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稻杰)是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研发,主要防除稗草和鲤肠、鸭舌草、雨久花、狼巴草、慈菇、节节菜、陌上菜、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等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具有高效、广谱、安全等特点,适当提高药量,可有效防除大龄稗草(6叶以上),解决错过防治适期的稻田杂草,对当茬和下茬作物安全。
使用方法:根据草龄大小,亩用2.5%稻杰油悬浮剂40-80毫升对水15-30公斤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1)不宜与有机磷农药混用。(2)对千金子、马唐、牛筋草等效果不明显。(3)使用前田间排水,杂草至少露出2/3以上叶片,施药后24-48小时复水。
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系一种新型水田除草剂。
一、药剂特性 1、杀草谱很广。
2.5%五氟磺草胺对水田多数主要杂草如稗草、一年生莎草和许多阔叶草等有防除效果,但对千金子无效。 2、除草效果好。
2.5%五氟磺草胺防治多种水田杂草有效,对稗草的药效尤为突出,对大龄稗有极佳防效。2.5%五氟磺草胺对多种亚种的稗草效果好,包括对二氯喹啉酸、敌稗或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产生抗性的稗草。2.5%五氟磺草胺对许多磺酰脲类产生抗性的杂草也有较好的防效。 3、安全性好。
2.5%五氟磺草胺对籼稻和粳稻安全,可安全用于一叶期到收获前。2.5%五氟磺草胺在土壤中的残留较短(通过微生物降解),一般不影响后茬作物。但应避免在制种田使用。 4、剂型先进,吸收迅速,耐雨水冲刷,持效期较长。 二、使用技术 水稻直播田、水稻秧田都有效 水稻直播田防除对象
稗草,异型莎草,鲤肠,鸭舌草,雨久花,狼巴草,日照飘拂草,野慈菇、节节菜、陌上菜、藜、苋、小蓟等。 用药时期
稗草2~3叶期( 水稻直播田) 稗草1.5~2.5叶期(秧田) 用药方法
茎叶喷雾 毒土/肥法 茎叶喷雾 制剂用药量
40~80毫升/亩 60~100毫升/亩 33~46毫升/亩 实施操作:
(1)茎叶喷雾时,用水量20~30升/亩。
(2)用药前排干水,用药后24小时灌水,保水5~7天水层深度保持3~5厘米。
(3)施药量按稗草密度和叶龄确定,一般1~3叶期稗草,每亩用40~60毫升;3~5叶期稗草,每亩用60~80毫升;稗草密度大,使用上限用药量;稗草叶龄超过5叶,应适当增加药量。
适用于各种栽培方式的稻田作苗后茎叶喷雾或毒土处理,在田间大多数杂草1-4叶期使用效果最佳,持效期可达30-60天。 直播稻田在稗草2-3叶期,每亩用2.5%乳油40-80毫升加水20-30公斤喷雾;或者每亩用2.5%乳油60-100毫升拌毒土或肥料撒施。水稻秧田在稗草1.5-2.5叶期,每亩用2.5%乳油33-46毫升加水20-30公斤喷雾。 用药前排干田水,用药后24小时灌水,保水5-7天。施药量视稗草密度和叶龄而定,一般稗草1-3叶期每亩用40-60毫升,3-5叶期每亩用60-80毫升,田间杂草密度大时取用药量的上限,5叶期以后适当增加用药量。 三、作用机理和杂草药害症状 作用机理:
通过杂草的叶片、茎和根吸收,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到分生组织而发生作用。对水稻安全是因为活性成分在水稻体内降解迅速。 杂草经处理过后很快停止生长,此时杂草对作物生长的竞争即降低到极小。杂草彻底死亡的速度较慢。杂草死亡的速度与杂草体内的支链氨基酸的积蓄量有关。因此,幼小杂草体内支链氨基酸储量小,常常死亡较快;相反,植株和草龄较大的杂草死亡慢。不利环境条件会减慢药效速度。截至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稻杰在大多数杂草1~4叶时使用药效最佳。 杂草药害症状:
经过苗后处理过的敏感杂草会表现出以下中毒症状:很快停止生长;
