本身的价值所在,同时,也只有在公平的条件下,才能角逐出参与队员的真正实力,同理,只有公平角逐出的“冠军”才会是为大家所承认的真正的强者,而那些采取卑劣手段,利用不公方式获胜的队员即使胜出也不会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赞扬,因为他的行为玷污了体育运动圣洁的灵魂——公平性。即使是孩子们自发组织的足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或是乒乓球兴趣小组,公平地比赛也是他们的首要协定,这种公平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队员的公平性

一旦你参与了体育活动兴趣小组,没有人会在意你上个月模拟考试的成绩与名次,没有人会因为你是“差生”而拒绝你的加入,同样没有人会无理由地服从你或是跟随你。大家遵守的是同一套规章秩序,在这里,没有人能一个人说了算,大家都是兴趣小组的成员而没有任何其他特殊的身份。

活动过程的公平性

站在赛场中央大声宣布:“你们都要服从我,这里我说了算”是无济于事的,没有人会理会你,只有在规则范围内取得比赛的胜利才会赢得大家的爱戴和拥护。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不但自己要发挥好,还要时刻密切协调、配合同伴,一意孤行的队员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并且规则保证了比赛或是游戏的公平进行.无论是谁违例犯规,都将受到同样的惩罚。

比赛、游戏结果的公平性

比赛按照相关规定顺利进行,在结束时将产生胜利者与失败者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比赛的结果.在失败的时候敌视对手和裁判是没有一点帮助的。即使是最固执的孩子也要接受失败的考验,承受挫败的苦痛,无一例外,并且没有人可以替代。

由此可见,公平公正、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使孩子改变闹执敌对不良习性的最佳手段,,在生活中一向固执敌对的孩子。当来到足球场上参加比赛时.也将不得不遵守比赛的各项规则,尊重裁判的判罚。长期的活动或是比赛会使孩子们逐渐明白,在某些场合、某些时候足需要服从、需要遵守的,如果任凭自己固执己见、任性偏执,便会在比赛中淘汰出局,在交往中被拒绝。体育场、赛场便是社会的缩影,只有慢慢学会适应他人、适应规则、适应比赛,才能最终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人生。进而让孩子懂得,大到一个国家会有法律法规,小到个人要有为人处事的原则,任何组织、团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从小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良好习惯,长大后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并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要小看一场小小的足球赛或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游戏,或许只有通过这些才能一点点地打磨孩子的“小犄角”,慢慢把他们变成坚强的孩子,懂事的孩子,遵守纪律的孩子。

温馨提示

除了以上谈到的种种因素之外,孩子在早期成长阶段的嫉妒心理也是导致孩子产生敌对叛逆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孩子看到他人某些东西比自己强,自己当时却无法拥有或胜过别人时,所产生的一种不安、烦恼、痛苦、怨恨并企图破坏他人优越状况的复杂情感值得我们关注。

鼓励和支持孩子参与体育活动,观看孩子的体育比赛甚至和孩子共同参与体育活动是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某领域的学习中有缺陷的孩子十分渴望爸爸妈妈能够看到自己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爸爸妈妈,其实自己并不笨,只下过上帝创造我的时候赋予了我和别人不同的闪光点,我也是个优秀的孩子!当他们获胜时,会急切地在观众中寻找爸爸妈妈的身影,当看到爸爸妈妈肯定和自豪的表情时,他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感,会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相互辉映。

忽略或反对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爸爸妈妈容易让孩子更加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对待孩子只会恶化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会因此在其他方面表现出对父母的不满,甚至会因此引发沟通上的恶性循环,同时最得不偿失的是,父母在不经意间已经剥夺了孩子接受全面教育的重要权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