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植技术白术栽培技术

 农村图书室 2014-05-12

  白术多年生草本,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白术为菊科类植物,以根状茎入药,切片生用或炒用。白术性喜凉爽气候,怕高温高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而不宜在低洼地、盐碱地种植。
选地整地

 

  种植技术白术前作以禾本科作物为好,或选择生荒地或停种白术4年以上的地亦可。翻土9~12cm,不宜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深,整平,除去粗石子,做75cm宽畦备用。

 

  播种与繁殖

 

  4月中、下旬播种,条播每亩用种子4~5kg,撒播每亩用种子5~7.5kg.播种前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与砂土混合播入田间(干旱地区宜先将种子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条播按行距15cm,播幅6~9cm,开3~4.5cm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浅沟(沟底要平,使出苗一致),播种后覆土3cm,稍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在出苗前土壤应保持足够温度,一般浇2~3次水可出苗。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拔草间苗,间去密生苗和病弱苗。苗高4.5~6cm时,可按株距6~9cm定苗。苗期追肥1~2次,以有机粪尿为好,用量不宜过多;干旱时适当浇水或在行间铺草防旱。

 

  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开始挖取白术种栽,去除茎叶和须根(注意勿伤主根和根状茎表皮),阴干1~2天,选择干燥阴凉的地方进行贮存。先铺3cm厚的砂,再铺一层术栽(厚9~12cm),然后再铺一层砂、一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术栽。堆至30cm左右高时,在堆放的中央插几束草以利通风,上面盖层干湿适中的砂或土。冬季严寒时,应盖草保温。术栽贮藏期间,每隔15~30天需检查一次,发现病栽应及时挑出,以免引起腐烂。如果术栽萌动,要进行翻动,以防芽的生长。

 

    栽植

 

  翌年3月底~4月上旬开始栽植。要注意挑选生长健壮、根群发达、顶端芽头饱满、表皮柔嫩、顶端细长、尾部圆大的种栽做繁殖材料;而术栽畸形,顶部茎杆木质化,主根粗长,侧根稀少者栽后生长不良。栽植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行株距24×12cm或18×12cm下栽,深度6~9cm(以埋着术栽,上有3cm土为度),密度每亩10000~12000株,种栽量每亩50kg左右。

 

  中耕除草

 

  要勤除草,浅松土,原则上做到田无杂草,土不板结。雨后露水未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时不能除草,否则容易感染病害。

 

  合理施肥

 

  在白术栽培中,药农总结有“施足基肥,早施草肥,重施追肥”的生产经验。一般基肥每亩需施入有机肥500~1000kg,过磷酸钙25~35kg;5月上旬苗基本出齐时,施稀薄人粪尿1次,每亩500kg;结果前后是白术整个生育期吸肥力最强,生长发育最快,地下根状茎膨大最迅速的时期,一般在盛花期每亩施有机肥1000kg,复合磷肥30kg.

 

  浇水排水

 

  白术喜干燥,特别是前期温度高会发病,田间积水易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苗,要注意挖沟,理沟,雨后及时排水。8月下旬根状茎膨大明显,需要一定水分,如久旱需适当浇水,保持田间湿润 ,不然会影响产量。

 

  白术种植技术摘除花蕾

 

  为了使养分集中供应根状茎生长,除留种植株每株留5~6个花蕾外,其余都要适时摘除。一般在7月中旬~8月上旬分2~3次摘除,摘蕾时,一手捏茎,一手摘蕾,需尽量保留小叶,不摇动植株根部。摘蕾应选晴天进行,雨天摘蕾,伤口浸水易引起病害。

 

 病虫害及其防治  

 

(1)白绢病   又称“白糖烂”。在4~6月或8-9月日高温多雨季节,尤以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术地多见,初期在术周围的表土上,发现白色绢丝状的白毛(半知菌的菌丝)由术株周围附近逐渐扩大,布满土面与土隙间;并在术株离土面0.6~1厘米处,在株秆的周围及土层下16~20厘米深处,沿着主根或细报附着小米、大米颗粒(菌核)由小变大,呈乳白色,后逐渐变为淡黄最后呈褐色,发病严重时,白术根腐烂,术株周围泥土变成黑色,气味腐臭,蔓延很快。   

  防治方法:  

 

 ① 和禾本科作物轮作。  

 

 ② 选无病害种栽,并用50%退菌特1000倍溶液浸种后下种。   

 

  ③ 栽种前每公顷用15千克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   

 

  ④ 及时挖出病株,并用石灰消毒病穴。  

 

 ⑤ 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区。   

 