用药后2~4天,杂草生长点褪色,有时叶脉变红;用药后7~14天茎尖和叶芽开始枯萎坏死;用药后2~4星期杂草死亡。 未萌发的杂草一般出苗前死亡或出苗后缓慢生长到1~2叶期死亡。
五氟磺草胺适用于水稻的旱直播田、水直播田、秧田以及抛秧、插秧栽培田。用量为15~30g a.i./hm2。旱直播田于芽前或灌水后,水直播苗于苗后早期应用;插秧栽培则在插秧后5~7d施药。施药方式可采用喷雾或拌土处理。
五氟磺草胺对水稻十分安全,2005年与2006年在美国对10个水稻品种于2~3叶期以70ga.i./hm2剂量喷施,结果无论是稻株高度、抽穗期及产量均无明显差异,此表明所有品种均有较强抗耐性。当超高剂量时,早期对水稻根部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迅速恢复,不影响产量。
降解与消失
五氟磺草胺能被土壤迅速吸附。在大多数稻田的土壤中淋溶性较弱。其在粘质土及含高有机质的土壤中的吸附量高于轻质土及低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在pH>8.0的土壤中其具有加重药害的危险性。该药剂在土壤中易移行,且非长期滞留。由于该药剂的饱和蒸气压较低,故不易从水中蒸散;在灌水的稻田中,药剂的半衰期为2~13d;光解与微生物降解为五氟磺草胺的主要消失途径。它能在水中抗水解,但在浅水层经光解可迅速消失,该水溶液的光解为三种途径:磺酰胺桥裂解,三唑嘧啶及其取代基逐步降解,磺酰基光氧化。此光解产物可长期残留。在稻田土壤中,厌气微生物降解是药剂消失的重要过程,其消失速度和光解一样迅速。
结语
由上可见,五氟磺草胺由于其低毒、高效、安全而受人关注,其将在水稻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重要产品之一。
稻田除草剂 ── 易抛乐泡腾片
“易抛乐”是科赛基隆公司首家登记的吡嘧磺隆与丙草胺的二元复配泡腾片剂,由原药、泡腾剂、崩解剂和填料等经粉碎、混合、压片制成。它不但对稗草、千金子、慈姑、泽泻、莎草等恶性杂草有较好的封闭效果,而且使用方便。
泡腾片施药技术: 1. 插秧前施药。待耙地平整水澄清后,移栽前3~5天施药,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用药200~270克/亩,北方用高量,南方用低量。一次抛撒一片,均匀抛撒至全田。 2. 插秧后施药。(1)秧苗充分返青后施药,要求在杂草出苗前均匀施药。(2)若为移栽或抛秧田,二次封闭且以防治莎草、慈姑为主时,可在上述杂草刚刚发生且在水面以下时施用。(3)水层管理:要求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4)用量:北方用量200~270克/亩;南方用量150~200克/亩,恶性杂草多的地块用高量。 3. 慈姑、泽泻、莎草防治方法。慈姑、泽泻、莎草一般在水稻移栽或者抛秧后10~20天发生,施药关键技术:待上述杂草大部分发芽且未露出水面时定点施药(将药片在杂草发生区均匀撒施),施药后保持杂草被水层淹没并保水一周左右,用量200~270克/亩,北方用高量,南方用低量。 4. 漏水地块施药方法。在漏水地块或者地势较高地块要采用定位施药法(即将药剂直接撒施到漏水区或地势较高的区域),用量200~270克/亩,北方用高量,南方用低量。 5. 水田除草技术要点。(1)除草剂在温度比较低的条件下除草活性较低,应避开低温施药,温度低于15℃时,禁止用药。(2)整地要平,一般要整地后12小时待泥浆沉降完毕施药,清水用药好于浑水用药。(3)若选择移栽前施药必须待水面澄清且移栽前3~5天施药。抛秧田要在抛秧前5~7天施药。若选择移栽后或抛秧后施药必须待水稻返青立苗后施用。(4)施药时和施药后必须保证3~5厘米水层,以利于药剂的充分泡腾并实现快速均匀分散。但水层不宜淹没水稻芯叶。(5)水稻田除草,水层管理是决定药效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一般要求水层保持3~5厘米,保水5~7天。(6)若漏水或者下大雨等,使稻田水溢出会使药效下降。(7)施药时请一次甩施一片,匀速行走,均匀抛撒至全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