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城旅游商品三步走出新天地

 智慧旅游519 2014-05-12

    一颗荔枝,拍卖出55.5万元的天价;一斤迟菜心叫价超过15元,比肉还贵,被称为餐桌上的“奢侈品”;尽管一些农产品相当于市场价的几倍,但依然不愁销路

    ……

    □郭光明

    得益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位于广州东北部的增城市,自2009年以来实施了“田间购物广场——车尾箱工程”,把众多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改变了此前“到增城不知买什么”的局面。

    几年的时间,增城旅游商品数量、产量、销量快速增长。增城是如何做到的?该市旅游发展中心主任史寿山道出了其中秘密:“旅游商品开发奏响了‘三步曲’。”

    第一步:“造谣”

    自古珠三角地区盛产荔枝,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话。

    “关于荔枝的栽种历史、文化故事、品种、养生食法、相关产品等,很多广东人未必了解,传播荔枝的美名更无从谈起。”史寿山说。

    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后,增城市提出打造“增城荔枝”这一旅游特色商品,建起了荔枝文化博览园,这是国内首个荔枝文化主题的博览园。该博览园展现了增城“一仙一龙,一佛一凤,一将一相,一尚一术”的传说,让游客、市民能够了解增城八仙、张九龄、杨贵妃、韩愈、苏东坡等历史名人与荔枝的故事。南部的新塘镇,还建起了增城荔枝文化村,栽种了50余种荔枝树,成为游客学习荔枝知识的科普园。

    深挖文化内涵的同时,增城也在开发荔枝的衍生产品,如荔枝干果、荔枝蜂蜜、荔枝全宴等等。笔者从增城荔枝文化公园了解到,今年的荔枝蜂蜜于清明节后上市,市场价为20元/斤。

    说到荔枝宴,增城荔枝会馆策展人徐振标告诉笔者,有荔枝菌炖辽参、荔枝蒸红蟹、淮山芦笋炒荔枝、金汤荔枝等数十道菜式,每一款菜品都有荔枝,百菜百味。“每逢周末都有很多广州、东莞的客商在我们这里预订荔枝全宴。”徐振标说。

    挖掘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史寿山称之为“造谣”——充分挖掘增城历史文化的精华,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商品编民谣、写故事,从而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价值,并出版了《广东民间故事(增城卷)》、《魅力增城》、《文化增城》等书籍。

    按照“社会资源旅游化,旅游资源产品化”的发展思路,增城自2009年又先后评选出了“增城十宝”和增城扶贫开发十大最受欢迎农产品,推进工、农业旅游商品开发。

    比如,丝苗米、荔枝、凉粉草、乌榄、迟菜心、腊味、番薯等大量农业产品变身“增城十宝”,成为自驾游客车后备箱装载的旅游商品。以新塘榄核雕为代表的旅游纪念品、商品标准化开发工作也在加快进行。

    第二步:造势

    评选出了20多种旅游商品,如何把它们推销出去?

    史寿山说,酒香也怕巷子深,除了“造谣”之外,还要给这些商品“造势”。

    评选本身就是一个对外宣传推介的过程。据介绍,在评选“增城十宝”时,参与网络投票的人达到120万人次。

    据了解,围绕农产品美食,增城每年举办荔枝文化旅游节、菜心美食节、白水寨番薯节、紫玉淮山烹饪大赛等节庆活动,通过新闻发布会、拍卖、体验、赠予等形式大力宣传推介。2002年,在挂绿广场举行的挂绿珍果拍卖会上,一颗“西园挂绿”卖出了55.5万元的天价,成为全球最昂贵的水果,一举打破了世界吉尔斯记录。这让“增城荔枝”名噪一时。

    2009年,增城启动了“农超对接”工程,依托广州各大超市设立专柜,把荔枝、菜心、乌榄、腊味等“增城十宝”直接推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据了解,广州各大专柜销售的增城迟菜心,当天清晨才从增城地里采而来,深受广州市民喜欢,旺季每日销量超1000吨。

    举办主题节庆活动,和广州邮政签订了配送服务协议,在广州闹市里大摆“菜心宴”……依靠各种宣传和推介,短短几年,增城菜心形成品牌,成了紧俏商品。专供香港市场的精装盒装迟菜心,一盒3斤装在2012年卖到328元港币。

    与此同时,增城鼓励与农特产品相关的文艺作品创作。徐振标原是一名美术专业大学生,毕业之后回到增城,专门从事农民画创造。他的画作在增城荔枝会馆展出,笔下的荔枝、番薯、草莓等栩栩如生,而这些画作也将作为文化商品对游客销售。

    第三步:定标

    在“田间购物广场”——车尾箱工程的推动下,增城“旅游+农业”的发展模式备受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取经”考察团络绎不绝。如何巩固和提升旅游商品开发所取得的成果?增城提出,以标准化促进产业规模化,提升游客满意度。

    据史寿山介绍,从2008年开始,增城市质监局与农业等相关部门、小楼镇政府,在小楼镇腊布村建立40公顷的迟菜心标准化示范区。

    “一棵棵迟菜心仿佛按固定尺寸制造的一样,长得齐刷刷的,每棵菜心上开的黄花也齐整整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小楼镇村民何秋扶说起迟菜心就心上眉梢。

    何秋扶说:“以前种植的迟菜心长相不好,几毛钱一斤都无人问津,现在是按工业化理念种植,整地、选种、播种、管理、收获全程采取标准化生产措施,每斤批发价2.5元左右,一些精装礼品盒的菜心每斤超过15元。”

    几年来,增城形成了从示范区到村有示范户的示范网络,带动了小楼镇及周边1万多农户,按照标准种植迟菜心。

    为了使游客买到便宜又正宗的旅游商品,增城市对旅游购物点进行了规范,在增派公路上建有15个“田间超市”,供游客购买原汁原味的地道农产品。

    2013年,增城市全力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并成功创建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在此期间,增城在全市范围内的饭店、景区、农家乐、婚纱摄影等单位中,优选了51家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这51家休闲示范单位也成为增城推介农特产旅游产品的重要窗口。

    史寿山介绍,增城在各旅游饭店均设有土特产销售专柜,南中北地区均有增城十宝土特产销售店,目前正在旅游集散中心增城广场荔枝会馆建设土特产购物点,搭建旅游土特产品销售平台。图片由增城市旅游发展中心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