(2)立枯病   又叫烂茎瘟。苗期病害,早春因阴雨或土壤板结,发病重,受害苗基部呈褐色干缩凹陷,使幼苗折倒死亡。   

 

  防治方法:

  ①土壤消毒,种植前每公顷用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  

 

   ②发病期用五氯硝基苯200倍液浇灌病区。   

 

   (3)铁叶病   

  

   发生在叶上,叶呈铁黑色,后期病班中央呈灰白色,上生小黑点。   

 

    防治方法:

 

  ①清理田间卫生,烧毁残株病叶。   

 

   ②发病初期喷1:1:10O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7~10天1次,连续3~4次。

 

 (4)锈病 又叫黄斑病,叶上长病斑,梭形或近圆形,褐色,有黄绿色晕圈。叶背病斑处生黄色颗粒状物,破裂后期出黄色粉末。   

 

   防治方法:  

 

 ①打扫田间卫生,烧毁残株病叶。  

 

 ②发病初期喷97%敌锈钢300倍液,或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7~10天1次,连续2~3次。   

 

 (5)根腐病 又叫干腐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伤害根壮茎,使根壮茎干腐,维管束系统呈褐病变。  

 

 防治方法:  

 

 ①和禾本科轮作。   

 

  ②选用无病健壮的栽于作种,并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浸3~5分钟,晾干后下种。  

 

 ③发病期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区。   

 

(6)菟丝子又叫金丝藤,是一种寄生性种子植物,发生的原因是白术种子里面混来的。7~8月份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①水旱轮作。  

 

 ②选掉混进术种子里边的菟丝种籽。  

 

 ③发现后早期除掉。   

 

  ④施用鲁保一号防治,土制粉剂每公顷22.5~37.5千克喷粉,或喷洒菌液,土制品每公顷11.25~15千克或工业品每公顷3.75~6千克加水1500千克喷雾。  

 

 虫害方面主要有地老虎、蛴螬、术蚜,其中以地老虎、蛴螬危害最严重。

 

  (1)地老虎 白术苗出土后至5月,地老虎危害最强烈,一般人工捕杀为主。术苗期,每日或隔日巡视术地,如发现新鲜苗子和术叶被咬断过,在受害术株上面上有小孔,可挖开小孔,依隧道寻觅地老虎的躲藏处,进行捕杀。至6月后术株稍老,地老虎危害逐渐减轻。

  

   (2)术蚜  在3月下旬至6月上旬(春分至芒种)危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用鱼藤精1份加水400份,于充分搅均后,在清晨露水平后喷射,效果良好。

 

   (3)蛴螬  

 

  从立夏至霜降期间,白术收获前,均有危害,在小暑至霜降前危害最强烈。   防治方法:  

 

 ① 人工捕杀。在9~10月间早翻土,此时,蛴螬还未入土深处越冬,在翻上时应进行深翻细捉。   

 

  ② 用桐油、硫酸铜(俗称胆矾)防治。在摘除花蕾后,结合第三次施肥时,每担粪水加桐油200~300克施下防治。  

 

  (4)白蚁   自大暑后,术株主秆较老,白蚁食白术块根上部接近表土中的茎秆,受害白术株枯黄,以致枯死。   

 

  防治方法:在大暑后将嫩松枝截成33厘米左右的松枝段,埋于术地的行间,诱集白蚁蛀食。每隔10余日捕杀一次,可以避免受害。  

 

 (5)术籽虫   属鳞翅目螟蛾科,危害白术种籽。  

 

  防治方法:  

 

 ①冬季深翻地,消灭越冬虫源。  

 

 ②水旱轮作。   

 

  ③白术初花期,成虫产卵前喷50%敌敌畏800倍液,7~10天1次,连续3~4次。  

 

 ④选育抗虫品种,选阔叶矮秆型白术,能抗此虫。   

 

  种植技术白术丰产新技术   

 

 ⒈科学育苗 白术在播种前翻土,覆盖杂草,烧土消毒,防止病虫害发生,将种子与沙土混合并加入新高脂膜播入田间,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幼苗出土后用新高脂膜喷施在植物表面,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能,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⒉合理管理 移栽时选择形状整齐、无病虫害、芽饱满的幼苗。并及时灌溉排水、合理施肥、中耕除草、摘除花蕾、盖草防旱,并适时喷施药材根大灵,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促使块茎生长肥大,提高产量。同时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在秋末要做好越冬防寒保温工作,确保安全越冬,以保来年的丰收。
采收加工
   种植技术白术栽培技术由河北农村网http://www.)整理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